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友食品前董秘三个月闪辞再换:持续更迭背后,山姆依赖症与理财热
《港湾商业观察》萧秀妮
上任仅三个月,又一位董秘仓促离场。回溯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友食品,603697.SH)自2019年5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的董秘岗位变动情况,首任董秘2021年离职,任期约2年;第二任董秘2023年离任,任期约2年;第三任董秘2025年6月离职,任期不足2年;而到了第四任董秘肖传志2025年6月上任,9月离职,任期仅3个月。
经统计,四任董秘的累计任职时长不足8年,平均任职时间仅1.8年,显著低于A股食品行业董秘平均3-5年的任职周期。
2025年9月17日,有友食品发布公告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章程》,肖传志先生的《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其辞职不会对公司经营管理产生影响;截至公告披露日,肖传志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无未履行完毕的公开承诺,与公司及董事会无意见分歧,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董事会秘书空缺期间,公司指定董事、财务总监崔海彬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公司将按规定尽快完成董事会秘书选聘。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就“董秘频繁变更”事项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10月15日,有友食品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聘任谢雅玲女士为公司董事会秘书,聘任张凤杰女士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据悉,谢雅玲,中国国籍,出生于1988年,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任职于重庆天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宣传专员、新闻宣传科科长。2013年4月加入有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公司董事长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董事会秘书作为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核心纽带,其频繁流动向来被视为公司治理稳定性的“晴雨表”。在有友食品2025年半年度报告所呈现的“业绩显著增长与风险悄然涌动”的反差情形中,董事会秘书任职不稳定这一谜团或许将逐步明晰。
股权结构集中家族治理,业绩增长毛利率下降
董秘岗位的“流水席”现象,或许与失衡的薪酬体系不无关系,而这背后是高度集中的家族化治理结构。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际控制人鹿有忠与其妻赵英、其女鹿新合计直接持股67.82%,鹿有忠的两位兄弟鹿友贵、鹿有名亦分别持股1.26%、1.17%,核心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家族手中。
翻开有友食品的薪酬账本,一组矛盾数据赫然在目。2023年有友食品董秘薪酬仅36.57万元,较当年食品加工行业69.91万元的董秘平均薪酬水平几近腰斩,甚至低于行业中位数55.55万元。
更耐人寻味的是,代理董秘崔海彬在2023年至2024年分别领取37.83万元与47.36万元年薪,而其招募财务总监时开出的价码仅为24万-30万元。薪酬体系的波动,折射出家族控股下的治理特殊性,当职业经理人的价值认定与家族意志产生错位,董秘职位便成了旋转门。据悉,上任董秘肖传志税前月收入仅有2.16万元。
当目光从公司治理层的闹剧转向公司的经营治理,或许又进一步地说明了有友食品董秘一职的难言之隐。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12.2亿元降至9.66亿元,扣非净利润从1.73亿元跌至8934万元,有友食品业绩曾陷入连续下滑。但自2024年7月有友食品成为山姆会员店脱骨鸭掌供应商后,公司业绩彻底反转,当年营收回升至11.8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达1.26亿元。
2025年1—6月(报告期内),有友食品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45.59%,营收增速显著;同期扣非净利润为9278万元,同比增长52.51%;但毛利率却降至27.57%,较去年同期下降3.27个百分点。
