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残破成无人区,陇右存良田人口,诸葛亮北伐目标选择的现实考量

【本文来自《北伐失败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行,犯了战略性错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哎。

楼主啊,你完全没有读过《三国志》,完全不懂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

关中地区历经王莽-更始-赤眉大乱,成为一片废墟。汉光武帝建立西汉,已经没办法在长安定居,而只能定居于洛阳。

然后,关中地区迎来了百年羌乱。

董卓西逃后,关中地区又迎来董卓之乱。稍后,关中二十余路军阀混战,最终马腾、韩遂成了关中军阀的盟主。

经历如此多的战乱,关中地区几乎成为废墟,几乎是半个无人区,已经不具备帝王之本。反而,陇右地区因为地势保存的较好,有大量的人口和良田。

这是诸葛亮历次北伐的目标为陇右,而不是攻打关中的根本原因。

魏延的子午奇谋是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一是无后勤的情况下通过早已荒废的子午路到达长安;二是长安无准备,顺利的拿下长安;三是成功的夺取长安辎重,能坚持到后援部队;四是陇右地区不战而降;五是魏国长期不干预,坐视魏延夺取长安,收降陇右。以上五点任务一个出现变故,子午奇谋将全军覆灭。

从军事技术上讲,三国时代缺乏攻城武器,守城方占据更大的优势。

从后勤上讲,刘备战胜夏侯敦后,曹操亲率大军进入汉中。曹操未能取得战争主动权,于是放弃汉中。放弃汉中时,曹操在刘备眼皮底下搬空了整个汉中。汉中就此成为了无人区。诸葛亮北伐时只能从蜀中运粮,后勤极为困难。

从地势上讲,西汉吕后时,汉中地区发生大地震,汉水上游改道,导致蜀中与关中地区的水路断绝,只能陆路运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