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君:中国空军记忆:彪炳蓝天的空军司令员(之一)

中国空军记忆:彪炳蓝天的空军司令员

作者:徐秉君 (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军事学者、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研究员、学术Plus、观察者网、凤凰网专栏作者)

本文转载自:华语智库(ID:huayujunshi)

题记: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空军也走过了70周年的征程,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漫长的艰苦奋斗历程,建立起一支令世界瞩目现代空天力量。今天,新时代的人民空军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战略空军步伐,并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奋飞前行。

回望历史,我们不禁要回想起那些新中国空军的创建者、开拓者、奋斗者。在纪念新中国空军创建70周年的时刻,写下一组《中国空军记忆——彪炳蓝天的司令员》,既是一种历程回顾,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同时也是一种最好的纪念,从而激励人民空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努力奋斗!

500

新中国空军创建70周年,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奋飞前行。

领命创建空军的首位司令员——刘亚楼

1949年,中国革命已进入到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夕,20多年的浴血奋战,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由于没有自己的空军而付出了沉重代价。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加快夺取全国胜利的需要,组建人民军队自己的空军被提上了共产党领导者的日程。特别是面对国民党飞机对解放区的袭扰和轰炸,加快组建人民空军成为更为急迫的首要任务。

这一年年初,在“将革命进行到底!”号令的激励下,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挥师南下,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进军……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组建空军已经列入日程。1949年1月8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了《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的指示,这项指示明确提出:1949年及1950年,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这是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建立空军的任务,而且强调是“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

毛泽东亲自点将

创建人民空军是共产党人的多年梦想。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我军由于没有空军,没有制空权,为此而付出了沉重代价。如今,随着中国革命和战争形势的发展,以及在抗日战争后适时组建东北航校的前期准备,现已基本具备了组建空军的条件。

然而,空军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军种,组建空军的首要问题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说选什么样的领军人物,以加速空军的建立,并实现“准备一年左右可用于作战”组建空军计划。

为此,毛泽东主席在运筹帷幄夺取全国胜利的同时,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考虑组建空军问题。1949年7月,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明确提出,要加速空军的建立,为掩护渡海、夺取台湾作准备。并指出,现在必须以建立空军为首要任务,准备一年左右可用于作战。这一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创建人们空军的序幕……

500

刘亚楼

那么,由谁来揭开“天幕”呢?

这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谈起了组建空军问题。在谈到人选时,周恩来问道:“主席认为由谁来组建空军呢?”对于空军这个技术性很强的特殊军种领头者的人选,毛泽东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尽管有许多战将在他的脑海闪过,但又被他一一否定,最后他锁定了刚上任的四野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毛泽东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先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着,随着一口烟雾吐出,他坚定地说:“让刘亚楼来干!”

周恩来会心地笑了,“我也是这个意思……”原来他们心目中的人选同是刘亚楼。

毛泽东边踱步边说:“刘亚楼在苏联留过学,据说,俄语说得很不错,回国后又兼任过东北航校校长,对航空有所了解,我看他是未来空军司令的最合适人选。”“好,那就这样定吧!”毛泽东和周恩来商定了未来新中国空军司令员的不二人选。

这时,第四野战军和各兵团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由平津地区出发南下。第十四兵团的其他领导和部队随即启程去汉口,刘亚楼因处理原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一些移交工作和组建十四兵团机关,暂留北平,原想待兵团机关组建有了眉目,再带机关南下。正当刘亚楼打点行装准备南下时,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让他停止南下,到毛主席的住地领受新任务。

可是,此刻刘亚楼还不知道这次去见毛主席对他将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他的军旅生涯将发生重大转折。

刘亚楼接令后马上乘吉普车赶往毛泽东主席的住地,当他走进办公室,敬礼的右手还未放下,毛泽东就迎上来一边握着他的手,一边用左手指着他说:“刘亚楼,你仗打得不错,又在苏联吃了几年面包,要你从陆地上天,负责组建空军怎么样?”

刘亚楼刚才他还在车上猜测“究竟是什么新任务?”直到进门之前还是一头雾水。此刻,当他听到毛泽东主席让他负责组建空军时,竟毫无思想准备,他有些吃惊地回答:“主席,我在苏联是学陆军的,怕做不了啊!”

