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被外国歌手唱出了底蕴

《黄河颂被外国歌手唱出了底蕴》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除了即将到来的阅兵式大典之外,文艺界也在举行各种音乐会演唱会,缅怀抗战英烈。昨天,我在抖音上看到演唱黄河颂的视频,一位名叫Jones的400磅重的外国人男歌手,在乐队的伴奏下,用中文唱了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颂》,听完之后,我又重复听了2遍,因为我感觉自这首歌诞生起,只有这位外国人,才演绎出了《黄河颂》的底蕴和原汁原味。

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词曲家通过缅怀历史,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与日寇进行殊死搏斗并战胜之。“我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河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两面,向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冼星海对前中段的叙事描述,用中音谱曲,然后到结尾部分,“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进入高音区然后结束。

我国最著名的歌唱家杨洪基和廖昌永都唱过这首歌,然而效果却是差强人意的,问题出现在中音部分,我国的歌手皆追随谱调讲故事一般,变成娓娓道来,重唱不重意,没有把歌词的雄混壮丽表达出来。再来看Jones的表演,他体重近400斤,站在那里像半座铁塔,他的音量足够大,即使在唱中音部分时也用“狮子唬”,使人荡气回肠,最后接尾高潮,最完美地诠释了疑缩了五千年历史厚重沉淀、宣示中国人民必胜的伟大歌曲——《黄河颂》。

今日中国已是世界超级大国,是任何其他国家不敢也不能欺侮的国家了。八十多年前,在《黄河颂》的字里行间、音符之间,光未然和冼星海已预测到了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之颠。回顾《黄河颂》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便可知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下,中国必然会走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