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福鹿家,蜜雪冰城“勇闯天涯”?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一、二线城市的白领都很懂得享受生活,早晨一杯咖啡醒脑,中午手拿奶茶体验碳水快乐,晚上饮几口小酒释放压力。每天不喝点什么,似乎生活索然乏味。得益于年轻人超前的消费观,饮品市场生机勃勃,涌现了诸多商机。
本月1日,有“雪王”之称的蜜雪冰城发布公告,以2.856亿元增资知名连锁现打鲜啤品牌福鹿家,并以1120万元收购其2%股份。交易完成后蜜雪冰城持有福鹿家53%股份,后者正式成为蜜雪冰城非全资附属公司,纳入并表范围。
该消息一经发布,“雪王”卖酒的话题瞬间登上了媒体热搜。作为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蜜雪冰城近两年投资动作频繁,做炸鸡、卖咖啡,可谓是花活不断。如今又要进军啤酒赛道,不务正业的背后说明蜜雪冰城还在寻找新故事。
奶茶的成长焦虑
8月27日蜜雪冰城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148.75亿元,同比增长39.3%;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上涨44.1%。在六家上市新茶饮公司中,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都排名第一,而且是唯一一家营收破百亿的企业。
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业绩,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功不可没。从西藏最西部的噶尔县城,到东海上的嵊泗岛,这些极度偏远的地区都能看到蜜雪冰城的身影。毫不夸张地说,在国内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蜜雪冰城。
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冰城全球门店53014家。这是什么概念呢?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沪上阿姨、奈雪的茶、喜茶、书亦烧仙草七大品牌加起来,门店数量还不如“雪王”一家多。
换句话说,蜜雪冰城能跑赢其他品牌的关键在于恐怖的覆盖能力。同样是连锁加盟,别的品牌为什么做不到如此规模?这就引出了蜜雪冰城的另一个杀手锏:低价。从2000年成立至今,其销售的主流奶茶产品售价一直控制在10元以内。
即使在2015年之后,国内消费升级,各大品牌纷纷向上冲高,蜜雪冰城依旧在向下深耕低价市场。2元一个甜筒,4元一杯柠檬水的蜜雪冰城在行业里显得格格不入。
执行低价策略自然也不被投资者看好,毕竟只有高大上才能讲出好故事,让人充满无限遐想。不过俗话说,低价永远是最好的营销策略。虽然一开始年轻人认为蜜雪冰城又土又low,但终究抵不过性价比的诱惑。
尤其随着茶饮泡沫褪去,经济下行的到来,很多知名品牌都在苦苦坚持,蜜雪冰城反倒是凭借亲民形象跑出了速度。今年3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新茶饮第三股”。只是尽管登上了资本舞台,很多人对其未来还是充满了担忧。
一方面国内茶饮市场增速放缓,下沉市场已经让蜜雪冰城开发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古茗、茶百道等品牌放下姿态,集体杀入9.9元低价区。今年外卖大战的1元奶茶,更是严重挤压了蜜雪冰城的空间。种种不利影响已经从数据上体现出来。
例如上半年蜜雪冰城闭店数量1187家,相较去年同期多了388家。为了应对外部冲击,今年6月蜜雪冰城调整加盟政策,提高新店选址门槛,加大区域保护距离。此举被外界认为有意放缓扩张步伐,然而优化门店还不能让蜜雪冰城再次快速跑起来。
咖啡的上山下乡
当赛道越来越火爆,内卷就成了主旋律。目前新茶饮虽然告别了野蛮生长,但价格战、营销战依旧在持续。况且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只要开店就能挣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为了挣脱发展束缚,各大品牌都绞尽了脑汁。
2017年蜜雪冰城孵化了幸运咖,正式开启咖啡跨界之旅。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双管齐下。很多企业在面临成长瓶颈时,都会选择开辟新赛道,幸运咖无疑就是蜜雪冰城的第二曲线。
据幸运咖官网披露,截至2025年8月门店数量突破8000家,今年初还定下了年内实现万店的目标。如果按门店规模排名,幸运咖已经超越星巴克,成为仅次于瑞幸、库迪的全国第三大咖啡连锁品牌。
从开店数据上看,幸运咖的扩张速度非常疯狂。2023年门店数量才迈过3000门槛,不到两年时间就激增了5000多家。那么跑出规模的幸运咖能给蜜雪冰城带来新希望吗?答案可能并不乐观。
