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变成杀人犯,欧美国家是如何处理的?
震惊日本社会的“恶童”事件
就在詹姆斯·巴杰尔谋杀案发生后的四年,远在亚洲的日本神户发生了另一起又是未成年人作案的儿童凶杀案。
1997年,当地警方接连发现几起连续的儿童凶杀事件,手段极其凶残。其中一个男童被杀害后,头部被切断,头颅的嘴里夹着署名为“酒鬼蔷薇圣斗”的犯罪行为声明书,放置在一所小学门口,凶手甚至把威胁信寄到警察局,自称“校园杀手”。
最后谁都想不到的是,罪犯居然是一名只有13岁的小孩,连警察也一度将嫌疑人锁定在20-40岁的人群之中。
那个被称为“少年A"的13岁犯人,先把同学约到郊外后用铁锤杀死,然后分解尸体,模仿宗教仪式布置现场,然后从容地回到家中;当警察向他质问犯罪动机时,少年A冷冷答道:
当我杀人或导致他人身体遭伤害时,我觉得自己会从持续的憎恨中获得自由。我能够从中得到和平。减轻我的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其他人的痛苦。
媒体对事件的报道,神户连续儿童杀伤事件,也被称为著名的“酒鬼蔷薇圣斗事件”
后来,少年A在少管所中出版的自传《绝歌》里,揭露了自己与家人感情疏离的事实,他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在奶奶过世后,少年A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并开始有了幻觉,觉得自己慢慢成为一个“身体透明的幽灵“:
“学习和运动都不行,也不能和人好好沟通,走进教室也不会看他一眼的那个人。在走廊碰见也不会回头看他一眼的那个人。没有人叫他的名字。没人会在意他在不在。这就是我。” ——少年A
少年A父母出版的书:详细记述案发经过、自我剖析犯案前的性冲动和精神状况,
也因为自我辩护和消费受害人的嫌疑受到日本舆论的猛烈批评
后来在日本警察的调查中,检方一致认为少年A拥有“反社会人格”,并患有“同一性障碍”,无法将性欲与攻击欲分开;同时自我价值感低下,缺乏共情能力,并且长期持有虚无主义的人生观,这些因素综合导致了少年A走向极端犯罪。
此外,1989年发生的绫濑水泥杀人案,其涉案人员也均为未成年人,四名罪犯参与绑架、虐待、性侵17岁的日本女高中生吉田顺子长达三个月,并最终杀害了受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的四位凶手均成长在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破裂的环境里,高中便辍学,整日游手好闲。
因为种种可怖事件的发生,对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它们被列为日本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从而被反复研究。继下调刑事责任年龄之后,日本国会还在2017年大幅上调了少年犯的刑责上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英国、墨西哥等国家也纷纷采取立法措施,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作出适当调整。一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改革,风起云涌。
Minimum 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round the world
全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地图 图片来源:SBS News
根据英国法律,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下限为10岁。法国刑法改革委员会经过调研后认为,12岁这个年龄是“最合适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
在美国,随着青少年犯罪比例的不断上升,当地许多州通过各种方式,使得这些以往会被免除刑事责任的青少年能够被法律程序所处理。例如:科罗拉多等州将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为12岁,堪萨斯等两个州划定为10岁,还有更多的州不设置最低刑事责任年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率的持续抬头,我们更希望能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法律规定,更好地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别再让“未成年”变成罪恶的挡箭牌。
中国有句古语“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即便是被视为“恶童”的未成年杀人犯,他们也并非天生就是极恶之人。
当孩童在年纪尚小时,他们并不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更缺乏对他人遭遇的“共情”能力。而此时,父母的教育和关怀,就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面对生下来纯洁如白纸的孩童,父母需要承担起责任,以正确的引导减少制造“恶童”的土壤,引导孩子向“善”的方向成长。当发现孩子的某些错误行为时,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可以早早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意识,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亲情,是面对一切的根基;爱与关怀,则是成长中最重要的养分。
参考资料: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7608.html
https://mp.weixin.qq.com/s/avHQtV1GZNlK_ug9iamECg
http://news.ifeng.com/a/20180406/57348522_0.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d2qG0yPV4RMo0ozaVXEUBg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6/2006-03-26/8/708021.shtml
https://mp.weixin.qq.com/s/avHQtV1GZNlK_ug9iamECg
https://www.sbs.com.au/news/how-young-is-too-young-the-age-of-criminal-responsibility-around-the-world
https://edition.cnn.com/2018/10/24/us/florida-middle-girls-allegedly-wanted-to-kill-classmates/index.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334284
https://www.wtsp.com/video/news/local/polkcounty/2-young-girls-planned-to-attack-bartow-middle-school-students-police-say/67-8291017
作者: 小林君,精英说作者,英国文化研究领域海归小硕,用心码字。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 上一页
这些个例就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案件中的四位凶手均成长在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破裂的环境里,高中便辍学,整日游手好闲”
“而后罗伯特提出他的结论:几乎所有凶恶的杀人犯,都有着一个悲惨的童年;而其童年的悲惨程度,与罪犯犯案的凶残程度存在正相关。”
家庭环境非常重要!溺爱中的孩子最终孩子可能会懦弱经不起风雨,反之家庭环境不好可能造就一个极端的、扭曲的孩子!
我们遵守法律,是认为法律能在我们遇到侵害时,能给我们讨回公道,惩罚伤害我们的人。现在法律明文告诉我们有这么一群人,如何伤害我们都不受惩罚,我们讨不回公道。如此公众遵守法律的意义何在?
对于罪犯如何浪子回头,我们毫不关心,他们被枪毙还是洗心革面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反倒受害人跟我们才有更多的共情,受害人遭受无妄之灾的屈辱,受害人家属这种要求公平审判罪犯而不得的憋屈,我们有更大概率被遭遇到。所以每个人才都希望这样的法律扫进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