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候疫情拐点的时刻,这些理由告诉你我们为什么会赢
编辑搜图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有的未找到作者,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题图/刘丁维 copyright©三剑客公众号
疫情的拐点何时能够出现?我们什么时候能赢?
居家隔离得有点焦躁之时,这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重大问题。犹如当年“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和焦虑。
但,这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目前,权威机构或专家学者都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明确的、清晰的时间答案。给不出答案,恰恰是负责任的答案。
因为,疫情是错综复杂的,我们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还处在初期阶段,传播机理、复工复学等多种因素叠加,国际上部分西方国家混淆视听、制造阻扰(比如:美国2日开始禁止所有14天内到过中国的非美国公民入境,这一措施远远超出了WHO不建议对中国采取旅行和贸易限制的主张),所以,我们还要做好困难的预计。
但充分结合实践和探索,客观理性全面地分析判断,可以得出结论——疫情拐点正在加速出现,我们完全能赢。
Play Video更换封面
视频/ 央视新闻
今天,人民军队又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经中央军委批准,根据中部战区命令,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2日正式抽组成立,开始承担武汉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供应任务。这是继解放军接管火神山医院之后,又一项重大和关键的举措。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现场报道显示,早上7点,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出动50台军用卡车,将200余吨生活物资从武汉市各大配送中心调运至武汉三镇,供应各大超市,保障武汉市民生活。这是这个运力支援队临时抽组以来,执行的首次支援运输保障任务。
市民的生活物资由军队配送供应,这种超常措施的背后,是我们的独特的国家优势。可以说,是防疫抗疫的“中国方案”。从这场深入每个乡镇每个社区每户家庭的全国大动员,到各行各业的超常措施,我们可以从6个方面得到答案:
编辑搜图
第一点,人民战争
“勤劳朴实,隐忍吃苦、智慧努力……”中国人身上的标签非常多,但很多人不知道,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是对毛泽东思想掌握和运用得最深透。
毛主席集中阐述了人民战争思想,“兵民是胜利之本”是他的至理名言。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很显然,这场全面战“疫”的战争中,我们充分运用了人民战争之伟力,疫情这个“侵略者”犹如“一匹野牛冲入火阵”,尽管可能搅起一时风烟,但注定被“烧死”。
这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深入到乡村,甚至人烟罕至的犄角旮旯,都有人民战争的影子。从村口站岗的老大爷,到入户发宣传单的村干部,还有,不信你看看这些标语。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贴了这点)
这些防疫宣传标语横幅,以接地气的形式呼吁乡亲们、居民们做好防疫工作。看了这些标语横幅,你会更加明白:为什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了。
这些标语犹如锐利的武器,直指病魔要害,很多是无法翻译成外语的,不然肯定能把某些西方国家惊出一身冷汗。
这个补充一点,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给武汉热干面加油的场景。
编辑搜图
结论:万众一心,陷疫魔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
编辑搜图
第二点,军队出征
除夕夜,解放军支援湖北医疗队星夜驰援,壮士勇敢逆行的场面,看了让人泪奔。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昨天,用行动说话的子弟兵做了两件大事: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南京、广州四地出发,空运医疗队队员和医疗物资飞赴武汉;接管火神山医院,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
今天,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开始承担武汉市民生活物资配送供应任务。一名战士说:我感觉能够切身地为驻地人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
简单、真实的发言!此情此景,很多人肯定能想起淮海战役的小推车吧。一辆辚辚作响的小推车,是人民的小推车;武汉街头送菜送米的解放军军车,是人民子弟兵的车,因缘际会,相得益彰。
央视
编辑搜图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这个热血视频。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马凌的话,说出了人民子弟兵的决心和勇气:“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一定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结论:正如毛主席的那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编辑搜图
第三点,专业力量
专业力量这一点很重要,这是关键因素。
17年前,当非典疫情肆虐时,全军紧急抽调1383名医护人员赶赴北京小汤山医院,参加非典型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小汤山医院全体官兵经过50多天的忘我奋战、精心救治,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创造了世界上最低病死率、全体医护人员无一感染的“小汤山奇迹”。
这次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过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重大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比专业还关键的是,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英勇无畏。“去最艰苦、最前线、最困难、最容易受感染的地方战斗”,这是他们其中很多人的誓言和承诺。那些明知前方艰难依旧选择逆行的医务人员。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也有家人,但是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钟南山,就是这样的国士。发现人传人、及时提出防治建议、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一定能过关……这就是国士!
