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渔民捞出美国水下幽灵间谍机器人,专家说这个中国也有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日前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三年前,海南省渔民黄运来,出海打渔时,从海底捞到一个一米多长的“怪物”,外形像鱼雷一样,经国内军事专家鉴定,这竟是一个可照相、有光纤和卫星通讯功能的缆控水下机器人,按照官方说法:这是M国海军在我国海域秘密投放的,用来监视中国海军,以获取我海军舰队的活动动向,进行实时的近距离侦查和情报收集任务。
这种水下间谍机器人通常由潜艇布放,依靠拖曳电缆提供动力或依靠电池自航,以光纤传输侦察信号,具有水下照相和光纤通讯,卫星通讯等功能,可以把水下摄取的目标或者其他一些东西通过光纤传输到卫星上。水下间谍机器人外形通常很小巧,可以隐蔽布设,信号暴露少,隐身性能强,像幽灵一样长时间潜伏水下,通过这种侦察设备,可以取代传统的蛙人抵近侦察,是非常先进的海军武器。
揽控水下机器人就是我们俗称的海底无人潜航器的一种,经过多方查证,这个海底无人潜航器不是我国制造和使用的装备。至于海南渔民打捞上来的这枚水下间谍机器人属于哪个国家海军投放的,让我们看看这条新闻,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2010年,美国海军曾在其网站上发布寻物启事,美国海军在执行任务时,丢失了4枚水下机器人,外形如同鱼雷。如有全世界公众找到这种鱼雷型无人航行器,请致电NAVY,必有重谢。
多年来,中国渔民经常在中国海域打捞上来其他国家释放的各型水下武器以及科研装备,最富传奇色彩的打捞故事发生在1978年10月,当时一枚没有爆炸的美制Mk46型鱼雷在南中国海被中国渔船捕获,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轻型反潜鱼雷,如获至宝的中国海军立即将这枚鱼雷送到科研部门进行分析研究,1982年中国海军决定在这枚打捞到的Mk46鱼雷的基础上研制国产鱼七型鱼雷。九十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已经成为中国海军的标准反潜鱼雷,装备在海军所有驱逐舰和护卫舰上。
2011年福建省石狮渔民就在台湾海峡捞到了英国一家防卫系统公司的水下探测设备。2013年,中国某地渔民在打渔时捞上一具导弹残骸,事后分析是俄罗斯先进的俱乐部“俱乐部”超音速反舰导弹。
2015年8月9日,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海边一艘渔船打捞上一枚疑似鱼雷的物体。从渔民打捞的物体外形和体积来看,比较类似海军用于鱼雷发射训练的操雷。但对比解放军现有公开的各型鱼雷资料来看,山东省渔民此次打捞出来的物品应该并不是解放军海军使用的产品。很有可能也是美国海军的水下间谍机器人。
为了进一步增加隐蔽性,减少自身信号暴露,美国海军还在研发一种真正的机器人鱼,它能够不被发觉地游入敌对水域并传回敌方船只的行动信息。该项目名为“无声尼莫”,目前正在弗吉尼亚海军基地进行测试。美国海军的科学家希望明年开始将这种间谍鱼部署到战场上。
从远处看,这种机器人鱼与金枪鱼惊人相似,几乎不能从它黑色的背鳍看出它是由呼呼作响的轮齿构成的。这种海中“无人机”很轻巧,长1.5米,重45公斤,携带摄像机和其他海军侦察装备,用一只电子游戏式的操纵杆进行控制,但也可以通过编程走预定路线。美国海军希望用它来执行对人类潜水员来说很危险的任务,比如侦测海洋水雷和检查美国军舰船体所受的损毁。
水下间谍机器人不仅有美国海军在研制使用,美国的其他情报部门也在大力发展。美国中情局近日在网上上曝光了历史上多款特工秘密武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只名为“查理”的机器鲇鱼,它是中情局研制的一款无人水下航行器。它由抗压外壳、压载系统、通讯系统和尾部的推进系统组成。
正如美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也对水下侦察设备抱有极大的兴趣。2014年6月,由天津大学研发的水下无人潜水器“海燕”号,在南海北部水深超过1500米的海域通过了测试,创造了中国国产水下滑翔机无故障航程最远、时间最长、工作深度最大等诸多纪录。由外形判断,“海燕”号与三年前在海南岛捞出的美国水下间谍机器人极其相似。
作为自主水下无人潜水器, “海燕”有可能被中国海军改造为新一代水下战斗/巡逻机器人,“它能像鲨鱼一样在海中巡弋,护卫中国舰艇或设在南海的钻井平台”。“海燕”号有能力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独立作业,这令其成为漫长和危险的任务的理想之选,比如扫雷或潜艇侦察。“海燕”号外形像鱼雷,长1.8米、直径0.3米,重约70公斤。可持续工作30天左右,最大航程达1000公里
“海燕”号并非中国首款潜水器。事实上, 就像中国的无人机事业“井喷式”大发展的情势一样,海军也同时发展了多个型号无人潜水器,已经研制出了体积更大、速度更快的水下无人驾驶航行器。中国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将大幅度提升中国海军的侦察和反潜能力。
反潜战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占优势,也是中国海军的弱势之一,因此中国海军在这个领域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各种型号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可以为中国海军完成要求更高的远程任务。尺寸更大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更大的传感器,能探测到距离更远的水雷和潜艇,甚至可能携带武器。正如在空中和陆地上一样,海上战争未来也将变得更加自动化,而中国海军是不甘落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