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财报的“吸血真相”:上半年近145亿收入靠卖物料“收割”加盟商

500

上半年,占营收97%的145亿商品和设备销售额,折射出52996家加盟门店日夜不停地向蜜雪冰城购买原材料及设备。

作者:贾明

编辑:郑经

500

8月27日,蜜雪集团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上半年蜜雪集团实现营收148.7亿元,同比增长39.3%;毛利47.1亿元,同比增长38.3%;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4.1%。

其中,商品和设备销售收入达144.947亿元,占营收总比高达97%。商品和设备销售给了谁?截至2025年6月30日,蜜雪冰城加盟门店数量为52,996家,沦为蜜雪冰城“下游经销商”。

深入分析就能发现其中暗藏着诸多隐患,从财务数据的异常表现,到门店扩张背后的危机,再到加盟模式的潜在风险,以及海外业务的困境,蜜雪冰城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危机四伏。

500

01

财务数据:

营收毛利倒挂,成本失控

蜜雪冰城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9.3%,乍一听,这成绩相当亮眼,可再看看毛利增速,仅为38.3%。一般来讲,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应该能形成规模效应,单位成本下降,毛利增速理当跑赢营收增速。

但蜜雪冰城却反其道而行之,门店数量从2024年中期的43197家涨到2025年中期的52996家,增幅22.7%,规模扩张明显,可核心业务“商品和设备销售”的毛利率却从2024年的30.5%掉到了30.3%。

500

财报对此解释为“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及收入结构变化”,但这理由实在站不住脚。

原材料涨价又不是只针对蜜雪冰城一家,喜茶、古茗等同行也面临同样问题,怎么人家没出现毛利增速落后营收的情况?

“收入结构变化”具体是怎么变的?财报里只字未提,是低价设备卖多了拉低整体毛利,还是高毛利原材料销量占比下降了?

此外,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9.8%,比营收增速还高0.5个百分点,意味着每赚1块钱营收,花在销售上的成本比去年还多。行政开支也同样如此,从2024年的2.795亿元涨到4.377亿元,增幅56.6%,比营收增速高出17.3个百分点,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从2.6%攀升至2.9%。

别小看这0.3个百分点的提升,背后可是1.582亿元的绝对增量。这笔钱到底花哪儿去了?财报里连个明细都没有,是高管薪酬大幅上涨,还是新增了一堆行政岗位,又或是有非经常性的大额支出?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8090万元涨到1.586亿元,同比激增96%,主要靠的是“定期存款所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及政府补助增加”。

500

手握大笔现金,不投到供应链升级、研发创新、海外市场拓展这些提升长期竞争力的关键领域,反而存银行吃利息,甚至靠政府补助凑收入,这哪像个高速增长的行业龙头该干的事?

与此同时,研发开支仅从4030万元涨到4100万元,增幅1.7%,占营收比重从0.4%降至0.3%。茶饮行业竞争激烈,新品迭代速度极快,研发投入如此吝啬,以后还怎么留住消费者?难不成真以为靠“冰鲜柠檬水”“珍珠奶茶”这些老产品就能一劳永逸?

02

门店扩张:

闭店率飙升

财报里大肆宣扬“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在全球构建起超过53000家的门店网络”,可对门店运营的真实惨状却视而不见。“我们的加盟模式”里的门店变动表,2025年上半年加盟门店“期内闭店”1187家,2024年同期仅799家,闭店数量同比暴增48.6%。闭店率(闭店数/期初门店数)也从2024年的2.13%蹿升至2025年的2.56%,短短一年时间,闭店率上升0.43个百分点,加盟商去哪里了?

