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感恩: 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到建武汉英雄纪念碑

这两天,感恩这个词被网络炒的火热。

两天前,武汉政府首先谈到了感恩教育,认为武汉人民要感谢党和政府的无私关怀和帮助。于是这件事变成为了网上热点。

网上观点大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武汉书记王忠林为代表的的,认为武汉人民应该感恩,感谢党和政府的无私关怀和帮助。网上支持此观点的很多。

第二类,是以清华教授秦晖(我不太了解他现在是不是清华教授了)为代表的,认为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救灾援助是政府应尽的职责,所以不存在感恩这种事。

第三类,是以女作家方方为代表的,武汉人民为抗击新冠状疫情的胜利,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政府应该感恩武汉人民,而不是反过来武汉人民感恩党和政府。

如果是汶川地震,汶川的受灾群众应该感恩党和政府。因为正是在危难之际,党和政府排除万难,拯救了地震后的受灾群众。即使政府是人类的公仆,但也分做的好和做的差的公仆,政府救灾及时,全力以赴,排除万难,救群众与水火之中,受灾群众难道不应该感恩吗?即使这是政府的责任,群众也应该感恩。

但这次情况和汶川地震完全不同,就像女作家方方说的,武汉人民为了全体中国人民,战斗在瘟疫战场的最前沿,用巨大的牺牲抵抗住了这场巨大的灾难,使中国最终能够快速的战胜新冠状疫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武汉人民到底做了什么样的牺牲,为什么说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时期,斯大林格勒是苏联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当法西斯入侵到斯大林格勒时,斯大林要求斯大林格勒死战到底。破城后,斯大林格勒人民仍然毫不退缩,英勇奋战,打到了最后一刻。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纳粹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以上。

苏联人民的二战的胜利,离不开斯大林格勒会战。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也离不开后方的巨大援助。但是苏联政府和人民他们是向参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市民们感恩的。

这次抗击瘟疫的战役,武汉市起到的作用,就如同二战的斯大林格勒。国家需要封城,武汉市民没有二话,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命令,死战到底,几千人的死亡,几万人的感染,在和平年代,对一个城市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你能想象武汉这1000万被封城的人他们是如何备受煎熬的吗?你能想象几千个死者的家属他们的悲痛吗?他们的亲人猝然离去,他们甚至连送终和办丧事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强忍着悲痛,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哭的撕心裂肺,无人安慰。但他们克制着自己,几乎无人吵闹。坚守在自己的房间里。

你能想象,有多少其他疾病的患者,他们在忍受着疾病的痛苦,安静的等待。

你能想象每天武汉市民都在恐惧中煎熬着,身边不断地有人逝去,不断有人感染,他们毫无办法的那种绝望吗?

我们不能,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感受。

在和平时期,武汉人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就是瘟疫战场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说“疫情发生后,我们的城市摁下‘暂停键’,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克服疫情给务工、经营、就业、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积极支持配合党委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全力以赴抗击疫情,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因此我们说每一个坚守的武汉市民都是英雄,每一个武汉人都让人落泪。

在两会来临之际,我希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能够通过修建一座武汉英雄纪念碑这一建议,来纪念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纪念那些为了不让病毒扩散而被传染死去的武汉市民,以及为了救助感染者死去的医护人员。

这座纪念碑,将记住英勇的武汉人民,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这段让人可悲可泣的历史。

这座纪念碑,将记住在危难时刻,中国14亿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奋战的伟大时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