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烂尾”单,中国接了,新西兰这波终于选对了!
作者 | 薄荷蛙
一个好消息,有点猝不及防。
10月17日,据央视新闻转引新西兰《邮报》消息,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14日证实,新西兰政府已将建造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以取代此前被取消的由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承建的 iReX项目。
韩国船厂把好事办砸了
2018年,因为面临着库克海峡渡轮平均 28 年船龄、故障频发的困境,新西兰国营铁路公司 KiwiRail 启动了iReX 项目,计划建造两艘大型铁路渡轮替换老旧船队,并配套升级港口基础设施。2021年,经过国际招标,新西兰方面将该项目交给了韩国现代尾浦造船厂,当时预算定为14.5亿新西兰元。
2023年12月,新西兰新政府上台后发现,项目总成本已飙升至40亿新西兰元,翻了快3倍。财政部长气得直骂前任,只想着买新船,压根没算港口改造要花多少钱。更关键的是,韩国船厂的固定报价未包含后期调整弹性,随着渡轮设计标准提升,额外成本全部由新西兰方承担,形成 “被动买单” 局面。
不止是资金的原因,从2021年合同签订到2023年项目被叫停,这两年间韩国船厂未实质性开工,却已收取7800万新西兰元分期付款。原计划2024年就能交货的船,到解约时连个明确的开工时间都没有。
气得不行的新西兰还是咬咬牙认栽了,给了韩国船厂 1.44 亿解约金,彻底终止合作。也就是说,算下来,这项目总共砸了 6.71 亿新西兰元,却连个船壳子都没见着,成了“烂尾”。
订单易主选中中国
新西兰渡轮 “阿拉泰雷号” 已因26年船龄退役拆解,现有船队故障频发,2024年7月,库克海峡渡轮再次停摆的事件,让新西兰对交付效率的需求迫在眉睫。新西兰在全球找新船厂,最后把订单给了中国船舶集团的广船国际。
这可不是随便选的,背后全是实力:中国造船便宜又好。
公布上述消息时,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直白表示,“广船国际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印证了我们对务实渡轮更新计划的高度信心。”
中国造船业的口碑有多好?全球18种主要船型里,14种中国订单都是第一。中国有完整的造船供应链,从船用钢板到发动机,不用找国外供应商,既能压价又不怕断货。不像韩国,一点设计改动就要加钱,新西兰根本耗不起。更关键的是,中国船厂给明确排期,能和新西兰的港口改造同步推进,不会像韩国那样拖拖拉拉。这种 “你说到我就能做到” 的靠谱,比啥都管用。
这事儿影响太大了
新西兰换船厂看似是个商业决定,实则折射出全球造船业权力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务实主义在国际合作中的回归。
以前韩国靠高端船型占优势,现在中国在技术、速度、成本上全面领先,韩国的全球份额从十年前的40%跌到了20%,再不改就真跟不上了。新西兰宁可承担损失也要换掉韩国,说明不管啥联盟,“能办事、少花钱” 才是硬道理。未来会有更多国家像新西兰这样,不看政治标签,只选实在的合作伙伴。
等到2029年中国造的渡轮在库克海峡下水时,会证明,制造业的话语权从来都是靠实力拼出来的。能干活的,总会有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