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病毒所注册专利正是为了避免“我不是药神”的故事发生

病毒学博士Vigorours Cooler的知乎回答:

因为申请的不是化合物发明专利,是适应症专利。也就是拿这个药治疗nCoV感染,需要本专利授权

这也是业内经常干的事,申请专利的点不一样。

再说了,我觉得很好理解,国内受灾这么严重,死了不少人。为什么不能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考虑人道主义呢?这是突发急性病,不是HBV HCV HIV感染,慢慢吞吞十几几十年都能拖。

这种急性感染,几天挺不过去人就挂了。

实际上,当时2004-2005年禽流感流行的时候,全世界也都逼着罗氏放开奥司他韦的专利授权,我国台湾地区还直接判了该专利无效。

药理学博士小王同学的回答:

1.注册专利,是以打促谈,目的是让老百姓吃得起药,早日消灭疫情,不是为了赚钱

2.2019-nCov的药效实验,吉利德没有做,是病毒所和军医科做的。

3.老药新用,增加新的适应症受到知识产权保护。

4.如果病毒所和军医科不申请,让某些公司或者个人申请了,人家想定价赚一笔,也得认。

材料学博士张狒狒的回答:

首先。

药品专利分为药品产品专利,制备工艺专利,以及药物用途专利

有效成分一样,辅料和填充剂不一样时,药效不一样。

注册药物用途(抗2019-nCov病毒用途)原则上没有毛病。

人家写的清清楚楚的。

其次。

研究所的文章里还说了另一种药物氯喹,这个东西的专利保护期应该早过了。但氯喹的抗新冠病毒效果比remdesivir要差一些,或者说需要的剂量要高一些,毒性大概也大一些。

然后。

remdesivir没有豁免,具有专利壁垒,随意仿制一定会败诉被制裁。

所以,这俩用途专利我理解更像是用来砍价和掀桌子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