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汉字经历过两次重大的生存危机
【本文由“星辰大海路上的腹黑兔”推荐,来自《为什么中国能够崛起?来看看中文背后的独特优势》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百年来,汉字经历过两次重大的生存危机。一是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五十年,清末的改革家和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师”们,认为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汉语的落后,钱玄同胡适鲁迅陈独秀掀起一股汉语拉丁化的改革风暴,1935年12月,鲁迅、郭沫若、陶行知等688位知名人士共同发表《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表示支持汉字拉丁化运动。这真是“字非罪而天下罪之”,赵元任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施氏食狮史》来反驳,后来在建国之后吴玉章仍然提出建议,后来毛主席决定由汉字简化加拼音的方案代替后告一段落;二是改革开放初期,汉字在计算机输入上被诟病,汉语字母化又阴风再起,幸得天佑中华,王永民发明了五笔输入法,与拼音输入法相比毫不逊色,这才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