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的无量版图
智能时代的燃情岁月
这是智能时代的燃情岁月
自性爆发可以御天下
一个山村女孩可以抵百万雄兵
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
却传播了有生命气息的中国文化
讲好了入心的中国故事
这个时代不埋没任何有魂的人
只要你把生命全部交给
认真,一期一会,做好
从土地里长出来的大美绝活
无论看上去多么懦弱可欺
你都会是文化的天使
你的商业版图就会无尽的延展
这是自性爆发的燃情岁月
由"神经元"与"神经网络"编制版图
只要"神经元"(个体)足够强大
无所不在的"神经网络"
就会绕"神经元"形成势能极高能量场
渗透到宇宙的每一根末梢
王育琨手记
2019.12.14
12月10日,央视官方账号点评短视频博主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12月8日,#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也高达10亿,让此前相对低调的她走入大众视野。
颇具影响力的海外传播是她备受瞩目的原因,截至12月12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拥有750万订阅者,甚至超过了BBC559万的订阅量。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网友,沉浸于她在视频中展现的中国浪漫悠然的乡村田园生活。在她的巧手下,竹子可以变沙发,老木头变成了秋千和洗漱台,砖头、啤酒瓶和泥沙可以就地落成面包窑,视频里还有温柔沉默的奶奶,劳作时总有小土狗打转,网友纷纷表示“治愈”、赞她是“田园精灵”。
截至2019年12月12日,李子柒频道在YouTube拥有750万订阅量。
争议也随之而来,除了一早就有的视频团队代拍外,还有人认为,李子柒视频总是聚焦在旧式耕作生活上。然而,这都没有阻挡李子柒和她背后团队的商业变现之路,“李子柒”IP背后的掌舵人刘同明曾公开表示,按照“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会切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
“生活原本的样子”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红纱遮面,眉心红印。”
这个年轻的四川90后女孩,已经收获了各家平台的海量粉丝,目前已有微博关注2000多万,单条视频播放量过千万,抖音粉丝3060万,YouTube订阅者750万。
李子柒的社交账号头像。
入驻YouTube两年的李子柒已经发布了104个视频,播放量最高的一支,是10个月前上传的《花生瓜子糖葫芦,肉干果脯雪花酥——年货小零食》,长度为10分11秒,已有4019万次观看量。
视频中,李子柒将头发盘起,身着深蓝色棉袄,一个人在房前屋后和自制土灶前准备年货小零食,串山楂、苹果,熬制冰糖,糖炒栗子,辣炒牛肉制成手撕牛肉干,爆米花,炒瓜子,煎香酥蛋卷,晾晒芒果干。
镜头拉远,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她家的房子藏在青山薄雾中,院子里种满瓜果蔬菜和奇花异草,不管她上山采摘或是回家劳作,总有两只可爱的小土狗相伴,奶奶也在家里等她归来。
李子柒在准备年货。
除了标题用英文介绍,李子柒的视频只有简单的中文字幕,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全世界网友对她的喜爱,总能收获许多真情实感的英文评论,这条视频下被赞1.3万次的名叫Kathaleen Wood的用户评价,“深深地沉浸,我知道生活原本的样子了。”
在观看量排第二的《吊柿饼》视频中,李子柒去山上剪柿子,背柿子下山,给柿子削皮,把削好的柿子一个个串起来挂在屋檐下晾晒,又把晒干的柿子一个一个码好捂霜,冬天下雪的时候煮一壶红茶吃柿饼。最高赞的评价是,“我坚信她有一颗古老的灵魂,是森林里的精灵。”
李子柒视频下的一些评论截图。
李子柒的视频内容围绕着乡村生活展开,她按季节劳作,遵循古朴的制法,身穿古风的服装,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
据介绍,她曾为了拍摄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前后学习并拍摄了4个月,才终于能够在木头上刻下“老宋体反字”。为做一个竹沙发,她一人包办砍竹、劈竹、木工活全流程。
网红视频背后另一面
