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医保目录调整,试做药物经济学分析

背景:

新增药品的生产企业超过600家,药品批准文号达到1559个,批准文号TOP10的药品的平均生产企业数量达到58个,生产企业数量前三的药品为“安神丸、加替沙星和小儿退热口服液”。批准文号TOP10 的药品中有6个是中药,平均每个药品的批准文号达97个,生产企业达68家。

儿童用药、妇科用药、皮肤病用药、慢性病用药、眼科用药和抗肿瘤药的新增药品数量占新增药品总数的39%,其中慢性病用药数量最多,占新增药品总数的13%,且全部为西药;新增批准文号数量达795个,占新增药品批准文号总数的51%,其中眼科用药的批准文号最多,达355个,平均每个药品有59个批文。

新增独家药品总数占新增药品总数的47%,其中新增独家中药数量占独家品种的90%。地域分布上看,广东、吉林、江苏、陕西和贵州五个省份的独家药品数量最多,其独家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具备市场放量优势,可为这五个地区提供较大的药品销售潜力。

48个谈判药品中,约35%的药品仅拥有一个批准文号,即为企业的独家品种,如眼科用药“康柏西普”是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抗肿瘤药“尼妥珠单抗”是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独家品种。

《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将时间截止在2018年12月31日,2019年上市的大批临床急需、救急救命好药将被挡在医保大门之外。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仍亟待加速构建起符合标准的“救命药”纳入机制,更好满足患者需求。

观察:

想进医保目录,药企面临两种情形,常规或谈判。本次谈判品种中,至少35%为独家品种。进去以后,药企面临两种局面,有竞争和无竞争。本次常规目录中,继续冰火两重天局面。

对于同品种批文和生产企业竞争激烈的药品,即便不进医保,院内外价格也偏向合理,使用量也大。将其纳入,对医保“节省资金”意义不大,对相近类别、替代药有明显挤出作用。

对于独家药品,倘若不进医保,相当一部分品种恐难拓展市场,纳入是为了明确保护。我关注的问题是:1、独家药品与目录内竞争药品是否相近乃至重复?2、独家药品定价是否合理?

倘若第一个问题上事实存疑,影响公正;倘若第二个问题上有负众望,祸害自己。“带金销售”之火随时可能复燃,一届独家药品肯定会有,但因为被重点监控并退出的影响将极坏。

500

关注多家竞争的药品,中成药与中成药在一个池子里争,化药与化药在另个池子里抢,中成药与化药之间还能比一比:从药品成本结构看,中成药明显吃亏,有药材及研发两个变量。

化药要研发,中成药也要,化药研发能帮助原料药成本控制,中成药如何控制药材采购价格呢?靠医保目录对多种中药饮片不予报销而导致相关药材降价?太间接、太不稳定、太傻。

中成药的成本组成就是这么地板、这么顽固,那么有没有可能在独家药品里体现中药方、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位一体的保护策略呢?这就是医保目录正在做的事,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

最后,本次目录调整以去年12月31日上市为截止日期,主要影响独家药品,特别是首仿药品。在目前仿制药市场情势下,药企坚持过评是需要勇气的,如有“漏网”建议“网开一面”。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