从“加盟商数量”与“门店数量”的匹配情况来看,2025年中期加盟商数量23404名,2024年中期19310名,同比增长21.2%。而加盟门店数量从43197家涨到52996家,同比增长22.7%。加盟商增速低于门店增速,意味着单加盟商平均运营门店数从2.24家微升至2.26家,几乎没啥变化。

500

这和公司一直鼓吹的“与加盟商利益与共”“助力加盟商持续成长”完全是两码事。要是加盟商真能赚钱,肯定会扩大经营规模,多开几家店,可现实却是大多数加盟商连维持现有门店都费劲,根本没能力再扩张。

另外,“加盟和相关服务的收入”从2929万元涨到3801万元,同比增长29.8%。看似增速不低,但要知道,加盟服务收入主要包含加盟费、管理费等,正常情况下,门店数量增加,服务收入增速应该和门店增速基本持平,甚至更高。

财报表示,“有序推进智能出液机在全国门店的测试及推广,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覆盖超5600家‘蜜雪冰城’门店”。2025年中期“蜜雪冰城”品牌门店数至少5万家,智能出液机覆盖5600家,覆盖率仅11.2%。

从2024年10月开始测试推广,到2025年6月,整整9个月时间才覆盖这么点门店,要么是设备成本太高加盟商买不起,要么是设备实用性差加盟商不愿装,所谓的“提升门店运营效率、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不过是“纸上谈兵”。

更讽刺的是,公司宣称“战略性经营少量直营门店,主要为获得运营洞察并加强我们的品牌”,可直营门店数从2024年中期的21家降到2025年中期的18家,不增反减。自己都不敢扩张直营门店,却一个劲地鼓动加盟商开店。

03

加盟模式“吸血”:

物料销售至上,食品安全隐患重重

蜜雪冰城在财报里特意强调“我们不以加盟费和相关服务费为主要收入,2025年上半年加盟费及相关服务费收入占比仅为2.6%”,试图营造“轻加盟、重服务”的良好形象。

500

但只要看看收入结构就会发现,蜜雪冰城97.4%的收入来自“商品和设备销售”。说白了,蜜雪冰城的核心商业模式并非“品牌授权+运营服务”,而是“以加盟为渠道,向加盟商卖物料和设备”。

加盟商岂不是沦为蜜雪冰城的“下游经销商”?

蜜雪冰城要盈利,就得让加盟商多买物料、多买设备。而加盟商要赚钱,就得控制成本,在物料采购上精打细算。

因原材料涨价等因素提高物料售价时,加盟商就陷入两难境地,要么接受成本上升,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要么冒险使用便宜的劣质原材料替代公司供应的物料,降低成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蜜雪冰城近年来频繁曝出“使用隔夜食材”“篡改食品有效期”“操作区卫生差”等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加盟商不想合规经营,而是公司的模式把他们逼到了“要么违规、要么亏损”的绝境。

这种模式高度依赖“新加盟商进场”。老加盟商因亏损闭店后,公司必须招募到足够多的新加盟商填补空缺,才能维持门店数量增长和物料销售规模。

但从2025年中期数据来看,加盟商数量仅增长21.2%,低于门店数量22.7%的增速,表明新加盟商招募难度加大。随着闭店率不断攀升、行业内对蜜雪冰城加盟模式的负面评价增多,未来极有可能出现“招不到新加盟商”的情况,届时门店数量将断崖式下跌,物料销售收入也会随之崩盘,整个商业模式瞬间就会崩塌。

财报里还声称“我们大规模的极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为加盟商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事实并非如此。

2025年上半年“商品和设备销售”毛利率30.3%,虽说不算特别高,但考虑到蜜雪冰城全球5.3万家门店的庞大采购规模,这个毛利率背后,公司对加盟商的加价空间其实不小。

所谓的“具有竞争力”,不过是和小品牌供应链相比,要是和喜茶、古茗等同样具备大规模供应链的品牌相比,蜜雪冰城的物料价格未必有优势。

说到底,占营收97%的145亿商品和设备销售额,折射出52996家加盟门店日夜不停地向蜜雪冰城购买原材料及设备。这种高度依赖“物料销售”的模式,对门店规模扩张存在极端依赖,一旦加盟商闭店率上升,新加盟商招募遇阻,物料销售收入将直接承压,整个盈利体系可能面临极大风险。

头图来源|蜜雪冰城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