李子柒眉目温柔,一头乌黑长发,但视频中更常出现的是与她这张年轻的脸不相符合的,那双关节粗大、皮肉略粗糙的手。同为四川人的青年作家李静睿评价这是一双干活的手,“我一看她手起刀落那个行云流水的动作就心生敬意。”
李子柒并不讳言,她的生活不总是如视频中那样又美又仙,短视频拍摄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她自称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土地仙”,每天都“全身脏兮兮的”。
李子柒自制沙发。
2016年3月25日,李子柒在美拍上发布了第一个用手机拍摄的“古香古食”系列视频。拍了几天才出片的视频并无多少人关注和点赞,在其他美食达人的转发帮忙下,她才慢慢开始积累粉丝。
2016年11月,她拍出了第一个有热度的视频《兰州牛肉面》,全网播放量5000万,点赞数超60万。
她曾回忆“这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视频”,那时的拍摄者只有她一人,镜前镜后都要顾及,“我自己一个人,要拍完这个镜头,洗手、调好三脚架、取好景再拍下一个镜头。拉面对时间要求很准确,通常镜头调好之后面团就废掉了。”她回忆当时来来回回拍了20多次,“拍废的面团我奶奶做成馕吃了半个月,每天都是各种汤泡馕,导致现在看着馕都觉得很饱……”
2017年1月,在拍摄视频《松鼠鱼》时,她一个人带着所有设备在雪地中折腾了10个小时,下山就发了高烧。2018年的视频《活字印刷术》中,镜头拉近,她的左手大拇指指甲盖呈黑色,似乎还留有淤血,但她并没有在任何社交媒体上抱怨。
一边是赞美,一边是争议
李子柒真正意义上的爆款视频产于2017年4月。
在《秋千》里,她把老房子拆剩下的大木头旧物利用,做了一个遮阳挡雨的沙发床秋千。当时该视频在美拍上的点击量突破1000万,全网播放量8000万,点赞数超过100万。
李子柒火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广泛的争议。有人分析视频内容后,认为她请了摄影、特效等团队,甚至有人说,“李子柒只是经纪公司包装出来的网红,她只负责露个脸。”
种种质疑引来了李子柒的激烈反应。2017年5月13日,李子柒发布长微博宣布暂时停更。为了自证清白,她提供了此前拍摄素材的截图,说明了购买第一台单反的契机,还用120元在网上购买了三脚架,拍摄时把家里的大小板凳都用上了,“一个视频剪两三天是家常便饭,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剪辑,一整天顾不上吃饭。”
停更风波过去后,李子柒拥有了专业团队,她曾表示摄影师会帮助她拍摄,但整体思路和后期剪辑仍然由她主导。关于拍摄脚本写作的问题,她直言曾想过提前写详细脚本,但最终发现这样的安排并不适合自己,“一般都是有大致思路,拍的时候再调整。”
12月10日,央视官微评论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今天起,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点赞背后,李子柒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认为,她的视频只局限在中国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上,是在展示“落后”。
类似的争议,李子柒曾在今年9月的一个视频采访中回应,“任何一种生活都有好有坏,农村就不能满院子花草和瓜果蔬菜吗?大环境很好的情况下,你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本身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之努力。”
做过很多职业的博主
据介绍,总是出现在视频中的老妇人是李子柒的奶奶,也曾是她回乡的最大动力。
李子柒在多段采访中自述,她出生于1990年,原名李佳佳,父母很早离婚,后父亲早逝,自小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成了至亲之人。14岁时她辍学外出打工,2012年因为奶奶的一场重病,决定回家陪伴老人。
在外工作七八年间,李子柒做过餐馆服务生,也做过酒吧DJ。这段经历对她最大的影响是“知道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回乡后,为了维持生计她曾开过网店,尝试拍短视频的初衷也是为了增加小店人气。结果短视频火了,网店却因没有精力打理关掉了。
