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航线的复杂性(二)
文 | 李瀚明一李及李
昨天早上到香港以后,手机就在不断地跳信息。为了宣传旅讯数据 GlobalTravelData.com(我们和环球旅讯的合资公司,负责整理各种各样旅行行业的数据)的新产品,之前我在接受 Ralph 采访的时候,就当前中日航班的取消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没想到的是大家对这个数字很感兴趣(我估计是这个数字是当前中日关系最量化的反映),以至于我看到这个消息从香港出口转内销回到内地,然后又传到美国、法国、英国、韩国,地球绕了一圈,最后传到了日本。甚至有敬业的记者老师,打电话到我们的办事处,询问我的名字的正确写法。
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在这里对所有记者老师深表感谢——你们以你们的专业问题和敬业精神,捍卫了公众的知情权。如果有任何需要,请和我们的媒体部门(media@hanming.li)联系。
言归正传。这几天我和同事继续分头和客户们讨论中日航线的情况。由于中日旅游的复杂性,很难用一句话完整解析中日旅游的全貌。
中日旅游的复杂性在于,赴日游客和赴日游客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以最明确的因素——所持签证举例。
日本对华发行的旅游签证,主要分为三种(单次 15/30 天、三年多次 30 天、五年多次 90 天,其它如十年长期商务等特殊做法不计)。这三种签证其实有相当大的门槛差异——单次最低,五年多次最高。
因此,单次签证访日游客的心态和五年多次访日游客的心态也不一样——单次签证访日游客很多是首次访日,而五年多次访日游客基本都是“老油条”了。
我们在日本面向访日中国人的抽样调查显示,由于经济实力上的分别,单次签证访日旅客多数在日本乘搭公共交通,并且访问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而五年多次旅客可能很多通过 IDP 等形式在日本租车自驾,或者说使用包车服务,访问很多「小众目的地」。
这使得两者对于日本治安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事实上,自驾的人、坐公交的人、去大城市的人、去小城市的人、住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的人、住民宿的人……大家对日本旅行的安全感受都不一样。
这也就是为什么首次赴日游客取消得多、「深度游」取消得少的原因。
同理,不同城市的取消数量也不一样。东京取消得少,是因为东京商务旅客多、转机旅客多。前者多数有的士或者公司车坐,所去地点单一,有当地人照应;后者更是往往不出机场,直接转机。大阪就反过来,取消得多了——因为完全以游客为主,没有东京那样多元化的客户结构。
因此之前说这次对日本航司的影响不如对中国影响大,这倒也并非虚言——日本航司在中日线上的旅客结构,比中国航司要多样化一些(包括转机去北美的客流和日系企业的商务客流),游客的占比没有那么高。
但无论如何,这都会深刻影响市场。五十万张机票相当于十几个亿,对航空公司的收入而言,还是一笔不小的打击;而伴随着这十几个亿的机票钱,可能是十几个亿的酒店支出、十几个亿的当地支出……这对于日本的入境旅游业而言,也很有压力。



李及李数据分析公司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