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对德国警察来说就已经是新媒体时代了!
在很多方面,甘纳特虽然是二三十年代的人,却显得非常“现代”。他强调犯罪的预防而不是事后侦破,并且很懂得媒体的力量以及严重犯罪对公众的影响,所以他在调查工作中有意识地与媒体合作。早在1920年,柏林市警察局就组建了新闻处,专门负责公关工作,维护警察局与媒体的关系。[1]柏林刑警会通过报纸和无线电广播向公众介绍案情,征求线索。[2]当时柏林有93种报纸,其中《柏林晨报》(Berliner Morgenpost)的发行量超过50万份。[3]
甘纳特再三强调,在追凶的时候要运用“现代广告宣传的手段”,比如要善于利用图像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对于重要的案件,警方甚至用飞机在犯罪现场周边地区撒传单。电影是当时最新潮最时髦的大众传媒,非常受欢迎。1929年柏林有将近400家电影院,可供15万观众同时观影。[4]1930年德国全国有5000家电影院,每天的观影人数多达200万。[5]警方会在电影中场休息的时候播放嫌犯照片和悬赏信息等。[6]

电视在当时还是新鲜玩意儿,电视机尺寸和画质当然都很“感人”,但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不过那时电视机还不可能走进千家万户,一般是在专门的“电视厅”播放,类似于电影院。1938年,在距离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住宅不远的地方,有一名出租车司机遇害。警方一时间毫无线索,甘纳特听从一名年轻刑警的建议,于是有了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通报案情、征询线索的广而告之[7]。
在街头张贴的征求线索的海报往往能够吸引到大量观众。这样的海报往往对案情描写得非常详细和血腥。例如,为了侦破1924年的贝尔塔·利鲍(Berta Liebau)谋杀案,警方在海报上给出了这样详细而露骨的描述:“除了长袜和衬衫之外,死者身体赤裸,衬衫被扯下,露出乳房。衣服被从身上猛力扯下。头部被血浸透,脸上有多处抓伤。可见拳头殴打造成的伤痕。脖子两侧、下巴处均有深深的刀伤。”[8]
甘纳特对媒体也有批评,因为媒体有时为了追求销量和耸人听闻的效果,喜欢刻意渲染和夸大其词,哗众取宠。甘纳特曾写道:“如果是一个工人的衣服被偷了,对他来讲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公众却没什么意思。而凶杀案的头条新闻,如果再用醒目的大标题,就能提升报纸的销量……看看报纸,就会觉得几乎每天都发生凶杀或凶杀未遂,这让人觉得,在近些年里,严重犯罪的数量猛增了……但很可惜,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您可能不会相信,但在所有的死亡调查当中,谋杀只占极小的比例。所谓的非正常死亡,大多是自杀,排第二位的死因是事故,杀人事件只是其中极小的部分。1928年,我们在柏林记录了82起杀人事件,1630起自杀,1146起事故致人死亡,此外还有634起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9]甘纳特对媒体的批评虽然是在二三十年代做出的,但放在今天大概仍然适用。

媒体对犯罪的渲染和哗众取宠式报道,也引起了一些严肃报纸的批评。例如《法兰克福报》认为,这样的报道“唤醒了邪恶的欲望和对残酷行为的快感”。连环杀人狂彼得·屈滕(Peter Kürten)[10]在法庭上说:“是某些垃圾报纸上耸人听闻的报道,把我变成了你们面前的我。”[11]屈滕还强调自己对以英国“开膛手杰克”连环杀人案为原型的小说特别感兴趣,在庭审期间说“开膛手杰克”对他的影响极大。[12]以犯罪为主题的电影也可能产生“教唆”作用。年轻的无赖威廉·韦迪希(Wilhelm Wiedig)和一名同伙在1920年杀害一名年迈的女裁缝,后来说他是从电影《扼杀者》(Der Würgler)当中得到了“灵感”。[13]
不过甘纳特的上司魏斯副局长对这个问题似乎比较放松。看到有些人义愤填膺地斥责报纸对犯罪的报道“败坏了社会道德”,他的回应是:美国、法国和奥地利的犯罪报道比德国的更哗众取宠。[14]
[1] Siemens, Daniel: Metropole und Verbrechen: Die Gerichtsreportage in Berlin, Paris und Chicago 1919 – 1933. Franz Steiner Verlag, 2007. S. 118.
[2] Stürickow, Regina: Kommissar Gennat ermittelt: Die Erfindung der Mordinspektion. Elsengold Verlag, 2016. S. 62.
[3] Elder, Sace. Murder Scenes: Normality, Deviance, and Criminal Violence in Weimar Berl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p. 67.
[4] Mohr, Joachim (Hg): Deutschland in den Goldenen Zwanzigern: Von schillernden Nächten und dunklen Tagen. Penguin Verlag, 2021. S. 21.
[5] Ebd., S. 192.
[6] Stürickow, Regina: Kommissar Gennat ermittelt: Die Erfindung der Mordinspektion. Elsengold Verlag, 2016. S. 62-64.
[7]Stürickow, Regina: Morde im braunen Berlin: Eine Kriminalitätsgeschichte. 1933 – 1945. Elsengold Verlag, 2019. S. 51.
[8] Elder, Sace. Murder Scenes: Normality, Deviance, and Criminal Violence in Weimar Berl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p. 64.
[9] Stürickow, Regina: Kommissar Gennat ermittelt: Die Erfindung der Mordinspektion. Elsengold Verlag, 2016. S. 150-S.151.
[10]详见本书第三部第三十章“杜塞尔多夫吸血鬼”。
[11] Evans, Richard J.Rituals of Retribution: Capital Punishment in Germany, 1600-1987. Penguin, 1997, p. 539.
[12] Tatar, Maria. Lustmord: Sexual Murder in Weimar German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48.
[13] Elder, Sace. Murder Scenes: Normality, Deviance, and Criminal Violence in Weimar Berli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0, p.35.
[14] Liang, Hsi-Huey: Die Berliner Polizei in der Weimarer Republik. Übersetzt von Brigitte Behn und Wolfgang Behn. De Gruyter, 2013. S. 130.



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