在光鲜的数据背后,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和对山姆的议价能力持续减弱问题逐渐显现。
首先,从产品结构来看,有友食品长期存在“单品类依赖”特征。回溯2021—2024年数据,作为公司“压舱石”的泡椒凤爪,四年间营业收入分别为9.61亿元、7.82亿元、7.22亿元、7.85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例依次为78.76%、76.36%、74.75%、66.36%,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维持在65%以上。据2025年半年报披露,公司泡椒凤爪实现的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50%。
利润贡献端,该品类同期利润分别为3.05亿元、2.35亿元、2.08亿元、2.48亿元,占总利润比例达78.19%、73.43%、73.41%、72.43%,利润依赖度高于营收占比;毛利率方面,泡椒凤爪四年间在28.84%-31.72%区间波动,2024年回升至31.62%,显示该品类仍为公司盈利核心。结合披露数据,估测2025年上半年泡椒凤爪净利润约在4000万-5500万元区间。
从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数据看,产品结构的“单一性”进一步延伸。报告期内,有友食品肉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92.45%;同期蔬菜制品及其他品类收入仅5017万元,占比仅6.51%,非肉制品业务尚未形成有效增长支撑,公司整体收入仍高度依赖肉制品单一板块。
西南证券表示,休闲食品行业整体正持续扩容,其中辣味休闲食品得益于年轻消费群体喜辣习惯,增速优于其他子赛道。公司作为休闲零食凤爪龙头,有望持续享受行业集中度提升红利。公司已形成丰富的泡卤休闲产品矩阵,且仍在持续推出新品;随着后续成本端压力逐渐缓释,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公司未来将更加积极地拥抱线上、新零售等新兴渠道;尤其是对费用投放要求较低的会员制超市和零食量贩渠道,后续有望成为贡献收入增量与带动渠道扩张的关键引擎;25年公司收入端高弹性可期。
其次,山姆作为全球知名的会员制仓储零售巨头,其议价能力建立在双重核心优势之上。一方面,庞大的流量规模形成准入门槛——其覆盖的千万级优质会员群体,构成了休闲食品企业不可多得的增量市场,有友食品入驻后仅脱骨鸭掌单品月销便突破3000万元,2025年二季度山姆渠道单季收入更突破1亿元,成为绝对增长引擎。这种“业绩救命稻草”式的依赖,让供应商在价格谈判中天然处于弱势。
另一方面,供应链主导权强化定价能力,山姆为维持“高质价比”的核心品牌形象,必然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供货价格,这种定价逻辑已成为会员制商超的行业惯例。对有友食品而言,这种议价压力尤为突出。作为曾长期依赖传统流通渠道的企业,山姆渠道不仅带来销量增量,更意味着品牌形象升级与高端客群触达的战略价值,为换取入场资格,其不得不接受低于传统渠道的供货定价,形成“以价换量”的被动格局。
这种价格让步直接体现在毛利率的下降上,强势渠道的定价挤压效应或进一步蚕食利润空间。
面对投资者“如何避免成为山姆代工厂”的质疑,有友食品在9月16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回应称,公司将持续深化全渠道战略布局,强化线上线下融合效能加速新兴渠道探索与渠道升级发展努力创造增量市场通过精准洞察趋势敏捷响应需求保障资源高效协同构建多维度竞争优势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发展。
应收账款飙升,持续购买理财产品
与山姆的合作犹如一剂强效但副作用明显的药方。自2024年搭上山姆快车,有友食品应收账款如脱缰野马般膨胀。从2022年中报至2025年中报的数据来看,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47.87万元、217.1万元、1376万元、1.57亿元。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分别为0.17天、0.57天、2.98天、26.98天,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分别为1039次、314.3次、60.34次、6.67次。
对此,有投资者提出,和山姆合作之后,公司几乎将一年的净利润压在了山姆回款上。
有友食品认为,沃尔玛在2025年供应商峰会上推出的供应商减排激励计划,可帮助供应商提升资金周转效率,改善回款问题。
有友食品在存货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从2022年中报到2025年中报,公司存货金额从2.43亿元增至3.95亿元,增幅高达47.39%。不过,有友食品的存货管理状况有所改善,期间存货周转率从1.35次提升至1.53次,周转天数也由133.6天减少至118天。