李子柒的粉丝总是惊叹这个瘦小的女孩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力气,可以独自完成这么多繁重的农活。李子柒曾回应,“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许只是别人的求生本能。”
据她回忆,小时候爷爷奶奶在外工作一天,她不能让老两口回家吃不上热饭,于是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本事”。而她的巧手受教于曾是乡厨的爷爷,在耳濡目染下,很早就学会了做饭。爷爷不会手把手教她做饭,但会在她帮忙递盘子、烧水的时候透露一些做出美食的窍门。她也自称有时会趁人不注意偷吃,“当时没吃过好东西,所以那些味道就成了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
走红后商业版图扩张
拥有众多粉丝和流量的李子柒,背后已有一个清晰的商业版图。
2016年,李子柒在微博只有9000粉丝的时候,就已经签约了短视频MCN
公司微念科技。天眼查数据显示,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20.08万元,是一家通过短视频孵化KOL成为IP,并延伸到消费品牌的文娱跨消费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刘同明已深耕该领域多年,除李子柒之外,公司还拥有“kakakaoo-”、 “香喷喷的小烤鸡” “刘阳Cary”“仲尼Johnny”“子望”等数十位头部KOL和多个新消费品牌,合作了不同平台的数百位KOL。
从2016年8月至今,微念公司注册了超过100条有关“李子柒”的知识产权信息,类别涵盖方便食品、酒类、餐饮住宿、医疗园艺、服装鞋帽等。
2016年8月至今,微念公司注册了超过100条有关“李子柒”的知识产权信息。
此外,在2017年的停更风波后,李子柒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据天眼查数据,2017年7月20日,李子柒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微念持股51%,刘同明任监事,李佳佳持股49%。
刘同明早在曾在2018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李子柒可遇不可求,微念要做的是自主品牌,也可以叫IP品牌,按照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会切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
李子柒和她背后的公司正在尝试慢慢变现。2018年8月初,李子柒在微博发了9张图的长文,宣告“李子柒旗舰店”正式营业。从内容转化到网店的消费者展现出了强大的购买能力。当月底,微念方面给出的公开数据是:旗舰店总销量超过20万件,并在传统滋补类目等多个垂类中拿到了交易指数第一的成绩。
李子柒最近的一次采访是在2019年9月,她坐在自制的竹沙发上招待来访者。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她喝着自制的果汁回答,“院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和奇花异草,每天早上一起床的时候,就能奔到地里面,干完活之后就摘够一天的要吃的蔬菜瓜果,再剪一些应季的鲜花插在房间里面。然后就可以一天都不出门了,在家宅上一天可以做好吃的,追追剧,做手工,陪陪老人家。”
李子柒是谁
▲▲▲
黄小花
李子柒是谁?
一个月前,相信好多人不知道李子柒是谁,近一个星期来,李子柒火得一塌糊涂,成了网络高频词。
有人赞叹,有人感慨,有人嫉妒,伴随微博上阅读超过7.5亿次的“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热搜话题,这个名字不再陌生。
在国内,她的新浪微博拥有超过2000万粉丝,做菜、酿酒、造纸、纳布鞋、做汉妆、编篮子、砌炉灶、盖凉亭,几乎每条视频都有几千万次的点击。一条11分钟的“笔墨纸砚,中国的文房四宝!”就有超过1.1亿次的观看数。
李子柒2017年注册美国YouTube,入驻两年,她发了104个视频,收获了740万粉丝。来自世界各地男女老少的粉丝,硬是把酿酱油、蒸窝头、晒粉条、吊柿饼的视频看得津津有味。
与她相比,BBCNEWS(英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发了10750个视频,只有559万粉丝;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粉丝倒是比李子柒略多些,但他们发了近15万个视频,视频的平均点击数和粉丝的粘性都远远落后于这个家住深山、初中肄业的中国四川妹子。
