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新中国科技工作者,之前什么大米都亩产低下
【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时隔三个月,日本10斤装大米零售价突破4000日元》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
日本大米追求的是软糯好吃,喷喷香,中国大米追求的是产量暴涨,亩产上万斤,量大管饱,估计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就是日伪满洲国时期,从日本移栽过来的。
不用估计,没有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育种改良,对种植全流程改进,之前什么大米都亩产低下。根据国民政府农林部统计手册数据,民国粮食亩产在1936年达到顶峰,水稻亩产为355斤(约177.5公斤)。 这一数据也得到其他资料印证,民国粮食单位产量在1936年顶峰,水稻亩产180公斤,小麦75公斤,玉米100公斤。
具体来看,水稻亩产在不同等级田地间差异明显:上等田185公斤,下等田115公斤,最下等田70公斤1。 在地域分布上,富庶地区如江苏的水稻产量相对较高,丰年可以达到125公斤一亩(《江苏省粮食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