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创业记(三十二):张松之死

选择的是长远目标,就得从战略上考虑它。

黑洞中,要点火把还是吹灭它?

因为小洞口的光微弱,如果掩盖了它,你就很难走出山洞了。

没有眼前利益你会饿死,但是你盯着眼前利益会影响了大局。

并不是说眼前利益就不能要,而是说情况不同,选择不同。

主动选择曲折,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曲折意味着等待,意味着变数,意味着增长的风险。

不能轻易对刘璋下手,刘备拿定了主义。

是自己的菜,我也得端着。

于是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见面了,结束后,和平分手,两相无事。

刘备整顿人马,转而向北,前往葭萌关,这是和张鲁接壤的地而。

刘备没有组织战斗,而是发展生产,广收民心。

这是以人为本的做法。

高筑墙,广积粮,把人心聚集起来,等你的剑出鞘的时候,才能发挥它真正的锋芒。

关心人心,才是高招。

还是博弈论的间题。

游击战式的售卖,可能会缺斤少两,赚一波就跑路。

但是固定摊位在意评价,在意信誉与质量。在意重复购买率。

刘备到西川,注意形象,走的就是这一套。大家都说他是伪善。

可是,要知道你要想搞百年老店,总得有口碑的对吧?

从长远利益看,也得在意民心,在意人气。

人心向背,决定了长远利益的得到与否。

建安l7年,212年冬,成都一番平静气象。

刘璋心情好。中原大乱情况下,这儿平静,没有人来搞事情,粮食收成也不错。唯一不开心的是张鲁的威胁。刘璋多次派人去揍张鲁,结果都无功而返。不过现在好,有刘备在川北防守,刘璋就相信,张鲁不会来了。稳。

刘璋感觉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突然传来消息,川北的刘备来了一封信,刘璋紧张了,是不是张鲁来搞事了?打开一开,没有。心先放回了肚子里。再往下看,刘备提出要带领川北部队回援要荆州。刘璋有点纠结。

可是张松就痛苦了。张松引刘备入川,是希望刘备能占领西川,自己得首功。没想到刘备来了后满口仁义不动手,现在还要走。张松急而气,又无奈。写信给刘备,下手,别走。手下报告说张肃来议事。张松见哥哥去了。这就埋下了祸根。二人聊天过程中,张肃就发现了这封信。再一看,根本不是诗词,而是反信。这把张肃吓傻了。才发现刘备入川是引狼入室。张肃担心安全,万一败露了,自己也得死。想来想去,就大义灭亲。下令满门抄斩。张松被斩首。

刘璋告诉关隘防备刘备。

张松冤啊,死在他不相信刘备上。

爱一个人,就一定一定得理解他。

张松的意思是刘备赶紧入川动手。

刘备的意思是等到机会好了再动手。

张松就误以为刘备不想动手。

误会就是这么来的。

他发现刘备不听不干,张松急得咬牙切齿。

刘备为什么不下手?无利不起三分早。他是来夺西川的,又不是来旅游的。为什么不动手?

刘备清楚,除刘璋易,得民心难。一定得先做点民心工程。获得实力派的支持,才有机会取得西川的政权。这跟从陶谦那里接手企业是一样的。基于此,刘备才挥军北上。在葭萌关,他搞了个经济特区,发展生产。这儿物阜民丰了。百姓深深佩服他,这才在奠定攻取西川的基础。

张松着急,搭上了性命。

小说主要参考资料

 

陈寿《三国志》

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司马光《资治通鉴》

裴松之《三国志注》

吕思勉《三国史话》

百家讲坛《刘备的谋略》

 

系列完结后开始更新【三国司马家族系列】的历史小品文

五月下旬会有【全新的游戏测评系列】上线

欢迎各位亲爱的读者点击头像选择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更新咨询喔。

欢迎大家通过评论回复感受、想法和要求~

后续的系列会尽可能照顾到各位观众老爷的喜好吖。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