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725港币,买了香港通识教材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Robin叔叔”

这是一篇写了很久,又改了很多次的文章。目的不是为了制造焦虑,而是想让更多人对存在了10年的通识教育课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段时间香港的社会动荡揭露出了社会上的许多问题,教育就是首当其冲。人们赫然发现反对逃犯条例的群体中不止有专业人士和大学生,还有大专生、中学生,甚至还有小学生。当他们长大成人后,还会有多少人能抱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信念呢?

近期香港的游行示威愈加频繁。白天还大致和平,到了晚上经常就变成暴力冲突。其中最激进的势力多为年轻人。看着他们挥舞着英国旗、美国旗以及港独旗,攻击警察,对同胞大打出手。种种行为令人痛心和不解

500

为什么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这些和内地近在咫尺的年轻人

怎么就成为了心离祖国最远的一群人呢?

有种声音说,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香港的通识教育出了问题

通识教育这个词我并不陌生,在我的认知里,通识教育是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把不同知识融会贯通的全人教育(Whole-person Education)。

直到有朋友发给了我几张据说是香港通识教材上的照片:

500

500

这几张模糊又盖满了水印的照片,是否真的如朋友所说来自《通识教育》的教科书呢?

Robin叔叔一向对互联网上流传内容的可信度有所保留,因此我决定:

自己购买通识教材,做一手调查

说做就做,我先在网上搜集了相关资料,了解到通识教育是在2009年被引入香港高中,在2012年成为香港版“高考”DSE(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核心科目。通识教育是香港教育机构希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尝试。通识教育科共有三大范畴“自我与个人成长”“社会与文化”“科学、科技与环境”,下设六个子单元:

500

在具体的课程内容方面,教育局只提供了一个教学指引,课本内容只要符合这个指引就可以,没有教学大纲。因此《通识教育》的教材按照出版社的不同有许多版本,学校可以自行选择使用哪套。

而据说问题就出在《今日香港》《现代中国》这两册上。

现在正值开学前夕,很多书店都在卖学校教科书。于是我很容易地从连锁书店购得了一本《今日香港》和两本《现代中国》,分别来自不同的出版社。之所以选择不同出版社的教材,是希望保证调查结果能够全面、公正、客观。

500

盛惠725.4港币!

500

由于课本中的内容繁多

本篇文章只涵盖《今日香港》

明报教育出版的这本《今日香港》在2015年发行了第一版,2018年更新了第二版,内容应该是很新的。全书有内容的部分共计257页。比高中历史课本略厚。全彩铜版纸,印刷精美。除了图片和文字,在很多页面都有QR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可以直接打开网页或视频。课本还附带有练习册。整套教材设计得很用心。

500

《今日香港》总共分为三大主题:

● 生活素质

● 法治和社会政治参与

● 身份和身份认同

主题1: 生活素质

这个主题主要介绍“什么是生活素质”、“如何衡量生活素质”、分析当前“香港居民的生活素质”以及探讨“改善生活素质的方法和障碍”。

课本一开始就提到香港在全球宜居城市中排第45位,而排名受到了“空气污染”、“社会内部矛盾”、“政治环境”以及“房屋问题”的影响。

500

举的这两个例子总觉得怪怪的:

500

第一章主要提到的内容有:

● 经济收入方面,香港的基尼系数屡创新高、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打工者薪水增幅低。

● 社会保障方面,主要矛盾有公立医院的服务供不应求、学校阶级分化、住房环境恶劣。

● 政治方面,书中用港大2016年的调查图表,说明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的管制现状“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率达到69.4%。还放了一篇形容香港的“新闻自由受到打压”的评论节录。

500

● 环境方面,提到香港空气污染和环境破坏时的文字描述。

500

● 文化方面,则提到“近年中港两地人士往来愈来愈频繁,增加了因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

不知你感觉如何?我在看完这一单元后,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

香港的生活质量很低,而且各个方面还在不断下降,但香港政府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有意或无意地,课本中引用的新闻或评论都在把矛盾的源头指向政府,这种论调可能会使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对政府不满。给一个刚上高中、正处于个人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的学生灌输这种充满负面情绪的内容合适吗?

