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待在舒适区的新海诚,在《天气之子》中都做错了什么

这并非意味着《天气之子》是一部讲了现实中的日常故事的动画,而是说,它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完全叠加在一起了。《天气之子》中的东京,与现实的东京,是合为一体的两个平行世界。这一切的设定,最终使得这部动画拥有了一种以往作品中所未见的乖戾感。

如果梳理新海诚之前的几部作品,我们会发现,新海诚作品中的现实与非现实两条线是在不断接近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现实的日本和非现实的“雅戈泰”以失落世界的方式呈现,主人公从现实世界中,借助超自然的途径抵达远古的失落世界。这是奇幻作品最常见的设定模式,也可以看出它所借鉴的《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日本王道动画电影的影子。

500

宫崎骏的电影作品——《天空之城》 

到了《你的名字。》,现实和非现实则分别由现代东京和以飛驒为原型的糸守町担任,这是一种空间距离所营造的非现实。相对地,宮水神社所象征的日本神道教传统则与现代东京又构成了一种时间距离。

在新海诚早期的《星之声》和《云之彼端约定之地》,以及曾经最知名的作品《秒速五厘米》中,这样的距离感处处都有体现。

500

《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的“雅戈泰”

将时间与空间的双线程设计延续下去,最终体现在《天气之子》中的,则是现实与非现实的完全重合。

“晴女”天野陽菜所代表的非现实性,被完完整整地复刻在了现实中。无论是陽菜成为晴女的那座楼顶神社,还是神宮外苑花火大会,以及不停地下了三年的大雨,都原原本本地被安置在了现实中的东京。以至于邻座的日本人看到东京被水淹了大半的场面时,不由自主地喊出一声:“なにこれ?”(这啥玩意?)

在现实空间中叠加非现实事件,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从陨石坠落这样的非现实事件中拯救世界,恢复到原本的现实中来,也成了《你的名字。》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设定之一。

500

《你的名字。》中的陨石坑

然而这一设定在《天气之子》中消失了,或者说,变成了一个“伪世界系电车难题”式的抉择——在“牺牲自我,使东京恢复正常”和“我们尽管爱,哪管身后洪水滔天”之间,动画的主人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相比起《你的名字。》的时空交错,《天气之子》的叙事线无比清晰。

500

叙事清晰的代价不用多说便是单调,由《你的名字。》的张力所带来的新奇感,在《天气之子》中消失殆尽。这部电影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线清晰的,但又缺少新奇性的保守之作,作为期待早已被吊得很高的观众,似乎就很难收获当初的惊喜了。

这是导演背负的责任不断上升的必然结果,所有《天气之子》的创作参与者,都希望新海诚能够延续前作的成功,于是摆在新海诚眼前的选择便只有一种:将《你的名字。》的构想再次向前推进,但叙事与设定则重回保守。“求稳”,成了《天气之子》的第一要务。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