在成为网红前,李子柒是一条饱尝人间辛酸的“毛毛虫”。她1990年出生在咱四川绵阳平武,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不久父亲就去世了。
很难想象,一个六岁的孩子,还没有灶台高,就要生火做饭,特喜欢下雨天,因为不用干活。爷爷奶奶看她过得太苦,实不忍心,便把她从继母手中接过来抚养,就这样李子柒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去世之后,奶奶就成了李子柒在这世上的至亲之人,14岁的她辍学出去打工,后来奶奶病重,她选择立刻回家。
在家乡的日子,活是活得下去,但心中有梦啊。于是开了个淘宝店,生意却非常不好,为了网店的流量,开始拍摄视频,就这样一个农村女孩在没有背景、没有团队的情况下,由自己一人担任编导、摄像、出演、剪辑,开始涉足自媒体,而自导自演的古风美食视频意外地火了。
李子柒的短视频拍出川西北家乡的味道,酿酱油、蒸窝头、晒粉条、吊柿饼、用簸箕一次一次颠黄豆的动作,都那么细致,那么亲切。做粥从种稻子开始,酿酱油从种黄豆开始,在近四年发布的长长短短的视频中,一袭古装的李子柒像精灵一样生活在乡间田园,山风轻抚,泉水叮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三时三餐、四季流转。
“回归自然”是李子柒田园牧歌般视频的主题,这为她积累了众多粉丝。很多粉丝在浏览都市网红的间隙,忽地看到炊烟袅袅、雾岚浅浅的田间地头,一个姑娘种菜种豆的场景,禁不住潸然泪下,“娶妻当娶李子柒”成为网友流行戏称。
"
劳作者
传播者和演员
4年来,她努力地经营着视频,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赞赏。自媒体传播时代,所有大火的现象背后,既是需求的表达,也是传播者真实生活的表达。
李子柒是演员、
是劳作者,
更是传播者。
视频中的每一帧呈现,都是她用尽洪荒之力创作出来的,镜头前有多美好,镜头背后就有多艰辛。因为亲力亲为的劳动生活,搬砖功夫赛过小工,砍起羊腿稳准狠,面无惧色一看就是常年操作的老手。
她一年大约要拍两万余条素材,来来回回按动开关4万次,按每条素材走25步来算,仅仅是开关机一项,她就走了260公里,她将她对生活的拼劲全部融进视频拍摄中,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哗众取宠。
全世界的人类,不同国家,一样有着共同的审美偏好,我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美,我们要体验生活本身,想看到不同民族生活方式后面的滋味。
这个20多岁的女孩子,正是用最美的画面展示中国乡村真实而具体的生活,一箪食一壶饮,穿越古今,长期真实的劳作让她手上皱纹已经粗得像大妈一样,也恰好是她有别于一般网红所在。
时代造英雄,上天拣选李子柒,真想不到海外那么多人是通过这个途径了解中国乡村。
我想这也是李子柒一颗平常心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的最大价值吧。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我们上周发的海妈也是这样的劳作者网红,
我们为她们手工点赞可好?
皮囊要华服
心灵需诗意
田园是最美的诗
影视作品对大众而言,既要有画面、服饰和举止的好看,还得有内心的情绪抚慰,安心妥帖,四时有序。曾经很迷恋森淳一的《小森林》,也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看李子柒的情绪感受完全一致。
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每一种情绪都值得去聆听。
在中国,草原大海始终不如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田园是我族的集体记忆,深深植根在基因之中,表现在情绪里。
工作生活,逻辑诗意,生命的双生花,矛盾而迷人。
虽然拥有5G高铁和AI,但我们身体的进化却跟不上科技进步,这种不匹配带来无名焦虑,我们的情绪需要田园来治愈。
对自然的向往、对劳动的欣赏、对亲情的眷恋,这些朴素的美好才是李子柒在视频平台上的“通行证”,做菜、酿酒、造纸、纳布鞋、做汉妆、编篮子、砌炉灶、盖凉亭,中国大地平稳祥和的一面,是我们退守的大后方。
作者:诸未静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