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被导弹击中,还能活命么?中国坦克能幸存,俄国坦克变火炬
作者| 科罗廖夫
来源| 科罗廖夫的军事客厅
目前各国主战坦克的主要防护原则是:第一,保证不被发现和打击;第二,被命中也不被击穿;第三,被击穿也不会殉爆,还能拥有一定的作战能力;第四,即使弹药舱殉爆也要尽量确保乘员安全。所以即使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命中了,坦克兵还是拥有逃生机会的。
一般来说,坦克被击中后引发的弹药殉爆是坦克兵的最大死神,坦克炮弹是坦克上最危险的物品。为了避免坦克炮弹被引爆,很多国家在设计制造坦克时非常注重对坦克弹药库的防护。
例如可以将弹药库和乘员舱分离,进行分隔保护,目前颇为热门的尾舱式自动装弹机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尾舱式自动装弹机装填速度快,可靠性高,最重要的是坦克炮弹主要存储在尾舱,即使弹药库发生殉爆,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对乘员的伤害。此外,还可以在坦克车底、车顶设置多个泄压口,在弹药库发生殉爆时能够减少对坦克的毁伤。
对于专业的坦克兵来说,坦克被攻击后他们还是希望继续留在坦克内帮助坦克脱离险境,甚至继续操作坦克进行作战的。不过,一旦坦克被攻击后引起大火甚至是殉爆,坦克兵第一选择自然是马上逃生。
除了可以通过坦克的舱门跳车逃生,坦克兵还有其他求生之路,很多坦克都在坦克底部设置了底部逃生门,一般会设置两个,其中一个在驾驶员底部,另外一个在战斗室和动力舱附近,以保证车组人员在特殊情况下还拥有逃离坦克的通道。所以,假如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了,坦克兵还是有生存机会的。当然,很多时候他们的求生之路会相当惊险。
当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后,坦克不一定会马上起火或是殉爆,坦克乘员还是拥有逃生机会的。特别是装备有灭火抑爆系统的坦克将拥有更高的乘员幸存率。
由于坦克内装有弹药、燃油等大量易燃易爆的材料,所以如果没有抑爆装置,坦克就是个一点就着的大炮仗。破甲弹击穿坦克的装甲时,破甲弹的金属射流往往会引燃坦克内的油气,引起油气爆燃/弹药爆炸。如果有灭火抑爆系统的介入,那么可以降低坦克被命中后的损坏程度,抑制油气爆燃/弹药爆炸的发生。
以德国豹2主战坦克为例,它装备有先进完善的灭火抑爆系统,是英国格莱维诺(Graviner)乘员舱灭火抑爆装置。灭火抑爆系统的光学探测器对油气爆燃的反应时间小于5毫秒,灭火抑爆系统的灭火瓶可在80~120毫秒内扑灭火灾。当然,灭火瓶的容量是有限的,无法连续多次扑灭火灾
。
相对来说,俄国坦克的装甲薄弱,结构不合理,消防和抑爆系统非常原始,车内弹药防护差,被反坦克弹药命中以后,会被轻易击穿,瞬间引起弹药的殉爆,炮塔经常上天,车体变成火炬。坦克手们走的很安详,没有痛苦。幸亏冷战没打起来,不然欧洲大地会遍布T系列火炬。
为了防止弹药二次爆炸,中国坦克对于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的研制非常早,早在1984年就在79式主战坦克上安装了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以自动探测坦克,自动灭火抑爆装置,能在百毫秒时间内抑制住由二次效应所造成的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并将超压和热辐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乘员不受永久性损伤和身体裸露部位的二度烧伤。目前96A/B和99A等主战坦克都装备世界最先进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
而俄罗斯直到90年代末也没搞定这个技术,所以俄罗斯坦克很少使用此类设备,造成战场上坦克被击中以后大量的殉爆飞炮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