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展现灵活:两岸同属一中 一中不等于“PRC”
大陆展现灵活:两岸同属一中 一中不等于“PRC”
2009-12-5 14:20 台海网
http://m.taihainet.com/news/twnews/bilateral/2009-12-05/478247.html
台湾货轮挂五星红旗闯进基隆港。
台海网12月5日讯 12月1日下午,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再度赴台,出席一场讨论台湾国际空间的座谈会。和上次不同,吴建民此次是陪夫人施燕华来台,施燕华兄长施良骏及嫂谢球是通讯专家,应李国鼎基金会邀请来台。当了五十年外交官的吴建民,对两岸变化显然感受很深,直呼两岸坐下来谈,没什么事不能解决。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温文尔雅的吴建民年届70,但脸上看不出一丝皱纹,与谈时微笑注视对方,十足展现职业外交官素养。看得出吴建民与夫人伉俪情深,两个半小时座谈,吴建民不时侧身察看,担心夫人劳累。1968年结婚至今,夫唱妇随经历大半地球,至今总算首度携手游台。
吴建民指坐下来没什么不能谈
20天前,感慨“两岸外交同行坐在一起了不起”的吴建民,本周二再度与台湾前“外长”程建人、前驻梵蒂冈“代表”戴瑞明面对面。参加座谈的还包括“外交部”现任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委黄奎博、中山大学教授周世雄,及主持座谈的台大教授张亚中。
吴建民听完身兼“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介绍学会论述后说,“(上月)十三号我第一次来台前,对两岸议题并不熟悉。”他承认,即使“统合学会”观点如“CHINA=PRC+ROC”、“一中三宪”等,“大陆方面听起来很敏感,会担心是不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但很多事是渐进发展,两岸完全可就这方面问题多探讨。”
说起过去外交战场的“零和”,两岸卸任大使都很感慨。吴建民1971年随当时外长乔冠华所率六十人团前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戴瑞明当时也是台湾“外交部”驻纽约三秘。戴笑说,“你们一来,我们就退席抗议!”
程建人则认为,最重要是建立互信。他说,trust很重要,包含宽容(Tolerance)、尊重(Respectable)、理解(Understanding)及同情(Sympathy)。“台独不是没原因,大陆要了解台湾发展史,更重要的是如何争取民意;大陆实施对台政策,应把它当作象是在台湾竞选,能得到民心才有效。”
人民币登台,五星红旗跃上台湾银行看板。
大陆对台政策需争取台湾民意
吴建民强调“中国中心的崛起”,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被边缘化,“但现在一下子快速成为中心点,连我们外交官都感到意外”。他说,这是种中华民族的荣耀感,“台湾同胞应多理解这一趋势和变化。”
吴建民说,马英九是有智能有能量的人,“应多让台湾民众了解这项变化,了解中国和过去不同。”尽管如此,张亚中强调,外交要大开大合,尤其对待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不能给人是你赐给我的感觉。”
他说,“一年多来,大陆实施上百项惠台措施,但很多民众认为是‘贿台’,因为你就是统战嘛!”张亚中指,要政治对话就必须思考“一中”如何定位。
黄奎博认为,台湾用“Chinese Taipei”是不得已,但这名称对大陆也不利,因为久而久之,“ROC”在台湾民众记忆会褪色。他认为大陆应考虑台湾使用ROC参与国际组织。此外,大陆不应封杀台湾加入NGO组织。
吴建民说,他任职日内瓦期间曾向北京写报告,“大陆对NGO了解需要过程,过去一直认为西方有心人士用NGO搞颠覆。现在了解good governance也需要NGO。”吴建民认为,在国际上,台湾如能回到“国统纲领”表述,未来国际空间会更宽广。
他说,中国讲渐进是有道理的。“1971年联大会议决定PRC代表全中国,这当时已获国际认同。但现在,大陆‘新三句’说,两岸同属一中,这表示PRC不等于一中,这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