毛泽东又用手指点着刘亚楼说:“好嘛,还有你刘亚楼怕的事?不是有句老话吗?‘知之不为而为之’。我就是要你这个自认为做不了的人做。”

“那我只有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了。”刘亚楼见毛泽东主席的主意已定,便谨慎地回答说。

这一晚,毛泽东兴致很高,谈兴甚浓,围绕着组建人民空军与刘亚楼一直交谈到深夜。

刘亚楼领命组建空军

刘亚楼接受组建空军任务后,马上与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政委王弼等研究提出了空军主要领导干部人选及领率机关的组成方案,并立即上报中央军委。该方案拟定空军领率机关由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机关加上军委航空局的人员组成。

中央军委及时批准了空军领率机关的组成方案,并于7月26日电告第四野战军,同时进一步指出:必须以建立空军为当前首要任务,准备一年左右可以用于作战。

刘亚楼由此而离开了第四野战军,带着中央军委的重托,肩负起新的使命,全力以赴投身于人民空军的创建工作。

根据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加上组建空军各方面的条件已基本成熟,1949年6、7月间,中央军委决定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空军参谋长,11月11日,中央军委又任命常乾坤为空军副司令员,王弼为空军副政治委员。

500

空军司令部旧址(北京市原东交民巷22号)

按照中央军委批准的方案,空军领率机关由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机关加上军委航空局的人员组成。随后,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机关2515人,由参谋长何廷一、组织部长王平水率领,于8月19日由武汉抵达北京,10月下旬与军委航空局合署办公。

关于空军的名称问题,总参谋部专门向毛泽东主席写了报告,提出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和“中国人民空军司令部”两个方案。11月6日,毛泽东主席批示:“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海军亦照此定名。”11月9日,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向毛泽东主席报告,空军领率机关正式成立的条件已经具备。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各军区、各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现已宣布成立,原军委航空局着即取消,原航空局所有干部及业务均移交空军司令部接收。军委航空局是人民空军领率机关的前身。它组建后仅仅存在了短短的7个多月的时间,但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人民空军的正式组建作了直接准备。后来,中央军委确定,1949年11月1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日。

赴苏谈判赢得支持

空军刚组建时可谓是真正的“空”军。虽然建立了空军领率机关——空军司令部,但却既没有飞机,也没有部队,更没有飞行员。中央军委交付空军的第一项使命是:在一年内训练出300名以上能够作战的飞行员,准备参加解放台湾及沿海岛屿的作战。使命非常明确,时间却如此紧迫,怎么办?

组建空军除了人员编制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飞机装备,问题是这些飞机装备从何而来?这时,刘少奇正率中共中央代表团出访苏联,商谈对新中国的支持和援助问题。于是,中央又派刘亚楼、王弼、吕黎平、翟云英等人组成精干小组赴苏谈判购买飞机装备问题。

500

1949年8月,刘亚楼(右2)赴莫斯科与苏联商谈帮助中国建立空军事宜。随行人员有:王弼(右3)、吕黎平(右1)翟云英(右4)、张学思(左2)及翻译沙洛

1949年8月8日上午,刘亚楼一行登上奉命等候他们的C—47型运输机。这是刘亚楼第一次乘飞机,由于夏季气流不稳,飞机起飞后颠簸得很厉害,除了飞行员出身的吕黎平,刘亚楼、王弼都开始晕机,呕吐不止。吕黎平把刘亚楼扶到沙发床上躺下后,戏谑地说:“你是未来的空军司令员,还带头呕吐?那将来这种机会可多着呢!”刘亚楼无可奈何地一脸苦笑。于是,他便留下空军司令员“晕机”的名声。

11日下午,刘亚楼一行抵达莫斯科。他们不顾旅途的颠簸和疲劳,马上转入同苏联的紧张谈判。13日,在中共中央代表团团长刘少奇的带领下,在苏联武装力量部办公大楼,同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举行第一次会谈。寒暄过后,刘少奇说:“我们党中央已经决定刘亚楼同志出任空军司令员,现在由他代表我党中央谈谈关于组建中国空军的方案和意见。”

接着,刘亚楼用流利的俄语,首先介绍了我军现有的航空装备及人员状况。然后,详细谈了组建空军的设想和意见。最后提出,希望苏联方面援助我们,在一年的时间内建立一支由300—350架飞机组成的空军战斗部队。

华西列夫斯基点了点头说:“听了中国同志的方案,我们有了初步依据。为使援助计划搞得更细一些,建议刘亚楼同志和维尔西宁空军元帅再进行一次详细的会谈。”