主题2: 法制和社会政治参与

看标题应该是在讲如何维护和彰显香港法治,然而刚读到第一段我就傻眼了:

500

占领操场??相信大家都明白它在指代什么吧?这部分内容是在鼓励学生只要有任何不满意就可以向学校施压吗?这也不难解释一些香港大学的学生会不把校长放在眼里,甚至会发动学生围堵校长了。

再往后翻,内容愈加触目惊心。

在“参与社会及政治事物的方式”这一章,有一类叫做“非制度化途径”。

500

在描述多个其他国家发生的政治事件时,视角全部是反对派的角度,意在突出争取“独立”时发生冲突的“悲壮”。

500

还有些内容在毫不掩饰地批评政府, 然而对游行示威活动则称赞是“真正在为公众利益而奉献汗水”。

500

我给下一代建立公义社会??

500

把中港矛盾的源头直指中央

500

这一单元意图给学生传达的信息大概是:

香港越来越不自由、法治越来越差,人们需要起来反抗

前面的内容告诉学生,有哪些参与政治的“非制度化途径”,后面的内容就不断暗示现在按照“制度化途径”已经无法达到目的。这不就是在鼓励学生用更加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要求吗?原来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乱象早已写到“通识教育”里了!


主题3: 身份和身份认同

最后一个主题讲的是“身份认同”。看完整个单元我赫然发现,书中反复强调身份认同重要性的目的,是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身份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例如下面这个调查表,名义上是做身份调查,但实际操作中却会使一些学生为了避免不合群或受到排挤而做出违心选择,变相强化“本土意识”,真是满满的套路。

500

明目张胆地带节奏,制造中港矛盾

500

Excuse me?行政长官不需要爱国?

500

除了强化“香港人”的概念,还不忘用“批改”的名义丑化内地人:

500

这幅图已经让我无力吐槽

500

这个单元的图谋更加明显,就是为了灌输给学生们一个观念:

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国人,香港人和中国人是不同的

不止是教科书,练习册中的内容也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和课本相同的观点:

500

攻击一国两制

500

参考答案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恶意

500

看看这段话,“你应该争取自己的明君”,煽动学生无疑了!

500

看到下面有个“参考答案”二维码,好奇地扫了一下,下载到一个PDF文件,然后又被里面的“答案”气到了!为什么不能努力把香港建设的更好呢??

500

试想让一个学生去做调查研究,然后写成论述性文章,但题目却是一早按照编者的立场拟定好的,这算什么独立思考?完全是在洗脑好吗?

不知道学生在学完通识课的《今日香港》后,会对香港的现状有什么感想,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期望,进而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后 记

在看这本通识教材的过程中,我如坐针毡。但为了搜集资料写出这篇文章,又不得不反复翻阅。文章中节选的图片和文字都经过反复掂量,尽可能选择相对温和的内容。其实还有更多的图文是根本没办法放上来的。

我预料到书里可能不会有太多正能量,但没想到竟然是如此的负面、偏激。预设立场和煽动性的内容充斥着整本教材。很多地方都在毫不掩饰地批评香港和中央政府、宣称港人在不断受到打压和迫害,暗示“抗争”是唯一的出路,并将种种制造社会动荡的激进行为美化、合法化。

这完全不是教科书,更像是本土派或泛民对学生的“洗脑材料”。看看现在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乱象,几乎都能和这通识教育里的内容一一对应!

但就是包含这些内容的通识科,不仅是香港高中的必修课,还是DSE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也就是说无论学生原本的立场如何,都不得不拼命学习这套“洗脑教材”,得分越高受到影响的机会也会越大!

这门课对教师的要求只需要35-100小时的培训,还不需要通过任何相关资格考试。所以就导致教通识教育科的教师变相地在课堂上宣扬自己的政治立场。因而极容易“带偏”学生。例如下图在嘉诺撒圣心书院任教通识科的教师赖得钟,毫不掩饰地在社交网站上散播仇警言论。

500

而在事件被曝光前,他除了授课教师外,还有另外两个职位:考评局通识科委员会主席香港通识教育教师联会外务副主席。有这样的不正上梁,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不敢想象,每年进入香港官立、津贴、直资、私立小学的几十万名学生,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接触到这些教材。其中一部分学生会不会在这一堂堂的“通识教育”课上,逐渐被种下“不满政府”、”反抗才是唯一出路”甚至“港独”的种子呢?真是细思极恐。

居住在香港的父母可以做什么?(个人建议)

● 如果孩子正值幼升小,尽量选择爱国爱港或政治中立的学校

● 关注孩子谈论学校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注意是否有疑似教师发表不当言论或同学的排挤或欺凌现象。

● 家庭成员应传递给孩子爱国爱港的正确价值观

● 培养民族自豪感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的成就

● 利用寒暑假机会多带孩子游历中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中国文化和风土人情

●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学习拼音和简体字,多说普通话

通识教育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