在存货结构中,原材料的账面价值高达3.49亿元,占比超过88%。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显示,有友食品累计收到143条投诉,主要涉及产品发霉、变质以及异物等问题。对于食品行业来说,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原材料库存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亟需加强。
同时,销售费用的持续攀升也值得注意。2021年中报至2025年中报,有友食品销售费用分别为4367万元、4549万元、4883万元、6318万元、6511万元。2024年上半年因拓展山姆等核心渠道,销售费用增速显著加快,2025年上半年虽增速放缓,但仍维持正增长。
再看现金流层面已出现分化信号。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9亿元虽同比增长15.22%,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4年中期的1852万元转为-1.77亿元,大额净流出;货币资金降至1.36亿元,公司称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
而在今年9月27日,有友食品发布三则理财相关公告。第一则自有资金2000万元国元证券理财产品赎回公告称,公司此前使用2000万元自有资金购买国元证券理财产品。该产品于2025年9月25日到期,公司已顺利赎回本金2000万元,同时收到理财收益27.18万元。
第二则闲置募集资金3000万元华安证券理财产品到期收回公告披露,此前以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华安证券理财产品已到期。2025年9月25日,公司成功收回该产品本金3000万元,并获得理财收益22.6万元。
第三则1.5亿元自有资金中金公司理财产品部分赎回公告显示,公司曾使用1.5亿元自有资金购买中金公司理财产品。2025年9月25日,公司对该产品进行部分赎回,赎回本金5000万元,同时收到对应理财收益36.14万元;剩余1亿元本金仍按原产品协议持有,后续将根据资金安排与市场情况开展相关操作。
整体来看,三则公告反映,有友食品累计赎回本金1亿元,收益超86万元,当期仍持有中金理财产品1亿元。
10月15日,有友食品分别购买了国投证券收益凭证-专享338号和339号,金额分别为4000万元和3000万元,期限为363天,预计年化收益率为0.1%-3.62%。
流动负债合计达4.41亿,成本端压力缓释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友食品流动负债合计达4.41亿元,较2024年末的2.41亿元增加2亿元,增幅高达83.4%,半年内近乎翻倍。拆解具体科目可见,应付票据是本次负债增长的主要来源:报告期末应付票据余额3.02亿元,较2024年末的9693.4万元增加2.05亿元,增幅超211%;应交税费从1507.76万元增至1952.11万元,增长29.5%,主要系报告期营收增长带动纳税额增加;应付股利亦从16.59万元小幅升至18.62万元,变动相对温和。
拉长时间维度看,有友食品2020年至2024年的流动负债规模呈现明显波动,五年间分别为1.2亿元、1.83亿元、1.58亿元、1.06亿元和2.41亿元,2024年较2023年增幅已达127%,2025年上半年延续这一增长趋势。
对于流动负债的激增,有业内资深分析师认为,一方面与公司业务扩张相关。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59%,采购规模扩大可能带动应付票据增加;另一方面,应付票据的大幅上升或与公司优化付款方式、延长资金占用周期有关,但短期负债规模的快速增长仍需关注其偿债能力匹配情况。截至2025年6月末,有友食品货币资金为1.3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43.03%,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短期偿债指标或面临一定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为3.89,较2024年同期的16.75下降76.78%;速动比率为2.99,较2024年同期的13.51大幅下降77.87%,短期变现能力显著减弱;资产负债率为20.85%,较2024年同期的6.42%上升不少。
西南证券指出,休闲食品行业持续扩容,辣味食品增速领先,有友食品作为凤爪龙头有望享受集中度提升红利;随着成本端压力缓释、全渠道布局推进,2025年收入端弹性可期,因此给予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9元、0.63元、0.76元的预测,对应动态PE30倍、23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
前述业内分析师指出,对于有友食品而言,如何在山姆渠道依赖与自主发展间找到平衡,如何通过薪酬优化与治理完善稳定管理团队,或许比维持短期高增速更关键。毕竟,董秘的“三月闪辞”与财务数据的潜在风险,已为这家零食龙头的长期发展敲响警钟。(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