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切·格瓦拉》谈起:周总理评点切游击战失败之原因
《切·格瓦拉》是一部西班牙、法国合拍的电影,拍摄于2008年。《切·格瓦拉》选择了纪录片式的拍摄风格,给人的感觉很真实,当然,也很闷。电影的下部尤其平淡,说实话,除了切,其它的战士我一个都分不清,一个也记不住。我只看到切像一头落网的困兽,在玻利维亚的丛林漫无目的的奔走,在不断的转移中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地丝丝作响,我看出得出切在坚持,但影片没有告诉观众他在坚持什么,和怎么样坚持。他似乎没有建立根据地,同样的宣传美好未来,为村民施医送药,却无法打消那些木讷的面孔上疑虑和恐惧的神色,更无法让他们跋山涉水地前来投奔。毕竟在当地人眼中,他跟那些美国大兵一样,都是外人。切是被他要解放的当地居民出卖的。玻利维亚的军官对他说:“也许他们并不欢迎你。”
看完《切·格瓦拉》,我居然有点怀念国内老战争片。解放军挑水扫地什么的虽然有点老套,但实在是不可或缺的。切在玻利维亚的失败,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1971年5月31日,周总理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谈起外国学生中流行的格瓦拉派的“游击中心”的思想时评价说:
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是带有偶然性的……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那里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格瓦拉在刚果(金)东部的时候,带了一百多人,他不是帮助人家打游击。而是把游击队集中起来,对抗刚果的雇佣军,打阵地战。本来刚果的游击打了两年多,很有成绩。格瓦拉一去,阵地守不住了,而格瓦拉坐船回到了坦桑尼亚,走掉了,给人家惹了一场祸,使人家遭到了失败。格瓦拉离开刚果,后又转到玻利维亚山地,从阿根廷那边带来了一批古巴人、阿根廷人,也有一些玻利维亚人。完全是搞盲动主义,不找群众,甚至把群众抓起来做俘虏,怕人家走漏消息。武器没地方存,存在山洞里。这样怎么能发动游击战争?他每天都有日记,写得一清二楚,就是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最后被俘,反动派把他杀了,因此,全世界都闻名了。后来,卡斯特罗得到他留下的日记,还给他写了一个序言。“游击中心”,主张到处点火。我们说“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但必须那个地方有了燎原之势,才能燎原。
总理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很多青年既挂主席的像,也挂格瓦拉的像,这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确实要把二者分清楚。格瓦拉被誉为古巴起义军中“最强劲的游击司令和游击大师”。他也学过毛的游击战理论,但他提出的“游击中心”论却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其中特别强调少数精英的作用,认为到处游击示范便可让民众一涌而起推翻反动政府,而很少注重根据地建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不但如此,有时甚至为了打仗的需要而烧农民的房子。总理指出:“我们搞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艰苦奋斗,经过万里长征才取得了胜利。他们想点把火就一举成功。”格瓦拉最后在玻利维亚的牺牲虽然悲壮,却说明了外籍人到别国输出革命很难成功,实践标准也对其游击理论做了最无情的检验。
古巴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是首任国家银行行长,可他却主张废除货币建立“不用钱的文明”。从事建设时,他反对“物质动力”,主张消灭个人主义,要求用劳动竞赛来驱动。由于美国的封锁,经济难以自给的古巴不得不大量接受苏援,在体制和指导原则方面也学习苏联模式,对此格瓦拉很失望,认为从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起就开始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先例,而只有战争条件下同志关系才是真正纯洁的兄弟关系。他这类理想主义的主张,在和平建设的现实生活中注定难以实行,到另一个国度用以往的战争方式再做新探索就势在必然。抛弃古巴优裕且安宁的城市生活,再进入毒蛇蚊虫出没的南美丛林,对从小便患哮喘病的格瓦拉绝非易事,但是为了理想他义无反顾。在近一年艰难的山区游击跋涉中,格瓦拉只靠一匹骡子驮行李,忍受了诸多困苦,面对追剿和陷入绝境也毫不动摇,并宣布绝不让敌人活捉自己。在1967年10月8日的最后战斗中,他因负伤并犯了哮喘病,才当了俘虏。
电影《切·格瓦拉》格瓦拉的《游击笔记》改编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曾翻译过(内部出版),从书中可看出,格瓦拉最后近一年在山区到处游动,他想“解放”的当地农民对其却非常冷淡,没有一个人参加游击队,甚至向政府军告密。这支队伍成了无水之鱼,人越打越少,能坚持那么久全靠顽强的毅力和信念支持。格瓦拉的小队遭伏击覆没,本人被俘后,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同他谈了话,出于敬佩曾主张送到关塔那摩关押,玻政府却坚持处决。因该国已取消死刑,刽子手便于10月9日把格瓦拉带出来,迎面用冲锋枪向他扫射,然后拍照后公布说格瓦拉是阵亡。在影片中,切被囚禁在小屋子里,和看守他的士兵同抽一根烟。他被杀死的时候悄无声息,临刑前看守询问他有何信仰,切答道:我信仰人类(mankind)。我不知道这一段是否符合史实,但至少切的回答是符合西方对他的形象的定义的。而我相信切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不是一个被资本家们印在T恤,墙头,海报上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