编辑搜图
“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当年,在广东累计报告非典病例突破1000例这天,钟南山喊出了这句著名的“豪言壮语”,把自己和他所带领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注:2017年更名为“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推到了抗击疫情最前沿。
与此同时,要控制疫情,就必须查清病原体——当时的权威观点认为“非典”是由衣原体细菌导致的,而钟南山和同事们则认为是一种病毒性疾病。事实证明,此次疫情正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发。
结论: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我们有这样的成功理念,有这样的胜利经验!
编辑搜图
第四点,基建狂魔
如果直接用时间的概念来说明中国的基建能力,可能还不是很直观。但可以有一个插曲和一项数据来感受。
一个插曲:距离交付医院还有不到48小时,1月30日深夜,火神山的工地上干架了:一群建筑工人,干得脸红脖子粗。外人可能着急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干架?建筑行业的朋友却说:别紧张,看这到这一架就放心了。
原来是,一家施工单位要挖路铺排污水管,另一家单位的箱式房吊就可能中断。挖路时间一个没说好,兄弟们就动起手来了,现场已经迅速协调完成。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插曲,让人们认识到:这几千名不懂直播的施工者,用生命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抢时间,他们是中国基建奇迹的真正缔造者。
一组数据:在美国肯塔基州,Louisville市的一座医院,需要先用10年时间讨论通过,然后投资9.25亿美元建立一座104个床位的医院。(《VA finalizes site for replacement $925M hospital, ending years of debate》)在美国新奥尔良,从2017到2020的3年时间,新奥尔良儿童医院花了3亿美元进行扩建,翻新了主楼,建造了新的门诊大厅,以及一个儿科心脏重症监护室。
编辑搜图
在中国武汉,从一块平地上建造火神山医院,1000个床位,具备新风系统、负压系统、急救室、污水处理、食堂、水电气网,时间:10天。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火神山医院最新内部场景/@中国建筑
编辑搜图
这里必须附上一张照片,向他们致敬
结论:中国基建,就是狂魔。
编辑搜图
第五点,大局理念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这一点,相信大家能够通过各行各业的超常举措感受得到。
武汉封城后,武汉人民唱着国歌,他们放弃了亲情,放弃了经济,只为了生命。这就是令人尊敬的大局意识!
大年初一的政治局会议、加长版的假期、铁路、公路的惠民措施、打击借机涨价的投机行为,等等。尽管有些方面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努力从未停息。
还是先作个对比:据美国媒体最新报道,2019至2020是美国10年来最严重的流感季之一。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报告表示,到目前美国至少有1900万人感染流感,至少1万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68名儿童。
此外,至少18万人因流感引起的并发症住院。有美国媒体比较说,美国这季流感的危害远远高于中国发生的新冠肺炎的危害。
灾难发生时,民众向政府求助,得到的答复比较多的是:“你去死吧!现在都是各顾各了。” (Go to hell, it's every man for himself)
而中国“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这话不是剑客所说,而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所说。
有个公认的“金鱼缸法则”,说的是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才能增强群众监督和约束。现在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每天早上打开手机,都能收到最新疫情通报……
正是基于此,世卫组织才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强调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并再次高度肯定中方的防控举措。
结论:大寒之后必立春!
编辑搜图
第六点,纠错能力
这一点,不展开写了,我们都会犯错,关键是及时纠错。
用几幅精妙的图来表达一下(注:非常感谢原作者 )作者真帅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新征程上,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总结一句话: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什么大风大浪没有遇到过,只要紧紧地与人民站在一起,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一定能赢!
最后一张图(钧正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