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上半年靠“卖家产”保利润?核心业务亏了77亿

500

38.96%的净利润增速或许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假象。如果下半年没资产可卖,或者创新药还是卖不动,这份财报的"光鲜"很快就会被戳破。

作者:贾明

编辑:郑经

8月26日晚间,上海复星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但仔细研读这份财报会发现,卖了"和睦家"剩余股权和其他非核心资产,一下赚了近95亿。要是把这笔钱减掉,公司实际经营利润是负的77.89亿元,相当于"靠卖家产掩盖正经业务亏损"。医疗服务越扩张越赔钱,创新药喊了半天却撑不起营收。

500

01

净利润"虚胖":

39%增长靠卖"和睦家",没了资产处置就是"亏损户"

38.96%的净利润增速没多少是正经做生意赚的,财报里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减少23.39%"。上半年,复星医药靠产品销售、服务提供等主营业务赚的钱,比去年少了近四分之一。

那净利润为什么还能涨?答案藏在"非经常性损益"里。其中仅"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就有94.91亿元。

500

17.02亿净利润减掉这部分资产处置收益94.91亿,核心业务实际利润则是亏了77.89亿元。

事实上,就是卖了"和睦家"剩余股权和其他非核心资产,一下赚了近95亿。要是把这笔钱去掉,公司实际经营利润是负的77.89亿元,相当于"靠卖家产掩盖正经业务亏损"。

这部分"卖资产收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128%。好公司的利润得靠产品卖得好、服务做得棒,哪有靠卖资产撑场面的?2025年以来复星医药已经签了超20亿元的资产处置协议,现在能卖的都卖得差不多了,下半年没了这笔钱,净利润还能这么"好看"吗?

02

医疗服务:

开16家康复机构亏0.4亿,扩张是"赔本赚吆喝"

复星医药这些年一直想在医疗服务领域"大展拳脚",截至报告期末,控股子公司健嘉医疗共运营16家康复医疗机构(含4家试运营机构),另有7家处于筹建阶段。上半年营收35.92亿元,只比去年少了0.67亿,但"分部业绩"却亏了0.4亿元,比去年多亏1.14亿元,相当于去年亏1块钱,今年亏4块6,属于越干越赔。

财报里对此解释,一是几家在建医院转成了固定资产,每个月要提折旧,钱没赚着先多了一笔固定开支。二是新增了4家试运营、7家筹建的康复机构,刚开业就得付房租、发工资、买设备,这些钱全是"纯投入",没带来一分钱营收。三是医疗收费降价、药品集采,医院卖药赚的钱少了,却没找到新的赚钱路子,只能眼睁睁看着亏损扩大。

复星医药并未披露这些康复机构的单店盈利情况。是单店都在亏?还是只有几家赚钱撑场面?如果连单店盈利都做不到,还一个劲儿地开新机构,这不就是"赔本赚吆喝"吗?

03

医疗器械业务:

北美断货、国内集采全在亏钱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上半年营收19.55亿元,同比降了5.51%,还亏0.56亿元。虽说比去年少亏了0.01亿,但本质还是"没赚钱",问题全出在"国际化没做成,国内又扛不住集采"。

500

财报里提到"受地缘政治影响,北美等地销售收入有所下降",说白了就是货物运不过去,订单没法确认收入。复星医药喊了好几年"国际化",连个北美供应链备份都没有?货物一卡壳就只能干等着,这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国内医疗器械业务同样很难,医学诊断业务赶上了集采,试剂、设备都得降价,营收自然往下掉。高端诊断设备没推出几款,成本也没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被压缩。

更讽刺的是,这个板块上半年"分部利润增长0.73亿元",靠的不是卖设备、卖试剂赚的钱,而是"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和"卖非核心资产",又是靠非经常性损益遮丑,主营业务亏损一点没改善。

04

制药业务:

集采压垮成熟药,创新药"叫好不叫座"

作为复星医药的"基本盘",制药业务上半年营收139.01亿元,同比降了5.29%,虽说创新药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14.26%),但根本撑不起整个板块,问题出在"老药卖不动,新药卖不好"。

500

财报承认"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影响",公司累计有42个产品进了集采,这些药降价后营收大幅下滑。可复星医药也没提前准备:首仿药、改良型新药没推出几个,没法填补集采药的营收缺口,只能看着成熟药板块"躺平"。

创新药看着增速不错,但占总营收的比例才22%,连四分之一都不到,根本成不了"顶梁柱"。上半年研发投入25.84亿元,其中8.67亿元做成了"资本化研发投入",简单说就是把研发花的钱不算成当期费用,留到以后慢慢摊,这样能让现在的利润看起来更高。

同样是"埋雷",如果这些研发项目最后没成功,或者上市后卖不动,以后就得一笔笔减值,到时候利润又得大缩水。

此外,复星医药在研的创新药项目超70个,覆盖实体瘤、血液瘤、慢病等好几个领域,却没一个能拿出手的"重磅药"。研发资源撒得太散,重点项目推进慢,最后可能"什么都做了,什么都没做好"。

复星医药这份财报着实令人担忧,靠卖资产撑利润,核心业务亏得一塌糊涂,医疗服务、医疗器械越扩张越赔钱。制药业务被集采压得喘不过气,创新药"叫好不叫座",财务风险还在不断累积。

38.96%的净利润增速或许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假象。如果下半年没资产可卖,或者创新药还是卖不动,这份财报的"光鲜"很快就会被戳破。

复星医药要是不赶紧调整战略,砍掉不赚钱的扩张项目、聚焦核心研发、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以后的日子恐怕会更难。

头图来源|复星医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