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还是雪茄?为何核潜艇仿佛一个水滴,常规潜艇像一支大雪茄?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潜艇诞生至今已有近150年时间,潜艇的外形,也随作战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现代潜艇外形通常分常规型、水滴型、过渡型三类。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水滴型,什么是雪茄型?

  500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潜艇的船型跟普通船舶区别不大,人们这时候仍将潜艇看作可以下潜的军舰。潜艇大部分时间在水面上航行,遇到敌人才下潜,所以水面航行能力比水下航行能力更重要。这时的潜艇有斜柱舰首,可以减小水面兴波阻力,增强操纵性。舰尾形状也和水面舰艇差不多,整个艇从侧面看上去很像一艘水面战舰,称之为“常规型”。

20世纪50年代,随着核动力的出现,潜艇可以实现理论上的水下无限航行,这时潜艇的水下性能是最重要的。潜艇设计师发现水滴型潜艇外表面浸润面积最小,能在水下获得最小阻力、最大抗压能力和最小涡流噪声,是最适合水下高速航行的艇型。

水滴型潜艇顾名思义就是潜艇和水滴的形状一样,首部圆钝,艇身从中部开始逐渐收缩变细,尾部呈尖尾状。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艇身各处都是曲线,几乎没有平直的地方。水滴型潜艇的优点是水下阻力小,有利于潜艇的高速航行机动,故而一度成为潜艇设计的热门选择。

不过,水滴型潜艇也有不少缺点,这种艇体的水面航行性能较差;因为艇身几乎全都由曲面构成,对材料制造、加工精度提出较高要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水滴型潜艇越来越和现代潜艇的设计理念相冲突,例如现代潜艇需要装备大量电子作战设备和武器装备,需要潜艇拥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潜艇外部也最好拥有较大的平直面用于安装条带形/平面形舷侧阵声呐等设备,这些恰恰是水滴型潜艇无法顾及到的。水滴型潜艇艇首空间小,鱼雷发射管和水声探测设备不好安排,需要占用更长的空间;艇内空间也小,不如其他艇型空间大。不过,艇内空间对于排水量数千吨甚至上万吨的核潜艇来说,并不是迫切矛盾,所以水滴形很适合大吨位的核潜艇。

既然纯水滴型无法满足新潜艇的设计需求,自然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最初人们选择在水滴型设计的基础上在艇体中部加入一段平行圆柱形的舱段,以增加内部可用空间,同时艇身外部也有较大的平直面。美海军的“俄亥俄”级、“海狼”级核潜艇都是采用这种被称为拉长水滴型的设计。

  500

后来拉长水滴型不断进化,主要是增加平行圆柱体舱段的长度,尽量减少大曲面舱段的长度,此外还给潜艇上部增加梯形的小突出艇身结构,这种明显变异的艇型被称为“雪茄型”。

尽管这种改进的艇体阻力会明显比纯水滴型大上很多,但是如今的潜艇对高速、高机动能力的重视程度正在降低,转而追求让潜艇能携带更多电子设备、声呐设备和武器装备,并通过扩大潜艇空间增加潜艇的自持能力。更不用提雪茄型潜艇的设计加工比水滴型要更加简单方便了。所以雪茄型正在成为常规潜艇的主流设计,主要代表有德国的214型潜艇、日本的“亲潮”级、“苍龙”级潜艇。

  500

总的来说,水滴型和雪茄型两种艇形设计没有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只有不同性能特点之分。各国在设计潜艇时,都会根据预定的作战性能需求选择不同的艇形设计。一般来说,如今核潜艇青睐采用拉长水滴型,常规潜艇则偏向于选择雪茄型,而采用纯水滴型的潜艇正在不断减少。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