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安:去国外考公“上岸”

在工作难找、工签身份难拿的情况下,许多留学生在国外走上了“考公”之路。没有统一的考试,而是像企业一样投递简历、面试、笔试。虽然不是“铁饭碗”,但相对的稳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停靠。

在国外当公务员

直到如今,在社交媒体上,仍然有人向韩羽咨询她在英国当“公务员”的事情,虽然她已经离职一年了。

但回到2023年9月,在失业五个月,离身份到期还有两个月,在十多家公司进行到最终面试仍无结果的情况下,来自英国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下属那家信息系统公司的offer,的确让她大大喘了一口气。

韩羽此前从未想过,身为中国人,会在英国的公共部门工作。韩羽把消息分享给在北方某省当公务员的父母,父母原本希望韩羽能回国考公,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她在国外也算“上岸”,于是立即追问她,“是不是该考虑结婚了?”

时隔两年,韩羽是笑着说起这段经历的。她告诉本刊,严格来说,她的工作“好比在公立医院的信息部门工作”,类似于国内的事业编,“是没有英国国籍或永居身份的外国人能找到的最偏向公务员的工作”。

公司总部在英国北部的小城纽卡斯尔,她所在的岗位是用户研究,“用访谈或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用户体验,再进行分析”。这份工作无需坐班,每天可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只需要在电脑系统上打卡,保证总时长达到8小时即可。因为毕业后一直在伦敦工作,韩羽选择继续住在伦敦远程居家工作。那时候她每天八九点起床打卡,再睡个回笼觉或者给自己做份早餐,然后才开启一天的工作。

500

《夜孔雀》剧照

韩羽比较过,与她在英国待过的私企相比,NHS的福利更好,“养老金比例也更高,缴纳工资的20%,私企则只有3%-8%”。另外,除国家规定的公共假期外,每年还可以有27天的年假。 

比韩羽晚一年,2024年8月,中国留学生陆可也考上了加拿大的“公务员”。陆可今年33岁,在国内有过七八年的广告行业工作经历。几年前,疲惫不堪的她想出国换个生活环境,申请了加拿大多伦多某大学公共管理中偏政策分析方向的专业。课上,老师会教他们如何分析政策、撰写政府公文等等。

陆可介绍,在加拿大,联邦政府、省政府除涉及国家安全的职位外,一般不要求有加拿大国籍,只需要有工作签证即可。而在加拿大,刚毕业的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拿到1-3年的毕业工签。找实习时,她投递了政府部门中与多年工作经验相关的市场岗位。“市场岗位只有安大略省下一个小镇有空缺,虽然离多伦多这样的中心很远,但我正好喜欢不那么繁华的地方”。凭借丰富经验和学校训练出的文本写作能力,陆可拿到了实习。

500

《run on》剧照

实习时,陆可需要帮助岗位上工作人员撰写宣传文案、稿件等,因为表现不错,实习后她顺利留了下来。目前,她的主要工作是运营该项目社交媒体上的官方账号、策划线下活动,号召本省的人购买本地产品,也帮助本地产品外贸出口。与韩羽的工作相似,陆可并不需要承担硬性的KPI或工作指标,也几乎没有监督。 

事实上,这两年,像韩羽和陆可一样想要进入国外公共部门工作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陆可说,2024年与她同期的100个实习生里,华人大概有10个,今年增加到了15个。韩羽则发现,只要发关于NHS的内容到社交媒体,“点赞量就会蹭蹭上涨,留言的多是留学生和家长咨询怎么找到这样的工作”。在社交媒体上,还有许多来自荷兰、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的留学生分享在他国成为政府雇员的经历,互动往往都很热烈。

500

《谢谢你温暖我》剧照

国内“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据发布,2025年国内公务员报考人数达341.6万,录取比达86:1,两者都创历史新高。不同于国内统一的公务员考试,英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欧美国家招聘政府雇员时,会像企业一样,将空缺岗位放到官网或招聘软件上,每个岗位的工作经验、语言等要求有所不同,求职者需要投递简历,经历笔试、面试等流程,再等待是否被录取。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政府雇员除了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公务员(Civil Servant)之外,还包括警察、教育、医疗等公共部门中的雇员(Public Sector Employee)。

难找工作的留学生

想找一份稳定的公共部门的工作,与这几年留学生艰难的就业现状有关。韩羽说,2023年商业的那四五个月里,她也拿到过几个私企的offer,但都无法提供工签作罢。“许多私企都有固定的工签名额,且每年名额都在缩小,不一定会轮到你”。这也是留学生在当地更难找工作的原因,“给十家公司打电话,如果要工签,七家会说无法提供”。

为了优先保障本国就业,英国对企业提供工签的门槛设置正在变高。英国签证与移民局规定,企业首先需要通过担保资质的审评才能拥有提供工签的资格。这样的资格审查也在逐步收紧,2025年7月,最新的政策显示,小企业、新公司以及曾有合规问题的雇主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另外,企业还需要向政府移民技能费、担保许可证费用和签证申请费等费用,招一个外国人比国内的员工每年成本要增加几千英镑。

