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指出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与日军情报部门合作对付共产党
日本保守系媒体《产经新闻》日前发表文章,引用日本防卫研究所报告,指出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国民党与日军合作,利用其情报系统,对抗共产党的事实。现转载如下(谷歌自动翻译,仅作简单校对):
《战后中国大陆一片混乱。蒋介石急于与共产党开战,选择与他的宿敌——日本军方联手。其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真相为何?日本防卫研究所报告》10/12(周日) 产经新闻
1945年8月,随着日本投降,针对战后局势,各方势力想法错综复杂。在中国大陆,历时八年的中日战争终于在卢沟桥事变后落下帷幕,国共两党之间的冲突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共产党试图借助苏联的力量扩大影响,而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则寻求与日方建立“吴越同舟”。这对180万日本军民的遣散产生了重大影响。
8月10日,日本政府通知同盟国接受《波茨坦公告》。在自1937年以来中日战争持续不断的中国大陆,国共两党开始各自采取行动。当年十年内战之后,随着中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第二次结成“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然而,此时战局再次急转直下,双方都试图夺取大陆的控制权。
当时,中国大陆被三股势力所主宰:日军控制着整个华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国民党军队驻扎在重庆,控制着中国西南腹地;共产党军队驻扎在延安,部署在华北日占区周边。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在于拥有105万兵力的日本中国派遣军。蒋介石立即与日军展开投降谈判,并命令国民党军队先于共产党军队进入日占区,迫使其缴械投降。
“随着共产党势力扩大,蒋介石预见到战后治理中国的困难,所以没有与投降的日军为敌的选项”日本防卫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藤井基博(39岁)说。
“在我们军队进入贵军占领地之前,我们希望贵国军队能够继续守护这些基地,而不是放弃它们。” (部分内容省略)
日本的文献披露了国民党军方领导人在1945年8月21日举行的“芷江会议”上向日本驻华派遣军领导人提出的要求:希望日军在国民党军队进入之前,保卫现有基地。 据藤井称,此次会谈并非官方文件,国民党并未将其写入任何官方文件。
尽管得到了美军支援,但国民党军队在广阔的中国大陆仍然面临着落后于共产党军队的风险。9日,参战的苏联军队从满洲越过边境,逼近北京。着眼于战后,国民党也需要进军满洲。
为了争取日本的合作,国民党努力加快当时在中国的180万日本人撤退,这一政策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藤井说道:“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案例。国民党当时处境艰难,面临内战的威胁,但这对日方来说却是幸运的。”
与此同时,共产党与苏联合作,在满洲地区扩大影响力。1946年6月,形势发生剧变,苏联撤军后,中国内战在满洲地区再次爆发。美国为避免卷入内战,停止了对蒋介石的支援。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最终丧失了政权。
■不为人知的间谍活动和支持国民党的事实
日本防卫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藤井基博表示:“国民党需要日本军方的专业知识和情报,因为日本军方曾在二战期间与中国共产党军队交战。战后,日本军方情报机构曾为国民党效力,这一事实鲜为人知。”
“何应钦将军请求冈村总司令‘在其复员前配合反共情报工作’。中方鈕先铭少将提出了特别恳切的请求,冈村将军在考虑了各种情况后同意了这一请求。”(部分内容省略)
这是1945年10月21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与中国派遣军大将冈村宁次之间的交涉。9月25日的文件中还记载,当何应钦要求将驻扎在华北的反共专门部队调往南京时,冈村以“本部队正在守卫此地”为由拒绝了。
战后,中国派遣军情报机构仍以“征用”为名,为国民党军队搜集情报。国民党军队不仅需要了解日治时期共产党的情报,还需要了解满洲的情况,所以日方情报人员也翻译与满洲有关的文件。
在美军支援下增强了军事实力的蒋介石,于1945年初计划于8月对日本军发动反攻。然而,美军从菲律宾出发,绕过台湾,直逼冲绳。蒋介石希望通过美国登陆大陆获得支援的希望破灭,他不得不与日本合作,以统一全国。
日本军民撤离大陆,常被援引蒋介石“以德报怨”的讲话,拿来与满洲的混乱局面相比较。中国派遣军虽然投降,但仍维持着105万的兵力。藤井说道:“国民党内部对与日本合作抱有强烈不满,但他们希望避免混乱和共产党势力的扩张。中国派遣军对此心知肚明。有些情况并非仅仅用‘以德报怨’就能解释。”
■历史的复杂性显现——访谈后笔记
“中国战场是胜战”,“感觉不会输”,曾在中国服役的日本前士兵在接受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谈到对美战争和对华战争的区别。
在太平洋战局恶化的同时,控制着中国大陆广大地区的日本中国派遣军于1944年4月发动了第一号作战,将北京与法属印度支那的河内连接起来,相距1500公里,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
战后,一位原中国派遣军参谋强调,投降是他们别无选择,并以“因为总公司(日军)经营不善,所以盈利的分公司(我们)也关门了”做比方。但实际上,中国派遣军也因对美战争的影响而军力下降,中日双方都在艰难的条件下结束了战争。
日本防卫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藤井基博指出:“蒋介石的误判是,战争在美国的支持扩大之前就结束了。”蒋介石担心他所依赖的美国支持很快会结束。
战后中国的乱局也受到美苏等列强意图的影响。藤井认为,“国民党在内战中的失败,导致日本成为美国在远东最大的盟友”。
战后日美同盟及其深化为日本带来了长期和平。与此同时,蒋介石逃亡的台湾如今正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威胁。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复杂性。(池田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