由于刘少奇要回国参加开国大典,便向苏联同志解释说:“我近日将要回国,今后会谈的问题就由刘亚楼同志全权代表了。”

于是,刘亚楼领命作为全权代表进行后续谈判。第二次会谈是在苏联空军总部,苏方与会人员,除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元帅外,还有上将副司令、中将训练部长和两名校级军官。这次会谈,主要是商谈苏联援助的一些具体细节。由于双方都富有诚意,在加上刘亚楼高超的谈判艺术,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苏方表示,尽最大可能援助中国建设空军。

经过刘亚楼、刘亚楼、王弼、吕黎平等三人小组卓有成效的工作,同苏方的第三次会谈进行的比较顺利。这次会谈,苏方提出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援助计划,主要内容是: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6所航校及1所飞机修理总厂,卖给中国各型飞机434架,派出专家878名来华协助工作。

10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再次会见刘亚楼一行,他高兴地通知说:“援助中国建立空军的协议书,斯大林元帅和苏共中央已经批准了,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刘亚楼热情地向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维尔希宁元帅表示了最诚挚的谢意!然后,立即将情况电告党中央。至此,刘亚楼等一行胜利完成预期的谈判任务,10月7日启程回国。

对于组建空军党中央、中央军委给予极大的支持。为了解决新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问题,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曾先后向斯大林、布尔加宁等苏联领导人发电报和信件32次。尤其是1952年2月4日,毛泽东亲自与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等海军领导人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空军急用的作战飞机。由此可见,中央军委把空军建设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刘亚楼赴苏的成功谈判,赢得了苏联的积极支持,所购买的飞机装备,很快就在在国土防空作战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当务之急,以最快的速度组建航校

建设空军,首要的任务是培养飞行员和各种航空专业技术人员,要不然空军建设无从谈起。中共中央根据空军面临的作战任务,要求空军集中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批航校,以保证建设空军部队的人才需求。

1949年10月16日,刘亚楼完成谈判任务从苏联返回北京后,立即赶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周恩来作了专项汇报。听完汇报后,他们十分满意和高兴。毛泽东笑着说:“你们的谈判很成功,比我们预想的结果要好。”接着,又语重心长地嘱咐说:“亚楼同志,空军的基础如何,起步快慢,关键是看你航校办得怎么样!你的当务之急,首先要选好办校人。这方面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

刘亚楼回到办公室后,立即着手执行落实毛泽东主席说的“当务之急”的任务。当晚,他就连夜亲自设计制定考核选拔航校干部方案。第二天,他就开始找航空局的负责同志和东北老航校在京的干部谈话,并亲自考核。

经过一番考核,刘亚楼又与常乾坤、王弼等同志认真研究,向中央军委提出了6所航校领导班子组成人选,航校校长全部由东北老航校有飞行经验的干部担任,但还缺少适合担任航校政治委员的人选。于是,刘亚楼又亲自起草报告,向中央军委请求从陆军中选调6名优秀师级政工干部担任航校政治委员。得到中央军委批准。

500

朱德在第六航校开学典礼上讲话

1949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审查批准:第一轰炸机航校在哈尔滨,第二轰炸机航校在长春,第一歼击机航校在锦州,第二歼击机航校在沈阳,第三歼击机航校在济南,第四歼击机航校在北京。6所航校全部采用苏联的飞机装备。此外,鉴于东北老航校尚有一批日籍航空技术人员和飞机、器材,经中央军委11月18日批准,在牡丹江在建立一所航校,培训运输机空、地勤人员。中央军委1949年12月20日正式颁布命令,将上述航校依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至第七航空学校。

从中央军委1949年10月6日正式批准创办6所航校的方案算起,仅用50多天的时间,6所航校即全部筹建完毕。并于12月1日6所航校全部开学。1950年1月5日,最后一所创办的航校第七航校也正式开课,实现了刘亚楼司令员的诺言,创造世界空军建军史上第一流的速度!

