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硬刚特朗普的"解雇令"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硬刚特朗普的"解雇令"

撰文:雅礼学人

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一、特朗普的"解雇权"幻觉:从美联储到美国之音,谁给的"无限解雇权"?

特朗普大概以为自己是"职场PUA大师",看不惯谁就一句"你被解雇了"——但这次他踢到了铁板。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这位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女性联储委员,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原因很简单:根据1913年《联邦储备法》,联储委员的任期是"因原因终止",而这个"原因"被法律死死框定在"不作为、失职或滥用职权",跟特朗普嘴炮里的"财务欺诈""不信任你的诚信"八竿子打不着。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似乎忘了,美国不是他的"特朗普集团分公司"。从美联储到美国之音,这些机构的独立性是写进法律条文的。比如美国之音,其编辑独立性受《美国国际广播法》保护,总统想插手就得先改法律;而美联储的"因原因解雇"条款,更是百年来维护货币政策独立的"定海神针"。特朗普拿"伪造商业记录重罪""特朗普大学2.5亿美元欺诈案"的履历,去指控别人"诚信问题",这波操作连网友都忍不住吐槽:"贼喊捉贼都没这么离谱!"

 二、丽莎·库克的"绝地反击":法律武器VS总统任性,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库克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的律师团队直接在诉状里开怼:"这是对美联储百年独立性的公然炮轰!"这句话戳中了要害——美联储的独立性不是总统的"政治玩具",而是美国经济稳定的"压舱石"。如果总统能随便解雇联储委员,那货币政策岂不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背锅侠"?投资者用脚投票,美元信用崩塌,这后果特朗普承担得起吗?

从法律层面看,库克的胜算不小。首先,《联邦储备法》明确排除"无理由解雇",特朗普拿"任职前的抵押贷款问题"说事,既没经过司法定罪,也跟"联储职责失职"无关,纯属"钓鱼执法"。其次,最高法院今年5月刚在"威尔考克斯诉特朗普案"中给美联储"开小灶",裁定美联储是"独特的准私人实体",其独立性远超 NLRB(国家劳动关系委员会)、FTC(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哪怕是共和党占多数的最高法院,也不敢轻易砸了美联储这个"经济独立象征"的招牌——毕竟,他们自己的401(k)退休金,可能都绑在美元资产上呢!

 三、最高法院的"选择题":保总统权力,还是保美国经济?

这场官司注定要闹到最高法院,但大法官们未必会给特朗普"开后门"。别看最高法院之前对特朗普的紧急上诉"几乎全批",但美联储是个例外。在"威尔考克斯案"中,保守派大法官们特意强调:"美联储的财政自主性必须优先保护。"为啥?因为美联储管着货币政策、利率、美元发行,一旦被总统操控,后果是动摇美国经济根基。

 大法官卡根在之前的 异议里就警告过:"独立机构的'因原因解雇'保护,是为了让专业决策远离政治短视。"如果连美联储都保不住,那以后总统是不是能随便解雇 SEC 主席、FDA 局长,让股市、药价都跟着政治周期"蹦迪"?保守派大法官再挺特朗普,也得掂量掂量:是帮特朗普过一把"独裁瘾",还是保住自己"维护司法理性"的名声?特朗普的权力是否达到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答案恐怕不言而喻。

四、这场闹剧的终极启示:当总统权力撞上制度防火墙,谁会先"翻车"?

特朗普的本质,是把"真人秀思维"带进了白宫——以为喊几句口号、发几条推文就能"掌控一切"。但美国的三权分立不是摆设,法律条文更不是"总统令"的橡皮擦。美联储理事硬刚总统,本质上是"制度对任性的反杀"。

网友说得好:"特朗普想解雇库克?先问问《联邦储备法》答不答应,问问华尔街的债券收益率答不答应,问问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答不答应!"这场官司,库克赢的是个人职务,美国赢的是制度尊严。而特朗普呢?他大概又会在 真实社交上骂骂咧咧,但最终可能发现:在法律和经济规律面前,他那套"解雇威胁",不过是场自娱自乐的权力幻觉罢了。

结语

如果特朗普真懂经济,就该知道:美联储的独立性,才是他"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前提——可惜,他眼里只有"短期政治利益",没有"长期经济稳定"。这场官司,注定会成为"总统任性VS制度理性"的经典案例,而历史,通常不会站在破坏规则的人那边。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