咖啡和茶饮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二者的消费主力军都是年轻人;但也有本质的不同,比如咖啡作为舶来品,受众人群的广度不及中式奶茶。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兴咖啡品牌是怎么做的呢?那就是降价,将咖啡平民化,只有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咖啡连锁品牌才会有出路,这也是为何大打价格战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幸运咖,早期给自己的定位是新潮精品咖啡品牌,开设在商圈、办公楼周边,售价在8-15元区间。这个价格相比星巴克确实便宜不少,但是和瑞幸、库迪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
2019年蜜雪冰城全资控股后,幸运咖经营策略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复刻蜜雪冰城“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推崇极致性价比,这才有了现在5.9元一杯的幸运咖。
背靠蜜雪冰城强大的供应链实力,幸运咖可以将价格战打到底。不过幸运咖目前面临的不是价格问题,而是市场焦虑。瑞幸、库迪的主战场为一、二线城市,幸运咖则聚焦三、四线城市。显而易见,县城对现制咖啡的接受度肯定不如大城市高。
想要征服县城年轻人,幸运咖就必须去“教育”市场,这是一个非常耗费精力和时间的过程。所以当跑出规模后,幸运咖在今年调整了战略方向,开始向一、二线城市进军。
不过俗话说“下坡容易上坡难”,进城不仅要直面库迪瑞幸,还要面临成本压力。与此同时,星巴克们开始下乡,幸运咖能否守住大本营还是个问题。
啤酒的新潮碰撞
小众基因、低价内卷,让现制咖啡遭遇着和茶饮相似的窘境。聪明绝顶的“雪王”当然还有第三手准备,早在2022年网络上就传出蜜雪冰城和河南芙鹿家便利店,也就是现在的福鹿家展开合作,一起勇闯精酿啤酒市场。
随后蜜雪冰城针对此事发表声明,福鹿家与自身没有任何股权关系,和蜜雪冰城品牌也无瓜葛。尽管矢口否认,但私底下福鹿家可是一直绑定蜜雪冰城在宣传。况且极具特色的门头形象,一眼便知和“雪王”一脉相承。
果不其然,今年二者终于牵手成功。那么蜜雪冰城看上福鹿家哪一点了呢?首先从战略角度分析,目前蜜雪冰城手握茶饮和咖啡,有了啤酒这张牌,正好组成王炸,打造全天候的饮品帝国,拉长产业生命周期。
其次福鹿家的品牌文化、产品卖点和蜜雪冰城非常契合,都是为年轻人服务,双方联合容易产生1+1>2的效果;最后在消费升级之下,主打新鲜口感的精酿啤酒迎来爆发,此时正是入局的最佳时机。
这样看来收购福鹿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其实并不全是。鲜啤和普通啤酒最大的不同在于保质期。超市随处可见的“大绿瓶”被网友们习惯称为工业啤酒,保质期在180天到一年之间。
而福鹿家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鲜啤酒”的品牌,售卖的啤酒保质期通常在3~7天。目前福鹿家门店已经超过1000家,不过主要集中在河南周边省份和东南三省。如果要抢占全国市场,首先要解决产能和冷链问题。
今年9月福鹿家年产5万吨精酿啤酒项目第二次环评已经公示。蜜雪冰城又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和仓储能力,正好替福鹿家排忧解难。从资源和动作上,二者确实完美互补。只是商业市场风云变幻,等项目建成精酿啤酒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谁也说不准。
再者蜜雪冰城确实有完善的运输体系,但直到2021年冻品元素上线后才加大了冷链建设。福鹿家的到来无疑是对其冷链能力的一次大考。即使解决了上述两个难题,征服市场还要靠产品说话。
和其他精酿品牌不同,福鹿家依旧延续了蜜雪冰城的超高性价比,1L鲜啤仅需5.9元,主打一个量大管饱。在产品上酒精度数更低,包装和口味带有明显的茶饮基因。
低价可以快速打开市场,网红风格能够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只是和传统精酿相比,强调个性、有些标新立异的福鹿家能叩开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钱包吗?
结语
奶茶的甜蜜、咖啡的醇香、鲜啤的清爽,都是年轻人的最爱。蜜雪冰城一口气拿下这三个品类,无疑将Z世代轻松拿捏。多元化扩张,蜜雪冰城的目的无非是想在现饮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多元化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生态融合。在奶茶、咖啡、鲜啤三大赛道上,蜜雪冰城都是在用低价这套万能公式去解题。虽然饮品市场大相径庭,但差异化的融合才能让蜜雪冰城勇闯天涯。
【天眼查显示】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家以从事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36000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0204.08万元人民币,并已于2025年完成了IPO上市,交易金额34.55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