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见的世界第一“显示器王国”掌舵人宣建生先生的“海峡梦”

    宣建生先生,何许人也?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及海峡两岸,习主席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造福两岸同胞。

    宣建生先生正是“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积极的先行者和坚定的实践者。

    宣先生拥有一个低调而耀眼的身份:世界第一的电脑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集团总裁。他,不仅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领航冠捷大陆扬帆向全球;更是两岸融合的大力推动者,克己复礼丹心一片照海峡。

    宣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毫无总裁架子,有的尽是老乡的热情,爱国的热心,同胞的热忱。

引领高科技台资“登陆”新潮

500

    宣建生先生回忆说,1990年,他在印尼三林(Salin)集团创办人之一的林文镜大哥带领下,来到福建福清,成立冠捷在大陆的第一家显示器工厂。1994年,在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见证下,冠捷又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在福清设厂。

    冠捷在大陆的投资开启了上世纪90年代高科技台资企业西进大陆的序幕。随后,宣先生带领冠捷在大陆大胆实施“北上南下,进军中部”的一系列拓展,以及稳健迈向欧美的国际化战略布局,时至今日打造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的显示器王国。

    宣先生历来秉持“善结人缘、共聚大事”的合作观,促进两岸高科技产业的合作不遗余力。在LED照明产业方面,正是宣先生居间的有力撮合,促成了全球最大LED芯片晶元光电、亿光、“中国电子”和冠捷共同在厦门成立了“开发晶”光电科技。

    宣先生担当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与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宣先生1943年出生闽北,所以取名建生,祖籍浙江诸暨。

    上世纪50年代,宣先生在大陆下过乡,喂过猪,还在贵州山区有过一段当铁路机车学徒工的生活。在大陆一直生活到19岁,那一年,宣先生不幸身染肺病,大陆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对其进行医治,才由香港辗转赴台依亲养病,接着又赴美求学深造。

    有一次,宣先生请我吃饭时谈到他当学徒工的往事,他平和的言语中饱含着对往昔的师傅和师兄们神情的怀念。他与我开玩笑说:“当年,要不是因病赴台投亲,说不定,现在我也和那些师兄一样在西南山区落地生了根。”

    从大陆、台湾、美国绕了一圈再回到人生的出发地,历经种种磨练,沉甸了宣先生独特的中国观和世界观。因此,在主动担当“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先行者和实践者的过程中,我在宣先生身上看到了一种“舍我其谁、躬亲负重”的砥砺精神。

“两岸融合应从儿童少年开始”

500

    2015年10月,由宣建生先生倡议并携手北京美疆基金会共同在福清举办了一场台湾、福建、新疆三地小学生教学交流与联谊活动,该活动目的是让两岸的孩子们从小就有机会跨越区域、民族、习俗,相识相知,消弭隔阂与误解,融合在一起。

    这一活动已由冠捷科技集团资助开展多年,2015年在福清举办时,其形式和内容都很稳定丰富,所以我有幸受邀前去观摩学习。

    台北来了一所小学。在为期两周的教学交流活动中,台北小学生与冠捷科技集团全额资助的两个新疆贫困儿童教学班的小学生代表,在福清共同学习和生活。新疆贫困儿童教学班的学生全部由冠捷在福清、厦门两地工厂的管理人员主动认养,活动期间,新疆小学生就居住在冠捷的代父母家中。

    观摩之时,新疆小学生高鼻深目、清秀俊雅的容貌让我印象深刻,他们对冠捷代父母发自肺腑地流露出感恩之情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在福清工厂餐叙之时,我对宣先生由衷地感叹道:“总裁阁下这一推动两岸小学生交流融合的活动是一大创举。当时,您是怎么想到的呢?”

    宣先生莞尔一笑,指了指身边的美疆基金会理事长王小梅女士,说道:“工作都是王理事长和冠捷的诸位同事在做,我不敢揽功。我就一个想法,两岸融合应从儿童少年开始。少年合,则两岸和。两岸和,则海峡兴!”

