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花生上树!AI降本增效变增笑第一案例诞生了……
良品铺子冷不丁的上了一个热搜,而这个热搜看的小柴脑海中飘过一幅画:「离谱妈妈们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话题的热搜是:良品铺子花生上树,乍一看,以为是良品铺子搞了个什么高科技研发,让花生长在树上了,再不济,是个什么创意营销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一打开热搜话题,小柴直接亚麻呆住了了!不是啥创新,也不是啥创意,而是良品铺子的一款产品详情宣传图中的花生竟然是长在树上。。而这种图也在一本正经的告诉消费者,良品铺子花生相关商品的原材料的生长环境……
这一套的宣传图,描述这款花生从生长、到结果收获,再到加工成商品的全过程。在对生长环境的描述中,一本正经的表示:「甄选吉林扶余四粒红花生,充沛的日光……」,这的确阳光充沛,毕竟大自然生长的花生,从种下去,到挖出来,花生本身是没和太阳见过面的不是?
此图一出,不少吃瓜群众表示,花生什么时候长在树上了?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你凭什么让消费者相信,你的原材料是「甄选」出来的?
当然,被吐槽的不止花生上树,还有花生收获宣传图中,花生竟然是用收割机收割的,这还没完,在这张图中,花生的苗竟然长得和人一样高,收获的花生,竟然比土豆还大……
对于缺乏常识的质疑,良品铺子很快作出回应,称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发现问题后,立即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并对此致歉……
看到这里,柴油们都应该有所感受,现在的AI生图,虽然吹的很厉害,但实际效果,真的很拉,而咱们也不知道良品铺子用的哪款AI,竟然连常识都没有!
然而,离谱的在于,这么粗糙、且缺乏常识、不合理的图片,竟然被良品铺子用成了详情页宣传图,这难道不是另一种虚假宣传吗?
那么这个用AI的员工,以及审核上架的员工,不仅没有常识,还明显的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磨洋工。
当然,更重要的是,既然是产品详情页,而且是在描述自身产品原材料的优质和健康,这种图更应该结合实际,去现场拍两张,或者说,让当地的农民拍两张发过来。
而现在,良品铺子连这点成本都不愿意付出,就直接上AI了?都说开篇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现在是连图都省了,那么你那些所谓的「甄选、阳光充沛」的描述,那么消费者有没有理由质疑,是不是全靠编的?
这些年,随着AI能力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部署全维度的AI能力,以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文案、美工等也成为被AI取代的重要岗位。
而在良品铺子这件事中,所谓的降本增效,显然变成了「降本增笑」」,甚至离谱的是AI输出结果竟然也没有有常识的人去审核,尤其那张花生苗和人一样高、花生比土豆还大的图,但凡仔细看看,都能看出来不合常理。
因此,也有网友质疑:「审图者是否也是AI?」直指审核流程形同虚设。比如有网友表示:「审图的人也是人工智能么,我不知道现在小学还有没有落花生那一课,但是花生在土里生长应该是常识了,图片这种逻辑性错误真的不应该。」
现在看来,这起事件,即不成熟的AI遇上了不成熟的企业,把降本增效变成了降本增笑。
按照常规的操作,这类宣传图,需要去现场实拍,然后美工对照片进行设计、美化,再审核上架,这其中需要摄影师、美工等岗位的支持,而在AI时代,几秒钟,摄影师和美工的钱,甚至审核人员的钱,都省了……
但良品铺子这波钱是省了,但有没有增效,就成了一个问号,而不少吃瓜群众看到这一幕,自然对良品铺子这家企业的「责任感」「信任感」也打上了问号……
当然,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在AI应用这件事上,很多企业有些操之过急,也高估了如今AI的能力,以及使用AI的路子跑偏了。
换个角度来看,AI降低对人力的依赖是不可逆的趋势,但从目前AI的能力来看,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当然,更重要的是,AI等技术工具应服务于真实性与专业性,而非本末倒置。
也有网友对现在AI的滥用提出担忧:「AI的滥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这种污染比之前草莓插树上还要可怕。这是常规农作物,有错,还能被识别,还有很多大家不熟悉的植物,是不是就随意编造了。AI只是一个工具,生成内容之后,创作者一定要做事实核查。」
而商业相关的信息,本应该是需要更严谨的,因为时时刻刻都在被消费者监督,甚至这些信息,也是构建品牌的基石,现在有些企业,直接把需求简单的喂给AI,不审核、不优化,就直接拿来用的态度,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这和破罐子破摔有什么区别呢?
此次「花生上树」的荒诞画面,已成为AI时代内容生产的警示案例,企业在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来实现增效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清楚,那个准备被AI取代的岗位,真的能被完全取代吗?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叁号
编辑|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