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橱柜厂家的海外布局,发现了不同企业家对海外的判断有着迥然的不同

为什么老大老二如此眷恋国内市场?而看上去 反超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更要出海。

最近研究橱柜厂家的海外布局,发现了不同企业家对海外的判断有着迥然的不同。老大、老二心生迟疑,老五老六则争先恐后。义无反顾,打破秩序。

福建金牌橱柜2024年收入35亿元,在国内属于第二梯队还要靠后。然而企业家自有不凡的视野。它在泰国已经建立工厂,形成产能,面向欧美市场。而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工厂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实际上早在2020年,金牌橱柜已经开始在马来进行股本操作。它入股了马来西亚最大的橱柜生产商SIB。

马来西亚有着丰富的橡胶木,家居产业集群发达,但个头都不大。SIB算领头羊,2024年也只有15亿元人民币的规模。金牌橱柜在当地跟工程商合作之后,目前已经开始躬身入局,以本地化工厂,继续深耕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工厂。像橱柜这种产品,属于定制化工程,没有良好的本地工厂,很难形成个性化定制方案。金牌橱柜海外收入占比3.4亿,收入占比将近10%。眼看着泰国工厂已经发力,而马来西亚则形成新的犄角之势。

反观行业老大欧派家居,在海外的工厂却不见动静。欧派2024年收入190亿元,业务收入已经同比下滑8%。但欧派依然试图靠着出口,在支撑着国内市场的损失。它在2024年出口增长了34%,然而整体海外收入占比依然只有2个百分点。今年初欧派的管理者对外披露了海外布局战略:如果一个地区的市场销售额达不到 5 亿人民币,欧派不会考虑在当地建厂。听上去合理合情,然而在当下供应链大分流的的局面,这种谨慎无疑是一种古董思维。

行业老二索菲亚橱柜2024年收入110亿元人民币,收入下滑10%,已经明显感受到国内房地产萧条带来的肃杀之意。海外业务收入还不到1个亿,占公司总营收不到一个百分点。

然而跟老大一样,索菲亚也坚信通过出口能够在海外打下天下。如同欧派在马来西亚开始门店,索菲亚也在越南胡志明市开设体验店。然而在越南,像来自山东潍坊的三洋橱柜,早已下沉其中。

它们在越南胡志明市路边有巨大的门店,而附近同奈省则有自己的工厂。在直营店之外,代理店也开始营业。涉及到土木工程的活儿,一定要用本土人的界面。国内大牌看不见的这些小品牌,早已在这里成为贴地巡行的虎狼之师。虽说索菲亚收购了法国品牌司米橱柜(Schmidt),在国内市场推广高端定制概念。而司米品牌的生产,依然依托国内供应链体系。

这些在国内头牌企业,在海外几无建树。海外市场,对于老大老二看上去是有狼有虎,全是怕字当头。而国内不管是吃肉还是喝汤,全是恋恋不舍。一个企业的天花板,完全是是由CEO与外界的齐眉视野所决定。欧派、索菲亚都试图通过“轻资产经销网络+工程合作”来快速渗透市场。然而在步伐更快的中国出海布厂的同行,恐怕难以奏效。

橱柜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再是由国内工厂的极致效率所决定,而是由海外工厂的全球布局而一定江山。企业的未来成长曲线,就看海外产能的发挥。那些打了一辈子胜仗的“老派”企业家,不知道是否会意识到这一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