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谁家孩子汉语言专业毕业,找不上工作回家啃老,跟张雪峰又有什么关系?

【本文由“美国霸权必将被打倒”推荐,来自《对张雪峰复播的报道,见证了新闻学魅力时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东海野人
  • 给排水专业出身的张雪峰,能在新闻舆论方面呼风唤雨,恰恰证明的新闻学专业的无用。

不是新闻学专业无用,而是搞新闻的人无用。

中国舆论场之所以被外国舆论牵着走,甚至于成为外国资本的代言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事新闻媒体业务的群体里,很少,甚至是没有理工科生。

别看我是文科出身,我在这个问题上是站理工科的。

所谓新闻媒体业务,在过去用老话讲叫:宣传口。

文理科专业出身不同,映射到宣传口的最大差别就是:具体到某个问题,理工科从来不像文科生那么想当然。

比如汽车工业。

文科生的宣传口径之下就是,我国汽车燃油发动机技术不行,外国车企卡技术专利。

但实际情况是,真正卡技术专利的是变速箱而非发动机。

好莱坞大片把改装车拍的又酷炫又骚包,但真实的情况是,全球千千万万改装厂和改装工作室,几乎寥寥能够被汽车厂商“招安”,甚至连合作加盟都做不到。

为啥?因为你手搓的,永远达不到工业化量产的合格标准。

还记得当年沈飞生产歼-6时,著名的那句“同一批次零件不通用”的笑话么?

搁文科生这里,沈飞师傅手搓飞机零件,就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典范;

搁理工科生这里,沈飞师傅手搓飞机零件,只能算作“违反生产工艺,擅改生产标准”的实例。

但是,不是有据老话讲:是个人都爱听好听的么?

文科生搞宣传,又励志又鼓舞又夸赞,多好听?

至于飞机上天是否解体,飞行员安全不安全,跟他们又没关系,不是吗?

扯回张雪峰,他复播的那一段经典:“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也是用文科生的宣传手法来宣传文科专业吗?

又励志又鼓舞又夸赞,好听吧?

至于谁家孩子汉语言专业毕业,找不上工作回家啃老,跟张雪峰又有什么关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