潜艇隐蔽水下,发射多少枚重型鱼雷,能击沉一艘尼米兹级核航母?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在理论上,击沉一艘航空母舰,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条件合适,一枚手榴弹都能炸沉航母,只要将这枚手榴弹扔进航母弹药库的合适位置,引发弹药殉爆就行。不过,在现实中,要想在海战中击沉一艘航母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强大的航母,尤其是美国航母来说,普通的反舰导弹基本上威胁不到它。尽管航母本身最多只有近防炮作为防空武器,但是放眼整个航母编队的防空能力可不差,如果一艘航母出门没有几个像样的具备防空反导反潜能力驱逐舰跟着的话,那就只能挨揍了。与水上导弹不同,水下的鱼雷是一种对航母安全具有重大威胁的武器。
我们都知道,相对于导弹,鱼雷给水面舰艇造成的伤害要远大于前者。甚至说一枚重型鱼雷能够轻松解决掉一艘排水量万吨左右的军舰,然而实际是当前各国海军中有超过万吨军舰的国家也没有几个,我们以美国最出名的MK48型553毫米鱼雷来说,它的重量有1.5吨,战斗部3000多公斤,其中装填炸药就有150公斤。在一次实战演习中,MK48型553毫米鱼雷直接将一艘万吨驱逐舰击的四分五裂,现场毙命,重型鱼雷的威力可想而知。既然重型鱼雷有如此大的威力,那么对于航母又如何呢?
水上武器真正让航母惧怕的并不多,但水下就不好说了,最起码还有重型鱼雷的存在。鱼雷是比较难以被发现和提前侦测到的,一般的声光监听系统对鱼雷基本上起不了多大作用。声呐算是一种能够发现鱼雷的不错设备,但依然不能够在很远的地方提前发现,结果就是鱼雷已经来到跟前才发现,此时要想进行有效的拦截已经来不及了。
由于水没有明显压缩性,属于近似不可压缩介质,水下爆炸的能量,几乎可以全部传递。战斗部在水下爆炸的破坏性和摧毁力,要比在空气中爆炸威力大的多。水下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比空气快,传播得更远。鱼雷在水下爆炸所形成的高压气团在进行收缩和膨胀过程中可以给军舰造成二次伤害,鱼雷在军舰的船底爆炸,冲击波能将军舰龙骨拱起,反复弯折。这种二次伤害要厉害的多。即使再强壮的军舰,恐怕也经不起折腾。所以,一枚战斗部重量为300公斤的重型鱼雷,就足以将10000吨的驱逐舰炸成两截。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一枚重型鱼雷就可以做到击沉大型航空母舰。现代航母的抗打击能力究竟有多强呢?美国也曾经做过实际试验。在2005年,美国对退役的CV-66“美国”号航空母舰进行实际使用武器打击试验。美国号属于小鹰级常规航母,1965年服役,满载排水量8.5万吨。在长达25天的试验期间,美国动用了鱼雷、反舰导弹、自杀式小艇、水下爆破等各种打击手段对这艘航母进行全方位打击,这艘8万吨级的航母在承受了25天的打击后才最终沉没,刷新了人们对航母抗打击的认知。美国号航母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被炸沉的最大型战舰。
而比小鹰级更强大的尼米兹级核航母,是美国海军当前应用最成熟的航母,它的防护性能远远非一般军舰能够比拟,所以想要用一枚鱼雷直接击沉它也是不容易的。作为航母质量和强度的试金石,尼米兹航母在抗沉设计和损管设计两方面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中的极致,也可谓是呕心沥血。尼米兹级航母内部整体采用双层结构,中间用钢梁连接,这使航母可以承受得住鱼雷爆炸时的巨大冲击力。
此外,在航母的重要位置,比如说弹药仓、发动机舱以及燃料仓这些地方也做了特别的加固,飞行甲板和机库都有50毫米厚的凯芙拉装甲防护,内壳体由防护装甲板组成,保护动力舱、油舱、弹药舱等重要部位。这样的防护能力根本不是一般武器能够损毁的。除此以外,为了防止出现以前那种航母被轻易击沉的事情,尼米兹级航母内部设置了两千多个密封和加固的舱室。每一个舱室都配备有灭火和防护设备,这也就是说要想直接击沉尼米兹航母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鱼雷不偏不倚直接击中重点位置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美军认为早期的5万吨级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需要8枚中国鱼二型高速喷气反舰鱼雷才能击沉。而尼米兹级核航母在理论上可以承受5枚533毫米口径的重型鱼雷爆炸而不沉没,或舰体可承受15枚以上战斧反舰导弹或鹰击-62这样的重型反舰导弹的打击。所以,要让一艘航母丧失作战能力,比较容易。但要使一艘航母完全沉没,就是非常困难的了。
综合分析,如果不是核鱼雷的话,普通重型鱼雷也难以一枚直接击沉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现代化航母自身的抗沉性能和抗打击能力非常优秀。目前地球上的大型航空母舰,基本上都无法击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