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应是“万年变局”而非“百年变局”
历史正在发生巨变,这让“百年变局”的说法深入人心。但是,百年变局到底指什么,什么正在发生巨变,要往哪里变化,很少有人想清楚,讲明白。光是从“百年”这个历史视野来看,多数人就没有正确理解此次变局的深意。
在百年或数百年的时间跨度上看此次历史变局,它确实很容易被当做地缘冲突,大国博弈,文明冲突一类的事件。但是,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它们的错误在于,没有发现此次变局在“万年”历史中的重大转折意义。事实上,当前历史阶段正处在一个万年大轮回的转折点上。这个大轮回就是:
从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公私融合”的一个完整轮回。
二
大家都熟悉哲学上关于事物发展规律的一个表述,那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在这三个阶段里,后一个阶段都会对前一个阶段进行“扬弃”。既有否定,也有肯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原始公有制被私有制取代,就是因为公有制本身存在自己无法克服的问题。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才会被私有制取代。
而私有制也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所以周期性的王朝覆灭以及经济危机会让私有制无法健康、持久、稳定地运行。为此,它尝试了各种解决办法,发展出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多种形态,但是依旧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人类历史在“肯定”和“否定”阶段之后,就来到了“否定之否定”的阶段。
也就是说,在原始公有制社会和私有制社会之后,要进入“公私融合的阶段”。和其两长,各去其短。这是公有制和私有制都不完善,各有优劣的必然结果。
但是非常可惜,人类历史在这个转折期经历了巨大挫折。这就是“传统社会主义”在取代私有制后,没有走向“公私融合”,而是走向了过于单一和纯粹的公有制。其结果就是,公有制的弊病再次爆发。这让经济与社会都陷入困境,致使大量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不久就走向失败,被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复辟,重演了万年之前私有制取代原始公有制的一幕。
这就是人类历史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后没有走上“公私融合”的正确道路,而是开启了又一个公、私交替时期的后果。它显然不符合“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于是,历史上那些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悲剧就被重复上演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倒下了。美西方也再次陷入周期性经济危机。
简言之,马克思及其追随者开启了万年转折,但是没有完成这个变局。旧的历史危机没有解决,旧的历史悲剧还在上演。人类历史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历史并未真正现代化。
这种令人惋惜的现实源于人们没有真正认识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律。马克思等社会主义先驱们虽然敏锐地觉察到了私有制的错误,看出了它的极限,它的黔驴技穷,但是并未真正理解社会主义革命的真理。所以,社会主义革命走向了单一的、纯粹的公有制社会,不久就遭遇失败。这个失败与私有制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都在生产力水平没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矛盾和国际冲突。苏联就是如此。
因此,传统社会主义虽然革了资本主义的命,好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危机,但实际上并未解决。它和资本主义一样,都存在一边提高生产力水平,一边经济和社会滑向危机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来,人类一直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与苏联和东欧国家不同,我国在目睹了“苏东剧变”后,没有走资本主义复辟的回头路,而是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这条路的特点就是“公私融合”。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动摇,又吸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短短四十余年时间里,中国就从贫弱走向富强,成为数一数二的强国,并初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但超越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超越了许多资本主义强国,且具有更坚实的经济基础。
至此,回顾万年人类史,一个非常清晰的经验就是,经济成分不能过分单一,经济模式不能永恒。公有制和私有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一是要互相包容,互相协调,一是要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一旦经济成分走向单一,经济模式走向僵化死板,分配制度就会被“锁死”。而锁死的分配制度将无法匹配经济周期的变化,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经济周期的变化意味着——财富生产的主要贡献者发生了变化。所以,经济模式不变,分配制度不变,它们就会与经济周期一时互相适应,带来繁荣,一时又互不匹配,破坏经济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曾经非常好用的经济模式和分配制度,会莫名其妙地失效,在生产力水平未下降的情况下,导致经济衰落的原因。
换言之,历史上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诸多危机,看似各不相同,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僵化死板,狭隘封闭,经济成分过于单一,某一经济模式永恒不变。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清楚为什么“改革开放”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比苏联倒台后的俄罗斯发展得更好。我们也能明白为什么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一起陷入经济危机。
原因就是,改革开放顺应了“冷战”后全球经济加速增长的周期变化,主动向公私融合靠拢,不走资本主义复辟的路,从而比所有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更快更好。但是,“改革开放”并没有搞清楚“公私融合”的目的不是市场经济,而是 “灵活包容,与时俱进”的经济运行方式。所以,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被“永恒化”之后,它就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起,在经济增速的下滑期同时掉入了周期性危机的泥潭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同样出现了前面说的那个问题——生产力水平没下降,还在提高,但是经济却每况愈下,莫名其妙地越来越困难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现在不是“百年变局”而是“万年变局”的原因。
若人类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后,还不能意识到灵活包容,与时俱进的重要性,不能明白经济模式要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道理,那么旧有的历史悲剧将重演,无论是公有制社会主义的危机,还是私有制资本主义的危机。那意味着人类历史会继续原地踏步。
若人类能够明白这些道理,看清这个发展方向,就可以在“公有,私有,再公有,再私有”之后,停止无意义的循环,继“肯定”和“否定”之后,最终走向“否定之否定”。其巨大的历史意义就是,旧有的公有制危机和私有制危机将被大幅减少,过往的历史悲剧也能少一些循环,好让太阳底下多一些新事。
三
为什么生产力水平没下降,经济会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公有制经济的成分过于单一,长期以计划经济为主,经济会走向困难?
为什么私有制经济的成分过于单一,长期以市场经济为主,经济也会走向危机?
为什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为什么经济模式要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历史规律是什么?
更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样的,人类历史的新阶段是什么样的?
……
相关论述可阅读我的文章《社会主义如何避免失败,走向胜利?》。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