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顺丰,也不是京东物流,极兔速递凭什么?
在国内的快递圈市场,顺丰一直都是行业一哥。不过在电商迅猛发展的时代,快递迎来了多强争霸;京东物流凭借着京东电商的发展,依托物流自营的优势,一跃而起,成为物流界仅次于顺丰大哥的级别;菜鸟物流依托淘系电商,通过整合三通一达,也成为了物流界的另一位霸主。
但眼下,顺丰、京东物流、菜鸟物流的根据地主要还是在国内市场,他们在海外市场虽有布局,但市占率却都很少。然而,一家毫无电商根基的速递公司借助电商快递却正在成为全球物流界的一匹黑马——它就是极兔速递。
今年一季度,极兔速递的全球包裹总量达到了66亿件,同比增长了31.2%:其中国市场继续稳健增长,包裹量达到了49.8亿件,同比增长26.5%;东南亚市场的增速最快,包裹量同比增长高达50%;其他国家市场虽然目前基数不大,但包裹量也同比提升了19.4%。
而到了今年的二季度,极兔速递的全球包裹总量达到了73.9亿件,同比增长23.5%:其中东南亚继续表现强劲,同比高增65.9%;中国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包裹量达56.1亿件,同比增长14.7%;其他国家市场包裹量同比提升23.7%。
由此看来,极兔速递正在悄然成为一家全球性的快递公司。尽管顺丰、京东物流、菜鸟物流都不服,但很显然极兔速递的成长速度更为迅猛。
第一增长极:东南亚龙头地位日益稳固
极兔速递在东南亚市场已经连续五年位居行业第一了。最让竞争对手害怕的是,这五年的市场份额还在持续攀升。2020年,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份额约为15%;2021年,市场份额提升至20%;2022年,市场份额达到22.5%;2023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25.4%,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达到28.6%,连续五年稳居东南亚市场第一。
到了2025年,极兔速递在东南亚的增速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速更猛了!这让竞争对手们还怎么玩?
今年二季度,极兔在东南亚的包裹量增长到了16.9亿件,同比增长65.9%,日均包裹量达到了1850万件,东南亚单季度包裹量同比增速创上市以来新高。截至今年二季度,极兔在东南亚的网点较去年年末新增了700个网点,大大提升了末端覆盖密度。与此同时,东南亚干线车辆较去年年末大增800辆,以此应对包裹量的快速增长。
一方面,极兔受益于与Shopee、Lazada、TikTokshop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极兔作为独立的电商物流公司,凭借高性价比的优质服务,成为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首选合作伙伴,这持续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在东南亚市场,极兔的配送单票成本也大大下降。2024年,极兔在东南亚的单票收入为0.71美元,单票成本为0.57美元,2024年单票成本同比下降了14.9%。单票成本的持续下降,不仅提升了极兔速递的行业竞争力,也大幅提升了极兔的盈利水平。
第二增长极:中国市场规模效应越发明显
极兔速递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市场功不可没。甚至可以这么说,极兔速递正是凭借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从而反哺东南亚市场,才得以在东南亚市场持续崛起。
今年二季度,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二季度中国市场的包裹量达到了56.1亿件,同比增长14.7%。在中国市场,极兔的市场份额已经提升到了11.3%,排名行业第六,随着极兔速递在中国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其规模化盈利效应也越发明显。
一方面,极速速递在中国市场的效率正在不断优化。中国区域虽较去年年末减少600辆第三方车辆,但自动化分拣线大增44套至270套,科技赋能效果越发明显。虽然网点数量有所减少,但是通过提升单点运营能力,包裹处理效率不降反增。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在“反内卷式”竞争的大背景下,未来中国区域内价格战将趋于缓和。今年7月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8月25日,广东多家快递公司开始对电商客户涨价,每件调价幅度在0.3-0.7元之间,同时还设定1.4元/单的底线价。
此外,随着极兔在中国市场逐步站稳脚跟,价格战趋缓,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单票价格也将逐步企稳。此前,极兔由于收购丰网、和百世整合物流资源,单票成本较高,随着极兔网络布局逐步完善,叠加业务量上升,未来规模效应显现,单票成本也有望下降。2024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单票成本从0.34美元下降到了0.3美元,这将大幅提升极兔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
第三增长极:新市场不断突破
从2020年开始在中国市场起网之后,极兔就开始陆续拓展中东、北非、拉美等新市场。刚进入新市场之初,极兔也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2022年,极兔正式进军中东、南美等新市场,作为初入者,前期物流网络、营运中心以及区域代理的建设扩张成本较大,且业务量和市场渗透率较低。
与此同时,新市场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电商和物流发展较为薄弱,极兔需要投入的成本也就更大了。
但尽管如此,极兔在新市场还是取得了不错的进展。按照包裹量计算,2023年极兔在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市场均进入了当地前五名。2024年,极兔在新市场的包裹量同比增长了22.1%,而极兔在新市场的收入增长了76.1%,达到5.76亿美元,包裹量达到了2.81亿件。虽然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经调整EBITDA率从-25%收窄到了-7.5%。
到了2025年,极兔在新市场的包裹量继续保持了稳步增长,一季度包裹量同比提升19.4%,二季度包裹量同比提升23.7%,
由此看来,中东、北非、拉美等新市场有望成为极兔的第三增长极。
下一站:全球化快递巨头有多远?
借助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极兔速递算是站稳了脚跟,尤其是在东南亚市场已经连续五年第一,且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而决定极兔速递未来的路能走多远,成长空间有多大,那就得看极兔速递的全球化战略有多成功。
极兔在中国市场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主要借助与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合作;而极兔在东南亚的成功,同样离不开Shopee、Lazada、TikTokshop等电商平台的发展。
由此看来,极兔能否真正成为一家全家化的快递企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将取决于极兔能否在新市场以及未开拓的北美、欧洲等市场持续获得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不过在北美、欧洲等国家市场,亚马逊等电商巨头都拥有成熟的自建物流网络,这对极兔未来的全球化布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也将取决于极兔在这些新市场国家的物流资源布局,能否具备强大的跨境物流时效性和运输能力,这就要求极兔未来在这些国家和市场还需要大量的物流成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