航校组建以后,克服了超乎想象的困难,开始了紧张的航空理论学习和飞行训练。中央军委根据当时形势的发展,决定航校应在开训后的6个月内,速成训练处出2个歼击机团和一个轰炸机团所需的空、地勤人员。为了加速完成训练任务,空军采取了应急措施:将原在东北老航校学习,已有一定技术基础的89名飞行学员、20名空中领航学员,分配到各航校组成速成班,进行为期6个月的掌握苏制作战飞机的速成改装训练。同时,将东北老航校107名地勤学员和刚从陆军选调来的460名地勤学员,分配到各航校组成地勤学员速成班,进行突击培训。与速成班同时开训的还有一期甲班学员2366名。这批学员全部来自各野战军和各地军政大学等单位,其中空勤学员930人,地勤学员1436人,学制一年。

各航校在完成航空理论基础教育后,相继进入了十分紧张而艰苦的飞行训练。克服了学员多,教员少、时间紧、任务重、飞机和航空器材严重不足等重重困难,终于按中央军委的要求,提前或按期完成了飞行训练任务。速成班歼击机学员平均每人飞行33小时,轰炸机学员飞行23小时25分,完成了预定的全部训练科目,于1950年5月毕业。由于组建部队急需,一期甲班的歼击机学员于1950年10月提前毕业;轰炸机学员除10个机组提前毕业外,其余学员于1951年1月毕业。

突击、速成班训练,保证了当时迅速组建空军部队的需要,是为人民空军培训的第一批蓝天雄鹰。但这只不过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一期甲班的飞行学员,每人平均仅飞行62小时46分。速成班和一期甲班这两批学员,无论是在抗美援朝,还是在国土防空,以及在空军全面发展和航空工业的建设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辱使命,组建新中国首批空中力量

空军的主体是航空兵,特别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实战证明,航空兵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空军也由此逐渐从陆、海军中脱离出来,并独立成军。新中国在诞生前后,就认识到空军将在解放台湾和巩固国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顺应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空军的趋势,直接组建独立的空军,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同时,加速空军航空兵部队建设,准备解放台湾,从而解放全中国。

航空兵部队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组建各机种配套、能够执行多种作战任务,具有战斗力的航空兵部队,是人民空军在创建时期的根本任务。根据中央军委的要求,空军制定了4年发展计划(1950年至1953年)。该计划提出,到1953年底组建97个航空兵团。为了落实上述计划,空军领率机关加紧筹划,着重解决了航空兵师、团领导机构和飞机装备的来源问题,从而保证了航空兵部队的组建工作顺利完成。

然而,组建航空兵部队的重点是要解决飞机装备来源问题。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自己的航空工业,因此只能向新中国的唯一盟友苏联购买。1950年1月,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参加中国党政代表团,再次赴莫斯科同苏联政府谈判订购飞机装备问题。

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空军拟制了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初步计划,向苏联政府订购各型飞机586架。其中歼击机280架,轰炸机198架,教练机和通信机108架。后来又作价接收了苏联巴基斯基中将所率领的援华防空部队的武器装备,计有各型飞机119架,其中包括最先进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38架。这些飞机装备,先后装备了中国空军第一批组建的航空兵部队。

由于形势紧迫,组建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工作,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与此同时,机场建设、战斗勤务保障、航空工程保障及后勤保障等种类繁多的勤务保障创建工作也相继全面铺开。

空军司令部成立后,首先就解决人员、机构和装备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到1950年初,已基本具备组建航空兵部队的条件,于是把工作重点转向组建航空兵部队。 

500

空军第四混成旅组建时,调空军部队工作的陆军营以上干部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网

1950年4月11日,空军的向中央军委报告,建议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该旅下辖2个歼击机团(当时叫驱逐团)、1个轰炸机团、1个强击机团(即冲击团)。这样组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组织各类航空兵部队训练和作战指挥的经验,为后续扩编部队和发展创造条件。

5月9日,中央军委批复同意,并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4混成旅”。刘亚楼随即召第二航空学校政治委员李世安来北京谈话,传达军委调他到华东地区组建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任政治委员的决定,当李世安得知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的番号被定位“空军第4混成旅”时,有些不解地问:“按序列排序,应该是从‘1’开始,我们组建的是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为什么不叫第1旅呢?”