吴建民虽未对“主权共享”、“两岸分治”表示意见,但他强调,两岸持续沟通,很多事才能化解,问题才能解决。
2009-12-5 14:20 台海网
http://m.taihainet.com/news/twnews/bilateral/2009-12-05/478247.html
台湾货轮挂五星红旗闯进基隆港。
台海网12月5日讯 12月1日下午,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再度赴台,出席一场讨论台湾国际空间的座谈会。和上次不同,吴建民此次是陪夫人施燕华来台,施燕华兄长施良骏及嫂谢球是通讯专家,应李国鼎基金会邀请来台。当了五十年外交官的吴建民,对两岸变化显然感受很深,直呼两岸坐下来谈,没什么事不能解决。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温文尔雅的吴建民年届70,但脸上看不出一丝皱纹,与谈时微笑注视对方,十足展现职业外交官素养。看得出吴建民与夫人伉俪情深,两个半小时座谈,吴建民不时侧身察看,担心夫人劳累。1968年结婚至今,夫唱妇随经历大半地球,至今总算首度携手游台。
吴建民指坐下来没什么不能谈
20天前,感慨“两岸外交同行坐在一起了不起”的吴建民,本周二再度与台湾前“外长”程建人、前驻梵蒂冈“代表”戴瑞明面对面。参加座谈的还包括“外交部”现任政策设计委员会主委黄奎博、中山大学教授周世雄,及主持座谈的台大教授张亚中。
吴建民听完身兼“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介绍学会论述后说,“(上月)十三号我第一次来台前,对两岸议题并不熟悉。”他承认,即使“统合学会”观点如“CHINA=PRC+ROC”、“一中三宪”等,“大陆方面听起来很敏感,会担心是不是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但很多事是渐进发展,两岸完全可就这方面问题多探讨。”
说起过去外交战场的“零和”,两岸卸任大使都很感慨。吴建民1971年随当时外长乔冠华所率六十人团前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戴瑞明当时也是台湾“外交部”驻纽约三秘。戴笑说,“你们一来,我们就退席抗议!”
程建人则认为,最重要是建立互信。他说,trust很重要,包含宽容(Tolerance)、尊重(Respectable)、理解(Understanding)及同情(Sympathy)。“台独不是没原因,大陆要了解台湾发展史,更重要的是如何争取民意;大陆实施对台政策,应把它当作象是在台湾竞选,能得到民心才有效。”
人民币登台,五星红旗跃上台湾银行看板。
大陆对台政策需争取台湾民意
吴建民强调“中国中心的崛起”,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后被边缘化,“但现在一下子快速成为中心点,连我们外交官都感到意外”。他说,这是种中华民族的荣耀感,“台湾同胞应多理解这一趋势和变化。”
吴建民说,马英九是有智能有能量的人,“应多让台湾民众了解这项变化,了解中国和过去不同。”尽管如此,张亚中强调,外交要大开大合,尤其对待台湾参与国际空间,“不能给人是你赐给我的感觉。”
他说,“一年多来,大陆实施上百项惠台措施,但很多民众认为是‘贿台’,因为你就是统战嘛!”张亚中指,要政治对话就必须思考“一中”如何定位。
黄奎博认为,台湾用“Chinese Taipei”是不得已,但这名称对大陆也不利,因为久而久之,“ROC”在台湾民众记忆会褪色。他认为大陆应考虑台湾使用ROC参与国际组织。此外,大陆不应封杀台湾加入NGO组织。
吴建民说,他任职日内瓦期间曾向北京写报告,“大陆对NGO了解需要过程,过去一直认为西方有心人士用NGO搞颠覆。现在了解good governance也需要NGO。”吴建民认为,在国际上,台湾如能回到“国统纲领”表述,未来国际空间会更宽广。
他说,中国讲渐进是有道理的。“1971年联大会议决定PRC代表全中国,这当时已获国际认同。但现在,大陆‘新三句’说,两岸同属一中,这表示PRC不等于一中,这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
吴建民虽未对“主权共享”、“两岸分治”表示意见,但他强调,两岸持续沟通,很多事才能化解,问题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