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越简单,学生的负担越重

【本文由“大水风”推荐,来自《作为985高校的教师,现在的情况是中学卷得太凶,把很多学生卷到都对学习恶心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种论调已经反复出现了,但是这么多年难道不是越减负,负担越重吗?就没有想想为什么吗?此类论调全部建立在一个忽悠人的假设上:越难,学生负担越重,太卷了,我们要降低难度。事实上这个假设根本就不成立。事实上很可能是越简单,学生的负担越重。不妨往最极端的角度思考一下:假设高考的内容就是给你120分钟,让你默写公式,120分钟内默写出来的公式越多。那么结果是什么?是最顶级的学生也有可能去专科,最差的学生也有可能上清北。所以学生们只能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反复练习默写公式,练习3年默写公式,把公式默写到滚瓜烂熟。

现在大学生学习兴趣低是个事实。但是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恰恰是高考缺乏区分度。就以我所在的理工科看,一些对数学物理根本没有兴趣、没有能力的学生,靠着玩命卷,加上语文英语的一点分数优势就能够进入顶尖大学的理工专业。假如说把微积分和抽象代数纳入高考数学内容,那么没有能力学好这些学科的人就自主放弃了。那就自然没有那么卷了。而且更加公平,因为农村里的学生只要有这个天赋,他就能够超过城市里具有优越训练条件的学生。因为微积分和抽象代数不是靠卷就能卷出来的。当然必须要做的就是教材要回到上世纪那种学生在无需辅导资料的情况下也能自学的设计,而不是现在这样花花绿绿零零散散的。

往深层说,实际上教育资源不存在不充足,不管教育资源多充足,筛选本质上就是在分流。因为学生的兴趣、天赋各有所长,所以教育本来就需要把具有相似兴趣和能力特点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这就是教育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说制造出充足的教育资源,专科生我也能讲卓里奇的数学分析,科斯特利金的代数学。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同样给清北选拔出来的数理尖子生搞马拉松训练,搞足球训练,让他们学梅西,这也是不可能的。

卷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投机,他利用试卷不能精细区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深度的缺点,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对细心、记忆的重复训练而不是去理解知识上,就和利用交易系统漏洞牟利一样,是利用选拔系统漏洞牟利。怎样不卷?那问题的关键无非两方面,第一个是提升再分配公平,降低投机的收益。清北学生真的比其他学生高人一等吗?这个有必要破除。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一行最优秀的人都应该获得应有的收入和待遇。第二个是提升分流的精准性,真正考察到那些有难度、需要理解深度的点,减少投机的空间。应该鼓励偏科,偏科实际上是一种诚实,忠实于自己的兴趣。比如说计算机专业录取过程中就应该重点比较数学、物理这两门课。但是如果是学文学的,那么数学只需要及格就可以了,没必要比分数。不一定要按照总分录取。每一门课也不一定是一张卷子考所有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报考意向分几张难度不同的卷子,这样才能提高考试的区分度,提高分流的精准性。只有这两者结合,才能够降低人们投机的动力。那自然就不卷了。一味降低考试难度,实际上是加大投机空间,同时投机收益维持不变,那么大家的投机动力只会进一步提升。如果高考难度降低到微积分玩命学4年也考不及格的人都能靠卷考上清华计算机系,那不得卷死人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