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康康:李子柒为什么能风靡海外?

【本文为风闻社区作者原创】

Hey Yo 大家好,我是康康,好久不见!

最近大家关注李子柒了吗?这个在YouTube上有740多万粉丝的小姐姐再次被舆论推上风口。

500

对比YouTube上最顶级的博主,她的粉丝数好像还不是那么亮眼。但用两年的时间就已经取得这样的成绩。视频被外国人各种追捧,于是就有了李子柒输出中国文化这种说法。

有人就不同意了,说李子柒都是摆拍,展现的不是真实的中国农村;受到海外追捧,是因为迎合了外国人对中国农村的刻板印象,团队化的营销是在立人设炒作,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文化输出。

500

500

但我觉得吧,争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作为一个网红,她的赚钱方式也是人先红,带货,做电商。所谓宣传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在她这儿只是一个捎带脚的事儿。你想想,李子柒十几岁的时候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赚钱还当过DJ,她那时候做视频,是为了给中国文化输出做贡献吗?

500

所以说,与其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不如讨论一下为什么她会风靡海外。

首先呢,李子柒的古风美食视频打破了语言障碍,她的视频定位于中国乡村,主要通过动作和场景,而不是语言来表现内容。视频标题和描述都是中英双语,根据用户画像,部分视频加上了东南亚语言的翻译。每条视频下面还会有汉语、英语、韩语、越南语的标签,方便观众搜索。如果一个镜头没看清,还有细致的动作分解,最大限度地克服了语言障碍。

前面提到了用户画像,所以李子柒的观众都是哪些人呢?

在Google Trends里,我们以“liziqi”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过去5年里搜索热度最高的地区,排名前10的分别是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菲律宾、越南、阿联酋、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时间范围再缩小到最近12个月,上榜的还是这几个铁粉,只是排名先后不一样。

再用“liziqi channel”为关键词检索,前五名是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

通过YouTube上的标签和Google Trends的数据,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文化背景相近的亚洲观众,是李子柒视频出海的主力。

说完观众群体,我们再来说说李子柒的内容。

在YouTube上,有两块关于中国的内容比较受欢迎,一种是带中国特色的,我有,你没有;另一种是你有,但我比你做得更好。

在《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海外受访者觉得中餐、中医药、武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而在接触过中餐的受访者中,81%都对中餐有好印象。所以,像李子柒、滇西小哥、办公室小野这种“大吃货国”的博主就比较吃香,而前两者又融合了古风元素,满足外国观众好奇心,和对中国乡村的想象与向往。

500

500

相比之下,一些在国内和李子柒旗鼓相当的博主,到了YouTube却反响平平,虽然说日系的风格在国内平台上比较受欢迎,但这种在现代厨房里做出来的饭菜,到了海外平台上明显就没什么新意了。

最后,李子柒在YouTube的成功,也离不开推广公司葡萄子的幕后运作。

2005年,葡萄子传媒集团在马来西亚成立。2012年,它成为YouTube在亚洲的第一个多频道网络Multi-Channel Network合作伙伴。

简单解释一下MCN,这个可以理解成把网红聚拢在一起的第三方机构,让这些网红能够持续稳定地做内容、再把内容变成钱。

葡萄子宣称拥有超过3000个亚洲著名的创作者频道, 每月有2.7亿全球观众,观看了超过250亿分钟的视频,月观看量48亿。总之就是一句话,我手里牌多,看我们视频的观众更多。

葡萄子什么时候签了李子柒无从考证,但这家公司旗下还有谷阿莫、罗辑思维、罐头视频、SNH48等等头部内容,拿下这些博主的独家签约后,作为YouTube认证的MCN官方合作伙伴,葡萄子通过大V互推的方式,让自己旗下的博主互相导流,你家粉丝看完视频,再来我家走个订阅,一来一去,播放量上去了,粉丝数也跟着蹭蹭涨。

大家在地理课上应该都学过一句“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李子柒不能代表中国新农村的全部面貌,但正是这些片段,让外国朋友逐渐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也不是拿着大喇叭指着视频说“所有外国人,看它!”,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像李子柒这样,把自己喜欢的、自己向往的生活,亲手做出来,这才是文化的意义所在,也是文化的核心。李子柒用行动告诉我们,文化不是堆钱,不是喊口号,而是在田间地头、在灶台前,在饭桌上的点点滴滴。她用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给了全世界感动,这也是她能风靡海外的原因所在吧。

参考资料:

“中国第一网红”不是papi酱,YouTube或成下个战场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

中国网红出海:粉丝超700万 YouTube中国区NO.1做对了什么

坐拥743万海外粉丝的李子柒,算文化输出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