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烟雨迷城”《廊桥地板高度必须比机舱地板低20cm左右》
在郑智化深圳机场登机事件中,深圳机场公告里提到:“由于在旅客上机和货物装载的过程中,飞机会出现上下移动,为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根据安全操作规范,登机车与飞机舱门需保持20cm的高度差,由此给轮椅旅客进入客舱带来不便。最终,在1名航司地服人员和1名机组人员协助下,郑先生通过登机车安全进入客舱。”
这个公告里提到的“安全操作规范”,能检索到的官方文件中,没有查询到任何“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的可升降接机平台必须与机舱地板保持20cm高度差”的相关规定,
观网有自称业内人士张仲麟,出来”澄清’,解释升降车平台必须比舱地板低 20 厘米的原因
但中国民航局网站查询到的《运输机场旅客航站区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指南》,以及《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安全靠机技术要求》---这里面应该涵盖了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安全靠机全部的技术要求,均无此规定。具体分析可看:最早流出的郑智化登机视频是被加速,被裁减过的
有位“烟雨迷城”,抛出一个文档截图,上面标示的是,“东航云南有限公司”,截图中显示的是“廊桥操作作业指导书”

先谈谈逻辑问题:
就这么个截图,说是内部“作业指导书”就是了?这有什么证据效力?
还有,登机车(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的可升降接机平台)和廊桥是一回事?
就算这个文档是真的,再来谈谈语文问题。
这个文档最重要的是第8条和第9条:
8,廊桥操作人员将轮架调整至适当角度,然后缓推手柄将接机口平台靠上飞机舱门,直至前端接机口保护橡胶管距飞机5cm时,停止操纵手柄(禁止接机口活动地板接触飞机),在接机口活动地板与飞机距0.8米以外时调整好接机口地板与飞机舱门下门框线上下平行高度.接机口活动地板保证比飞机舱门下门框线低10-20cm左右(波音飞机低10cm,空客飞机低20cm左右).
9,廊桥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后将操作模式转换为“自动调平”服务。在操作模式处将钥匙右旋至“自动”,廊桥自动调平臂伸出,遮蓬自动伸出并与飞机接触。
“烟雨迷城”把第8条划线,然后截图贴出来,然后得出结论:廊桥地板高度必须比机舱地板低20cm左右
一帮人纷纷点赞,喜大普奔,有人专门到我帖子下转发“隔壁已经发了规定高度差的文件了”
喂喂喂,你们只看第8条,不看第9条的吗?
按照你们对““廊桥操作作业指导书””的阅读理解,别说轮椅旅客,普通人用廊桥登机也全都有20cm的高度差了?
第8条说的是人工操作靠机过程,留出高度差,目的是为了防止碰撞飞机。
接下来还有第9条呢, “自动调平”是现代廊桥的核心功能之一, 廊桥为避免碰撞,初始故意停在比舱门低 10-20cm 的位置,然后 “自动调平”启动,廊桥连接端(接机口)配备有高精度传感器,当操作员将模式转换为“自动”后,廊桥的液压系统、调平臂开始工作,最后“遮蓬自动伸出并与飞机接触”, 廊桥地板会自动升起,与飞机舱门地板平齐,并且在飞机微动时,廊桥也会跟着上下微动,保持平齐状态,廊桥和飞机是一种柔性、密封的状态。
廊桥用于普通旅客大流量、快速通行。初始对接有安全距离,但最终必须自动调平至平齐,确保无障碍通行。
登机车专门用于行动不便(残疾)旅客登机。其设计和操作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无障碍平移。平台必须与机舱地板平齐,或通过坡道实现平稳过渡。
如果你们上去操作,是否就按照自己的这种阅读理解操作,接下来还拿出“作业指导书”,按照自己的语文能力,还特有理?
你们最需要启蒙的,一个是逻辑,一个是语文,否则连现代设备的作业指导书都读不懂,和文盲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