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印度会不会再次遇上粮食危机?
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2016全球饥饿指数,在118个统计的国家中,印度排在第97位,紧比朝鲜高一位,分值28.5,属于“严重饥饿”水平。而中国,排在第29位,得分7.7,属于“低饥饿水平”。在减少饥饿和减缓贫困方面,中国成绩卓著,多次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崇的增产减贫典范。
根据2019年全球饥饿指数(GHI),印度饥饿指数排名从2010年的第95位下滑至2019年的第102位,被列为饥饿程度“严重”的国家。饥饿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中非共和国,排在第117位。同时,中国的全球饥饿指数稳步下降,排在第25位。一项调查标明42%的小孩体重不足,辛格称之为“国耻”。
位于新德里的公正研究中心的系列研究表明,“我们不能承认饿死了人,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承认了上下整个体系的失败。”,“他们喝水,所以有健康问题,他们得了病,然后死掉了。”
历年印度都会因为饥饿和不洁净的水,会引起数百万人的死亡。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6.25亿吨,印度2.8亿吨,印度是中国的43%。印度人口已经突破13亿,和中国相差无几。关键是,印度粮食70%都掌握在不到人口千分之一的地主阶级手中,真正99.9%的老百姓缴纳地租后,只有20~30%的口粮。那么人均食量只有中国的15%。这是一种非常窘迫的粮食安全危机。
国际资本大鳄炒高粮食期货价格的思路一般是这样的,假设每个人吃1份粮食,100个人就需要100份粮食。在人员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每年粮食都是过剩的,只是剩多剩少而已,所以粮食价格一般不会涨跌很严重。可是一旦只剩下99份粮食,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要饿死。 在信息公开的情况下,这100个人得知粮食不足需要饿死一个人才能够保持粮食安全,这99份粮食将会被抢购,甚至集中在10个人手里。粮食价格上涨99份都是超高价出售并引起90人饿死。看过《饥饿游戏》这部电影的观众,如果按照平均分配每个人都不止于饿死,可是一旦某个区域出现粮食危机,将会对整体的粮食供给引起恐慌。电影里面为抢夺粮食不择手段的镜头让观看过的人记忆深刻,而这样的事情却真实存在在现实社会中。典型案例就是在2008年前后一段时间,印度出现粮食危机政府禁止出口粮食,引起粮食价格在短时间翻了3-5倍价格。由于我国有粮食储备的优良传统,在国际主粮价格上涨时候不断抛售平抑物价,才没有引起粮食恐慌。而印度就没有这么好的结局了,据猜测因“喝脏水”而死的人数达到了数千万 。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中东亚的沙漠飞蝗危机,直接导致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粮食危机在所难免,至于有多少飞到了印度不得而知。如果导致印度粮食减产,也是有很大的可能。
第二个因素就是今年的夏天普遍比以往早到30天,极端天气也有可能造成粮食减产。在中国由于这个冬天属于暖冬,降雪降雨不足粮食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同纬度的很多国家都是主粮出口国家。印度在去年出现了洋葱危机,今年如果持续干旱势必会导致主粮受到极大影响。而南半球粮食出口排名第八的澳大利亚还出现了四个月的山林大火,直接导致农业减产。
第三个因素就是现在疫情,这次疫情正好在北半球粮食播种时间。如果全球普遍为了防范疫情采取了“限足令”,直接导致农业机具、种子、化肥、人员等因素受到限制,全球粮食减产不可避免。为此目前有很多东南亚国家已经根据疫情颁布粮食出口禁令,比如如果国际资本再重新投机屯粮,只怕印度的问题只会比以往更严重。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由于担心疫情给供应链带来的影响,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已经禁止了小麦粉、胡萝卜、糖和土豆的出口;主要大米出口国越南暂停了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并会每周检讨禁令中的产品清单。
此外,一些国家正在增加其战略储备,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虽已储备了够一年消费的稻米和小麦,但政府还是承诺买下国内各地的谷物收成。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等主要小麦进口国已经发布了新的招标书,摩洛哥暂停小麦进口关税的措施将实施到6月中旬。
遇到这种局面,不知道印度的粮食还够么?还能不能应对下一次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