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关于吉原文化中太夫,鹿恋,端女郎等阶级问题的回答

500

知乎答者:HAKU

1.大家印象里的“花魁”一般都是最高级的游女,其实这个名称并不是正式的阶级名称,而是吉原特有称呼高级游女的总称。在冈场所和宿场的游女,即使再受欢迎也不能称为“花魁”。

就像你说的吉原游女阶级根据时代的不同也在改变,在人形町界隈的元吉原时代,太夫→格子→端这样的等级,太夫属于最高等级。那个时候太夫是评定所(幕府直属机关)指派任务,服侍的一般都是武士和幕府高官,所以那个时候太夫和歌、茶道、三味线、书画什么的都非常精通。

但是转移到新吉原的后,太夫慢慢减少,到元禄年间只剩4个人。

太夫之下就是格子,格子也歌舞书画也必须精通。端是最下级游女。元吉原末期,出现了局的称呼,局比格子低一个等级。

搬迁到新吉原之后,等级称呼出现了大的改变。奉行们抓捕取缔各地私娼送入吉原统一管理,这些人又被称为“散茶”。散茶和局属于同一个等级。

这个时候“局”也开始出现细分为“梅茶”“五寸局”“并局”。局这个等级名称满满也退出历史的舞台;同时齿黑渠周围出现非常多的下级游女屋,这些人又被称为“切见世女郎”这个称呼慢慢也取代了端。

虽然有所改变最高等级的游女还是太夫、其次是天神就是之前跟格子一样的等级、再次是囲(鹿子位)、散茶。

享保时期江户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百姓也慢慢变得殷实。这个时候吉原的客源从之前的武士豪商转为这些町人百姓。这些暴发户町人对和歌、歌舞一点都没有兴趣。所以来吉原游玩只找散茶和局这个等级的游女,叫上艺者和帮间大家一起热闹一番。所以太夫和格子慢慢都没有了市场,退出了历史。宝历年间(1751~1764)江户町一丁目的花紫成为了最后一位“大夫”等级的游女。

太夫和格子消失了之后,散茶成为了最高级游女,他们又被称为“花魁”。之后散茶又被细分为“呼出”“昼三”“付回”,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了幕末。

2.说“艺者”就不能不说管理他们的“见番”。见番需要管理“艺者”不能跟游女抢生意,还需要征收管理费。客人指名花魁后,来的过程中,艺者通过三味线、跳舞、话术等先把气氛热闹起来。一般都是两个艺者共同出席,也是互相监视的意思,因为艺者原则就是“芸は売っても身は売らぬ”卖艺不卖身,这也是区分游女跟艺者的区别。所以说两者还是不同的,既然不同也没存在谁比谁等级高。在京都这种工作被称作“艺妓”,所以是地方不同的称呼不同而已。

3.我不知道你在哪里知道最后不准高官进入的?也许是我不知道,还请赐教。

我觉得最初元吉原时代高官进入是因为,江户作为新兴都市,要兴建多项土木工程所以需要非常多的劳力,这个时候就出现了男多女少的情况。这个时候拥有这些游女的游女屋们只接待那些有钱的大名、旗本、武士等。但是到了5代将军德川纲吉时代,武士的收入越来越少,町人们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强。而且武士们一般也都是晚上光顾。

4.我只是个爱好者,并没有收集相关资料。推荐书籍《吉原》(石井良助)《图说吉原入门》(永井义男)《江户游里盛衰记》(渡边宪司)

5.我没有地图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