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会发生革命?

500

美国爆发革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多个平台之上都能看到这个提问。今天,在观察者网再次看到相同的提问,在知乎上也是多次看到“美国为什么不会发生革命”的疑问。

诚然,就目前态势看,美国爆发革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的看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现行体制的否定难以凝聚成阶层性的集体意志,这在经济与文化两个层面体现得最为充分。

从经济层面看,除垄断阶层外,美国中产阶级及其下层都面临经济上的挤压,但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络及上升渠道并未断裂。华尔街与硅谷缔造的财富神话,依旧滋养着中产阶层及下层对“美国梦”的集体想象。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能卓有成效地缓解周期性危机。值得留意的是,美国民众对宪政秩序的认同已根深蒂固,即使有经济层面的抗议诉求但这些诉求往往止于修宪,鲜少听到推翻体制的呼声。

从文化层面看,个人主义传统致使美国的社会矛盾极易分散为个体诉求,难以汇聚成革命所需的集体意志。社交媒体时代的政治参与更凸显出“键盘革命”的特征,线上的激愤与线下的行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这是由于军方对宪法高度效忠,警察系统精良的装备,民间三亿支枪械形成的威慑平衡,共同构建起维护现状的物理屏障。凡此种种,皆使得人们对体制的不满难以形成阶层意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不得不说,这与美国宪法设计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息息相关。美国行政、立法与司法三权分立且相互制衡,使得任何激进的变革都要面临层层制度缓冲。两党政治虽呈现出极化态势,却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激烈的博弈中维持着动态平衡——民主党与共和党的轮替,本质上仍是体制内的权力更迭,而非制度性的颠覆。

从历史上看,美国社会变革更倾向于渐进式改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反战示威,最终皆通过立法程序得以化解,几年出现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抗议活动亦未突破制度框架。美国人习惯于用选票表达不满——这种政治文化的差异,恰恰是革命火种难以成燎原之势的深层根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