刘亚楼解释说:“这个问题我已考虑好久了,还是叫第4旅好。叫‘第一’,容易产生‘老子天下第一’和骄傲自满。我们要仿效毛主席的做法,他在井冈山创建第一支工农红军部队时,开始就叫红4军,没有叫红1军嘛。这里有一个继承和发扬红军光荣传统的问题,这样有利于这支部队的建设。我还想,应该把空军部队的前几个番号,例如第1师、第1团等,作为荣誉番号留给在今后的作战中战功卓著的部队使用。”

李世安这才理解刘亚楼司令员的用意,赞同地点点头。

1950年6月19日,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随后移驻上海。空军领导考虑到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样样都要从头做起,并且要为尔后大批组建部队和培训干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配备强有力的领导干部。

经中央军委批准,任命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兼任旅长,调第2航空学校政治委员李世安任旅政治委员,王志增、刘善本任副旅长、王香雄任参谋长、谢锡玉任政治部主任。旅部机关由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30军第90师师部改编组成,下设司令部、政治部、航空工程处和供应处。同时,把6所航校速成班毕业的大部分空勤人员分配到了第4混成旅。可以说,新组建的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集中了空军早期航空骨干的精华。

新成立的歼击第10团,主要装备有拉-9驱逐机30架,乌拉-9教练机3架,于7月15日开始飞行训练。7月25日转场到上海龙华机场,后又移驻上海虹桥机场,改装米格-15型喷气式歼击机。这是人民空军第一个喷气式战斗团。9月份开始改装,由苏联顾问执教,经过不到一个月的航空理论教育,9月下旬开始带飞。

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教练机少,如果按部就班训练周期必然延长,这将会严重影响华东一带防空作战。于是,采取加强地面训练,缩短带飞时间的措施来弥补教练机的不足。最后每个飞行员只带飞两个起落即放单飞。通常需要半年的改装训练,中国空军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全部改装训练完毕。

为了建设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于1950年7月6日对混4旅政委李世安指示:要完成战斗任务,提高战斗力,摸经验,做榜样。一定要把部队建设好,带出好作风。要抓紧训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过好“打仗”这一关。第4混成旅认真执行这一指示,经过紧张的训练,很快成长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

第4混成旅的全体指战员,按照空军领导的要求,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换装训练任务,并于1950年10月19日零时起,担负保卫上海的防空任务。 

在完成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第4混成旅之后,空军组建和扩建的第二批航空兵部队,共3个旅。10月3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空军部队的番号名称由旅改为师,遂将空军歼击第三、四旅,依次改称为空军第三、四师。10月25日,空军第二师在上海成立。这期间完成了3个航空兵师的组建。随后,根据空军的建军计划,人民空军相继又组建了其它歼击、轰炸、强击作战部队,同时为了满足空中运输任务的需要,又组建了空运部队。

从1949年7月到1950年底,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先后组建了7所航空学校、空军领率机关、第一批航空部队和空降兵部队,高速高效地完成了人民空军第一阶段的组建。从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增加了新的军种——空军,标志着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空中力量。

500

《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发表的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人民空军组建之初,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要配合完成解放台湾海南岛以及消灭残匪的任务,做到在一定的领海和领空上初步取得制空权;然后逐渐地在这个基础上建成一支完全新式的、强大的人民空军。1950年4月15日,毛泽东主席给人民空军杂志创刊号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这一题词,对人民空军的任务做了完整的表述。

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空军的作战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共中央决定推迟解放台湾,空军一方面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一方面担负要地防空、支援进军西藏和清剿残匪等作战任务。这样一来,仅靠这几支航空兵部队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这一变化加速推动了空军航空兵部队的组建。

500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空军部队

从1950年11月下旬至1953年3月,空军又分4批组建了24个航空兵师56个航空兵团。按照中央军委确定的“轮番实战锻炼的方针”,年轻的中国空军,“沿着在战斗中成长的道路”,先后有10个歼击师和2个轰炸师经过战前突击训练,随即轮番入朝参战,经受了实战锻炼,并取得了实战经验。 

尽管在朝鲜上空面对的是世界强大的美国空军,但志愿军以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忘我牺牲的战斗精神,集小胜为大胜,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并成为一支能与世界强国空军抗衡的空中力量。参战空军部队共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击毙了美国“空中英雄”乔治·阿·戴维斯,击落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希尔,和美国空军“三料王牌”飞行员约瑟夫·C·麦克康奈尔(由于历史原因这一战绩直到48年后,即2001年10月29日才被空军确认)。以至于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并惊呼:“共产党中国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世界上主要空军强国之一。

经过抗美援朝空战的实战锻炼,人民空军边打边建,从1950年10月至1954年初,共组建了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拥有各型飞机3000余架,初步建成了一支由各种航空兵组成的有战斗力的空中力量。

 – END –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