500

《半熟男女》剧照

韩羽已经察觉到,英国当地的就业环境也一年不如一年。2022年6月,韩羽也曾失业过,但当时很多猎头或公司找她,她也很快进入新的职场。但一年后,韩羽发现,身边被裁员的朋友越来越多,市场上流通的工作却变少了。在那之后,韩羽才把目光投向无国籍要求的NHS系统的。

而NHS系统,因为常年缺人,一直是英国工签的最大担保机构之一。韩羽曾尝试在社交平台上做就业咨询,许多留学生对她的这段工作经历很感兴趣,“能拿到工签是他们的最大考量”。韩羽也正是凭借这份工作,完成了在英国连续工作五年的要求,拿到永久居留身份。

陆可也有同样的观察,随着移民增加和全球经济影响,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加拿大2025年的失业率在6.9%左右,这已经是一个久居不下的数字。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就成为留学生的向往。

陆可还从资历更深的同事那里了解到,十年前,因为政府部门工资远低于企业,招人并不容易。但现在,当地政府工资与企业工资相差不大,稳定性就成了很突出的优势。2024年,陆可投递的实习岗位收到了2000多份简历,只有她一个人“上岸”。陆可所在的专门针对政府项目的课程中,20位同学只有她一人找到了实习,“因为我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同学们都想去多伦多,而我选择了去竞争更小的多伦多周边地区。”因此和韩羽在NHS遇到的情况不一样,加拿大的政府工作竞争非常激烈。

500

《英文系主任》剧照

陈筱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因为早早确定自己想要就业,她在读书期间就开启了多段实习。大三时,她投递了安大略省政府的实习岗,虽然没有应聘上,但因为面试表现好,面试官把她推荐给正在招人的公共监察与信托办公室的同事。这次,陈筱顺利留了下来。陈筱介绍,这个部门主要为心理无力者(mentally incapable people)提供财务管理,并收取一定利率,而她过去在心理热线干预志愿者的实习经历起了作用。整个小组60多人,只有她一个东亚裔面孔。

不过她身边的朋友最惊讶的还是,原来留学生可以进入当地政府部门工作。陈筱说,中国留学生普遍不擅长主动搜集信息,展现自己的优势。“我最初也觉得只有加拿大人可以去政府部门工作,在参加一个校友分享会才知道不是,再去官网上查不同岗位的招聘要求。但在那个分享会或者其他的活动上,我很难再见到其他的中国留学生”。在实习期间,陈筱还会主动找她的主管领导聊天,“我会告诉他我做了什么,我怎么去解决问题,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实习一年后,陈筱在毕业前拿到了转正资格。

另一种“体制内”

但工作一年后,韩羽却逐渐不太适应这份工作的清闲,她说自己每天花两三小时就能把活干完。在她的观察中,同事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强度:“比如两个星期完全能做完的工作,我们讨论时间线时,会把时间再拉长一个星期,每天要做的活更少了。”韩羽分析,公共部门“是花纳税人的钱发工资”,没有盈利压力,也就没有KPI的压力。

韩羽的同事许多都已经四五十岁,在系统里干了多年,同事之间有时会开玩笑,“到底要做什么事情才能让NHS把你辞退”。“许多问题在私企难以想象,比如经常到期不交付工作。”与韩羽合作的同事,有一次将一个工作流程延后了好几个月,“但领导也只能会提醒一下,那个同事下次继续这样”。韩羽还发现,虽然每年年终领导都会评价员工的工作,但“里面每个人的工资是固定的,每年的涨薪幅度也是固定的,工作表现并不影响大家的福利和待遇”。

500

《The Office》剧照

和韩羽父母的想象不同,韩羽说,“体制内”的工作,在当地并不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工作,“大家一想到可能第一反应还是,一份工资不太高的工作”。想要在系统内晋升,更是难上加难。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晋升并非任命制,而是需要重走一遍最初申请政府工作时的流程:当上一级有岗位空出来后,会在官网公示,想要申请的人可以投递简历,再通过笔试、面试等流程筛选。

而根据韩羽的切身了解,她如果能往上升一级,税前收入每年就能多6000欧左右。但她被告知,需要上一级有名额空出来,且系统内部人员都能申请,“也就是说,排在我前面的还有一些资历更高的老人”。而她在工作中带来的新技术,对她的晋升几乎没什么帮助。离职后,她找到一份私企的工作,工资有了很大提升。

500

《流人》剧照

陆可也提到,与国内的公务员系统不同,虽然稳定,大多数欧美国家的政府雇员没有“铁饭碗”一说。以陆可为例,她所在的组里有20个人,包括她在内的一半人都不是永久合同,其中最短的是6个月,最长的是12个月,“可以理解为项目制,等项目合同到期后,部门会决定要不要和你接着续约”。

不过根据陆可了解的情况,绝大部分时候部门都会续约。她工作了一年多,只听说过唯一一个不续约的情况——当事人总在工位上睡觉,提醒多次无果后,到期不续约。即使不续约,有过政府工作经历后,也更容易在政府内部找到其他的工作机会,“实际上还是很稳定,工作压力不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