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大国宠儿,武器来源万国牌,印度为何偏偏喜欢被俄国人坑?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近些年来提到印度军购,几乎可以被看成“人傻钱多”的代名词,尤其是对于俄罗斯,印度快赶上俄罗斯的提款机了,俄罗斯每次都在向印度出口军用武器的时候狠赚一笔。最典型的例子是印度海军的超日王号航母,也就是前苏联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这艘航母机舱曾发生过爆炸,动力装置全部被毁,船已报废,但聪明的俄罗斯人仍然想搏一搏,看看能否卖出去,结果一忽悠,要以1美元价格卖给印度,当然,改装费用另付,印度竟然答应了,俄罗斯喜出望外。这艘航母经过多次调价,本来一文不值的废铁却以29亿美元的价格最终成交,俄罗斯做梦都能笑醒。
印度自身的国防军工基础并不牢固,但是还是一味的追求发展先进的军事力量,由此只好向世界各国来购买武器。由于印度特殊的地缘战略地位,各个阵营都希望讨好巴结印度,因此印度在向国际市场求购军火的时候几乎是有求必应,而印度军队装备的武器也就呈现出了所谓万国牌的特色。但是尽管印度的武器被称为万国牌,但是他们的武器主流还是由美制和俄制两个派系组成,而俄制武器更是承担了印度军队中最主要的战斗力构成。
印度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确实不错,印度如果想的话,向西方国家购买各种武器基本都能够得到回应。然而俄制式武器仍然是印度军队中的主流装备,这首先和俄罗斯印度之间的关系分不开。一直以来印度秉承不结盟战略,也就是不明确投入任何一个阵营,因此它就成了美俄两大阵营争夺拉拢的对象,而俄罗斯实际上是印度长期以来更加牢固的盟友。从两国过去几十年的关系来看,印度和俄罗斯实际上是属于互相扶持的关系,两国互相在政治和外交上给予对方支持。哪怕是为了制衡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印度也有必要继续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更别提俄罗斯的影响力可以在东亚大国上起作用。
而军事上,俄印之间的合作早都已经根深蒂固。苏联实际上是印度军队发展起来的最主要支持者,印度当年的武器都是苏联来帮忙。印度和俄罗斯在武器领域最著名的明星产品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亚洲最强的多用途巡航导弹,“布拉莫斯”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两条著名的河流: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中国的雅鲁藏布江)和俄罗斯的莫斯科河。这是一种三军通用的导弹,以俄罗斯P-800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为基础研制,设计代号为PJ-10,可由潜艇、水面舰艇、岸基发射车和飞机发射,组装工作由俄印合资的布拉莫斯宇航公司承担。
即使直到今天,由于装备体系中俄制武器的成分太大,印度很难放弃俄罗斯武器。他们的空军主力仍然是280多架的俄制苏30MKI战机。这种战斗机在俄罗斯有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兄弟,叫做苏-30SM,是俄罗斯第4 ++代双座多用途战斗机,战斗力仅次于苏-35单座战机。苏-30SM战斗机是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的产品,被看作是苏-30MKI战机的俄罗斯型号。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为印度定制了苏-30MKI战斗机,研制资金由印度提供。随后俄罗斯在为印度空军批量生产苏-30MKI的基础上,为俄空军研制了总体性能出色、质量更好、成本显著降低的苏-30SM多用途战斗机。由于俄罗斯向印度出口苏-30MKI战机的总量已经接近300架,假设每架赚了1000万美元,俄罗斯也能到手至少30亿美元的纯利润,这些钱足够研制一架俄罗斯自用的苏30战机。所以,俄军自用型的苏-30SM,基本上是印度人掏了钱当冤大头搞出来的。
与出口印度的苏-30MKI飞机相比,“俄罗斯化”的苏-30SM飞机用大量的国产设备替代了印度和以色列的航电系统。数据总线、电子战、通信等子系统也全部采用了俄罗斯自主研发的型号。这使得苏-30SM在航电设备的整合和架构设计上可以做得更好,远优于印度空军苏-30MKI那样的“万国牌”。
印度海军主力的几艘潜艇和航空母舰,实际上都是进口于俄罗斯,就连核潜艇都是租借俄军的。2012年印度从俄罗斯租借了一艘阿库拉级核潜艇,租金为 9年10亿美元。2018年,印度再次租借1艘阿库拉改进型级攻击核潜艇,使用期为10年,合同金额高达30亿美元,如果按照俄罗斯的造价,这些钱能直接造两艘全新的核潜艇。
印度海军主力舰的舰载武器基本上是个“万国牌”的大杂烩。例如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平均造价每艘380亿卢比(约9.5亿美元)。舰上设备类似于万国产品博览会:发动机和变速箱是乌克兰的,传动轴和螺旋桨来自俄罗斯,主用雷达是进口以色列的ELM2048桅顶相控阵雷达,防空导弹是进口以色列的巴拉克8型垂直发射舰空导弹系统,还有巴拉克1近程防空弹,主炮和反潜火箭发射器均从俄罗斯进口,630近防炮和远程警戒雷达是本土许可证生产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是印度-俄罗斯合作研发生产,舰载533毫米鱼雷也来自俄罗斯,舰尾的拖曳阵列声纳是法国货,电子战设备来自以色列。3艘舰使用钢材的60%从俄罗斯进口,其中首舰加尔各答号全部使用俄罗斯钢材。总之,P15A驱逐舰除防锈漆以外,大部分舰上设备和武器跟印度军工没啥关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2013年,外国专家估算中国054A型护卫舰的造价为3.35亿美元。这是根据2013年初中国提供给泰国海军的3艘护卫舰的报价来计算的。当时泰国海军计划用10亿美元的价格采购3艘054A型护卫舰,但据传闻国内自用的054A护卫舰造价为14亿元人民币,大约2亿美元。
俄罗斯用印度的钱为印度海军建造的3艘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该舰成本价格突破4亿美元。不过冤大头印度还不满足,印度海军2006年从俄罗斯订购3艘11356型护卫舰,合同总价16亿美元,单舰价格5.33亿美元,能买两艘中国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
至于陆军方面,大量的坦克火炮装甲车都是出自俄罗斯之手,印度整个军队的体系都已经偏向俄制化,因此很难断绝与俄罗斯的合作全盘转向西化,只能是部分的增加西方军事武器的比例。
此外除去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特殊关系之外,俄制武器的一些特性也确实使得印度人十分满意。一直以来俄制武器在价格上就对西方武器有着天然的优势,虽然技术不是那么先进,但是在已经能够满足印度需求的情况下,价格却要比西方的同类武器便宜一些,这点印度是十分需要的。与此同时西方虽然与印度的关系不错,但对印度还是保留一定的防备之心,就连美国都不愿意把自己的F35战机出售给印度,而俄罗斯则愿和印度分享大量的先进军事技术,自己最先进的苏武器战机都愿意给印度出口,由此可见俄印之间的军事合作关系明显更深。
正因为俄罗斯武器能够以更加便宜的价格满足印度的需求,以及俄罗斯和印度之间本就特殊的合作伙伴关系,印度就算在与俄罗斯的军售合同中吃了一点亏,也仍然愿意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更别提印度在和哪个国家做军事合作的时候都是吃亏,既然都吃亏,亏给俄罗斯也不算什么特别的事,只要符合印度的军事发展和地缘战略需求,印度人就愿意继续和俄罗斯做这种看似亏本但自己满意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