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于5所高校在2020年前跻身全球前100”,俄罗斯的这一雄心看来是要凉了

​作者:王陈昊志,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标杆”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第599号总统令,要求俄罗斯政府制定计划,确保“不少于5所俄罗斯高校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前100名”[1]。2013年5月,俄罗斯高等教育和科学部主导的顶尖大学竞争力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根据总统提出的目标,这一野心勃勃的计划被命名为“5-100项目”。

5-100项目计划持续7年,到2020年结束,共有21所大学参与。这些大学在此前进行的全国性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每年获得联邦政府的资金支持。根据俄罗斯政府的要求,这些高校的主要任务包括吸引外国教学研究人员和学生、支持青年学者、建立新的实验室、同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联合人才培养、与国内外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研究等。项目主管委员会将定期对参加项目的高校展开评估,并决定是否继续向其提供支持。

5-100项目被视为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标杆”[2],因其致力于“扩大俄罗斯高校科研潜力,巩固其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备受期待。5-100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俄罗斯高校面向世界大学前100名的目标展开了为期7年的阵地争夺战。

500

纠结的排名:自娱自乐还是各显神通?

2019年10月26日,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发布消息称,5-100项目委员会的工作在莫斯科顺利结束。委员会建议俄罗斯政府继续为参与该项目的21所高校提供支持,并在未来吸纳更多高校。[3]5-100项目即将迎来收官之时。

与俄罗斯此前拟定的目标相比,5-100项目的结果不可谓不惨烈:截至2019年,5-100项目的所有高校均未能进入QS、THE和ARWU[4]三个世界大学权威排名总榜的前200名。在2019年发布的各项数据中,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МФТИ)的THE排名区间是201-250,而这已经是5-100高校自项目启动以来在总榜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相对于这一惨淡的结果,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更侧重于5-100高校在过去几年中所取得的进步以及5-100高校内部的相互竞争。这样的报道不能说没有根据:自5-100项目启动以来,大多数项目高校的综合国际排名均有相当大的提升,其中高等经济大学(ВШЭ)、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ИТМО)、喀山联邦大学(КФУ)、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МИСиС)、托木斯克国立大学(ТГУ)等高校的QS综合排名与2012年相比均提升了超过200名,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此外,部分5-100项目高校在某一专业领域的排名上表现不俗,大有各显神通之势。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5-100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的包括高等经济大学的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研究以及社会学等4个专业、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和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НГУ)的矿物与采矿工程相关专业、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喀山联邦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等。5-100高校在自身优势领域的表现可谓非常亮眼。

一边是总体目标的0完成,另一边是诸多高校在国际排名上的高歌猛进,5-100高校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着实令人纠结:从“7年5所世界前100高校”的目标来看,这个项目毫无疑问是失败了,但和6年前相比,确实有不少项目高校借助该项目得以在国际权威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以高等经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在这6年间取得的进步也不容否定。但遗憾的是,高校排名毕竟是全球性的竞争。如果仅同过去的排名相比,单方面强调进步而不看绝对排名,5-100项目将无异于是俄罗斯高校的一场自娱自乐,也恰恰背离了5-100项目的初衷——全球竞争力的提升。

500

对5-100项目的思考

毫无疑问,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扶持力度不足是5-100项目未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2019年俄罗斯联邦预算用于支持5-100项目的总额约为99亿卢布(约合10亿元人民币)[5]。即使是支持力度最大的高校,本年度联邦预算的拨给经费折合成人民币也不到1亿元——这对于参与全球高校竞争的5-100高校而言未免显得太少。

其次,5-100项目促进了俄罗斯高校对高等教育的重新审视和理解,但俄罗斯高等教育系统与欧洲国家的对接依然困难重重。如何在“保留光荣学术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始终是俄罗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以学位制度为例,在今天,俄罗斯使用的仍然是承袭自苏联的德式两级学位制度,只授予副博士(кандидат наук)和博士(доктор наук)两种学位。尽管俄罗斯在2003年加入了旨在整合欧洲教育的博洛尼亚进程,并在部分高校引入了欧美国家的“学士”和“硕士”制度,但这一实验始终未能得到大规模展开,导致在当前的俄罗斯高校同时运行着两套截然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下,学生以学士(4年)和硕士(2年)的身份毕业,而旧模式则致力于用5年时间将学生培养为本专业的“合格专家”。如今,关于取消本科生院和硕士研究生院两级系统的言论在俄罗斯越来越多,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对这一体系提出了质疑[6]。在向西看了十几年后,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再度将目光转向了过去,“副博士——博士”两级学位制度在未来将长期维持。

尽管如此,还是应当承认5-100项目确实抓住了苏俄体制下高等教育的一大痼疾,即产学研的高度分离。自苏联时期以来,“教学”和“研究”在俄罗斯被长期分离:大学主要是教学机构,而主要的科研机构是科学院和研究所。在苏联,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员,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研究生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7]。这一产学研高度分离的体制是苏联无法迅速实现技术转换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原因之一。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基本延续了苏联模式,教学和科研依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即使是在今天,俄罗斯高校也不强调本科生科研和论文发表,硕士研究生的主要任务依然只是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在各大权威榜单愈发看重高校科研水平的今天,科研实力不足是导致俄罗斯高校国际排名惨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俄罗斯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进行了两轮“国家研究型大学”的选拔和建设,但在教研分离的传统和大环境下,5-100项目对教研融合的重视与促进依然是俄罗斯高校所急需的。

最后,语言环境的相对封闭也是影响俄罗斯高校国际排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俄罗斯学者的文章习惯于以俄语形式发表,在以英语为主要语种的国际主流学术杂志上发文不多,导致俄罗斯高校论文引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随着俄语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下降,懂俄语的学者越来越少,导致俄罗斯学者可能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受限于语言而不受国际学者关注。和中国不同,许多俄罗斯人的第一外语并非英语,而是德语或法语。近年来,虽然英语教育在俄罗斯越来越受重视,但俄罗斯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和俄罗斯学者英语水平的整体提升无疑还需要时间,由此导致的俄罗斯学界与国际的相对“脱钩”也势必将持续一段时间。

(本文使用的大学排名数据来源于俄罗斯联邦科学和高等教育部5-100项目官网,数据截至2019年11月6日)

参考资料

[1]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Ф от 7 мая 2012 года № 599 "О мерах по реализац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област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и науки"

[2] https://www.5top100.ru/about/more-about/. 上网时间:2019年11月14日.

[3] 参见В Москве подвели итоги заседания Совета Проекта 5-100. https://www.minobrnauki.gov.ru/ru/press-center/card/?id_4=2076. 上网时间:2019年11月14日.

[4] 分别指的是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5] Распоряжени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Ф от 9 февраля 2019 года № 179-р

[6] РИА Новости. Путин усомнился в разделени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 бакалавриат и магистратуру. https://ria.ru/20191105/1560606027.html. 上网时间:2019年11月14日.

[7] 周蕖. 美苏高等教育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 1984(3):3-2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