    “三地小学生的交流融合,其意义远远超过两岸的范围,它是一场四海之内的民族大融合!”我补充了一句。

    宣先生脉脉含情地微笑着,他一手举起盛有鲜榨果蔬汁的酒杯,从座位上站起身,一手轻轻抚揽我的后背,来到同桌隔座他的夫人位子前,总裁夫人陈乃智先生见我二人走来,她也赶忙起身迎上。宣先生郑重地向他夫人介绍我说:“我的浙江老乡,小来。”

    上之所行,下必效之。可敬的宣建生夫妇举冠捷全员工作之余力,积极推动两岸小学生融合的事业,其功至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冠捷向大陆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山区无偿捐献不计其数的资金和电脑等教学设备,出资促成两岸多所高校开展校校合作或校企合作……

说办就办两岸高校学生交流

500

    面见过总裁夫人后,我突发奇想地向宣先生提了一个建议:“再办一场两岸大学生的交流活动如何?”

    宣先生听罢,双眼放光芒,他满怀欣喜地回道:“你是浙大的,我是成大的。我们就来撮合一下两岸两校的交流与合作吧!”接下来,一场说办就办的两岸高校学生交流活动首秀于2016年7月初在浙江大学隆重开场。

    这场交流活动全称是“首届两岸大学生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训练营”,包括成功大学在内的台湾五所高校和大陆两所高校的四十多名大学生齐聚西子湖畔,国家教育部还将此次活动作为2016年两岸高校重点交流活动。

    作为这场大学生交流活动的共同策划者的我来说,第一次亲身体验到推动两岸交流是件多么艰辛却又弥足珍贵的经历。

    从福清回到福州的当晚,我打电话给了时任浙江大学新闻办主任的单泠老师,向她转达了宣先生的意愿。单泠二话不说,第二天就给我传来了一份两岸大学生交流活动的预设方案,并邀我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第三天,我完成方案草稿后,写信向宣先生做了汇报。宣先生即刻指示福清厂的干部与我面商活动方案可行性以及所需资金情况。

    经过几个回合的密切磋商和方案修正,2015年12月30日,宣先生在处理庞杂的国际商务间隙,不忘亲书一封长信给我,信中他对我如是说道:

    “非常感謝您的熱心幫忙聯繫浙江大學相關部門,提出了「海峽兩岸大學科學傳播能力提升訓練營」計劃書。這對兩岸高校人才的交流,科學傳播能力提升,應將會有實質的效果。”

    “我目前在國外出差,將由集團李能松副總裁與人力資源同仁於下週二(1月5日)前往浙大拜訪,對執行細節進行討論。我也將邀約台灣企業共襄盛舉,一起築起海峽兩岸高校科學傳播的平台。謝謝您下週將一起參與浙大的討論,相信您將會給我們許多寶貴的意見,讓此計畫如期落實。”

    “希望兩岸高校人才在科學交流與合作上更快速發展,熟悉彼此科學能力的成長,鏈接起產學科研能量,得使海峽兩岸協力共進,共同為推展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做出貢獻……”

    2016年1月5日,冠捷集团的代表如约从台北乘机先赴上海再驱车直奔杭州,在单泠和我的陪同下,对浙大进行首访。李能松副总裁临别时,竟不知何因将跟随他多年的心爱眼镜遗失在了杭城,李副总裁幽默地说:“这表明,我还会再来杭州的。”六个月后,李副总裁再次代表宣先生来到杭州参加了“首届两岸大学生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训练营”闭幕式。

    2016年9月下旬,宣先生由海外出差返回厦门,他邀我赴厦一叙。期间,恰逢闽台疆三地小学生聚首厦门开展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年度交流活动。

    在厦门,晚上餐叙之前,宣先生不顾国际长途飞行的疲惫,专门抽出一个小时听取和观看了浙大精心制作的活动纪录片。宣先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异常认真,不时向厦门厂的台湾高管们说:“这都是小来的功劳。”

    我也实在不敢揽功,连连摆手,说道:“这里头全是宣总裁心系两岸融合的大德,和浙大单老师克服万难的苦心!我只是一名跟班的小学生。”

“美味情缘”伴随“海峡梦”

500

    生活中,宣先生是一位热爱美食的绅士。记得,在厦门餐叙时,宣先生邀我与美疆基金会王理事长分坐于他的左右。厦门厂后勤大食堂的主厨为我们精心烹饪了十几道美食。彬彬有礼的王理事长对一道由板栗烹制的佳肴赞不绝口。当时,我不知是吃错了什么药,竟不顾做客之道,冲着宣先生直言:“今天的板栗味道还不够,要是换作用北方的油栗烹饪,可能会有更好的味道。”

    我话音未落,四座皆惊,宣先生却淡定从容,面带微笑,似有点头赞许之意。他眨了眨带电的双眼,笑呵呵地对我说:“小来对美食一番见解颇有心得,平时在家有做菜吧。”

    “我不仅有做,而且还做得不错哦。”我得意洋洋地说。听我如此自信,宣先生眼中有了期待的目光。

    于是,我滔滔不绝地介绍了一款老少皆宜的藕泥猪肉饼。不曾想,宣先生听得十分认真,当场叫来大厨向我请教制作方法。现在仔细回想,那藕泥猪肉饼对宣先生来说,应是代表着江南的故乡滋味吧。

    餐后,我返还酒店,意外地接到了厦门厂总经理的来电,他说宣总裁命他带一本书给我。此书正是陈乃智先生所著,名曰《舌尖上的冠捷》。书中记录了陈乃智先生“夫唱妇随”,在大陆北京、武汉、厦门、青岛、北海、福清等六大工厂,上海、台北两大总部基地,及欧美六大工厂的员工食堂,就地取材,统领后厨,自主创办上千道料理,不仅抓住了爱厂如家的宣总裁的胃,更以美味温暖了数以万计冠捷人的心。

    陈乃智先生在书中回忆了当初开办工厂食堂的初衷,“冠捷福清开厂时,员工只有数百人,伙食本来就是外包的,但外包商时有偷工减料,很不理想,亦非长久之计。只好土法炼钢,自己带着几位厨师一起摸索,其中还经历蹲在地上烧煤球的过程”;“福清厂量产到第一百万台显示器时,外子还和我一起下厨慰劳所有工作伙伴。”

    宣先生如是评价夫人开办的食堂事业,“像在协助我将冠捷工厂办得像50年代的‘人民公社’,让大家过着吃得饱、吃得好、有屋住的幸福日子”。

    长年在美国看顾两个在学子女的陈乃智先生,特别提及一段与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过往经历,“偶尔返福清,习书记还特地地请我们夫妇吃便饭。没有鱼翅、鲍鱼,但是有情有义。目前他雷厉风行地反腐败、反奢侈,回想起来,这就是他一贯的作风。”

    宣先生带领冠捷迈向国际化的征程中,始终不忘擘画和实践力促两岸产业与同胞融合的海峡梦。而在我等晚辈看来,总裁夫妇二人正是以“美味情缘”一路陪伴了“海峡梦”。

    如今,宣先生已年逾古稀,却依然昂首在梦想的路上,他也一以贯之地认为,“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宣先生的海峡梦是伟大中国梦的一角。

    2018年初,宣先生得知我暂别职场返回浙江老家照料老父老母,他远在海外修书一封,特别对我加以鼓励。

    在信中,宣先生如是说: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收到您的新春問候也得知您返鄉善盡孝道,很好。”

    “如有機會,我們再行相聚。”

    “在此新春之際,我也祝福你們全家平安  家庭美滿  萬事如意 !”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