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失去战略自主有什么后果?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500

欧盟是盟,但也不是一个政治实体,各怀鬼胎的非战略自主的情况下,也就是成为老美菜单里待切的牛排。

500

欧洲“七子”主动赴美见特朗普的场面,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嘲笑。

这场会晤撕开的不仅仅是欧洲的遮羞布,也暴露了大国强权欺凌弱国毫不留情。特朗普对欧洲的藐视不但写在脸上,还用身体语言公告于世。

在会议途中径然离席,把欧洲“七子”丢在一边,转头跟普京通电话40分钟。这种不加掩饰的怠慢,被国际舆论称为少见的“外交羞辱”。更讽剌的是,会后包括泽连斯基在内,欧洲领导竟然或强装笑脸,或木然站立,心中都窝着“火”,但又不能不顺从特朗普,在白宫配合照了张各怀心事、东张西望的合影。

在白宫会议室里更是荒诞,马克龙全程沉默,德国默茨喋喋不休,意大利梅洛尼频频翻白眼,芬兰斯图布“虔诚”记笔记,英国斯塔默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500

欧洲大佬的众生相,特朗普可能把肠子都笑翻了。

还有更不客气的,美国白宫继续耍弄乌克兰,由上次追问泽连斯基不穿西装的记者,把泽连斯基放上“砧板”,复刻“西装”话题让他尴尬。事后美国副总统万斯爆料,他事前告知泽连斯基要穿西装,说话要注意态度和分寸。

言下之意,让你穿西装你就要穿,让你说谢谢你就要连说8次谢谢。嘴巴很硬的泽连斯基,这次从了,也怂了。

在这次会晤中,欧洲不但失了面子,连话语权都被特朗普碾得粉碎。欧洲和乌克兰一直坚持说,先停火再谈判,但美国就直接代表了,强行分拆了停火和谈判,声称欧洲和乌克兰一致认同这一路径,把欧洲甩到一边,试图让外界觉得特朗普取得了巨大的“和平进展”。

美国为何如此蔑视欧洲,甚至不把这几个西欧国家放在眼,不妨了解一下美欧的关系。

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著名的国际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对此有过深刻的分析。

他首先认为,欧洲是美国的天然盟友,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大体相同的宗教传统,实行一样的民主政治制度。欧洲也是美国向欧亚大陆腹地逐步扩展的跳板,有着巨大的地缘战略利益,直接确立美国在这一重要地区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

在目前阶段,欧洲仍极大地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任何扩大都将自然而然地成为美国直接的影响范围。相反,美国若没有与欧洲的紧密关系,在欧亚大陆的首要地位也就很快不复存在。

其次,西欧已经是一个共同市场,但还远不是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一个政治上的欧洲尚未出现。

严酷的现实是,西欧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美国的保护地,中欧包括一些东欧国家也越来越是如此。欧洲人对美国的“霸权”耿耿于怀,但却乐于受美国“霸权”的庇护,这种关系有如古代的仆从国和附庸国。

再次,也是更糟糕的,欧洲内部的活力正普遍地下降,现存的社会经济制度,甚至连初露端倪的欧洲人格意识,都显得十分脆弱。美国不久前打出的关税要挟,欧盟马上服从,可以看出一些欧洲国家出现了信任危机,且在一些世界大问题面前,采取孤立主义和逃避主义的内向态度。

自主权的丧失,让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只能急得跳脚,但无能为力。东欧一些小国早已看在眼里,加速倒向美国。

如立陶宛、拉脱维亚提出要美军常驻,从来没提过“北约军”。乌克兰的下一步,大概率也只能按照美国的剧本,跳不出“割地让步”的圈圈,欧盟的地缘影响力将进一步削弱,看不到未来长远发展的希望。

特朗普敲诈欧洲竹杠使出两个手段,一是关税大棒,二是以俄罗斯威胁增加军费。这两根大棒,让欧洲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500

目前的欧洲产业空心、能源依赖,十年前欧洲企业占了世界500强36席,现在只剩下14家,前十名连影子都没有。欧盟的经济从原来占世界比重22%降到17%,创新动力集体迷失,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又在AI时代慢了半拍。

当美国要欧盟军费提高到5%,整个北约的军费每年飚升到2.6万亿美元,是现在的两倍多,意味着欧盟的军费总开支与美国现在差不多。这个天文数字,欧洲只能用削减社会福利填补军费窟窿,是欧洲勒紧肚皮向美国献媚的恶例。

过去“欧洲共同体”曾是一代精英的神话,现在已沦为大国博弈的棋子,加剧欧洲内部分裂。

在是否派兵乌克兰问题上,欧洲几大国存在严重分歧,意大利明确拒绝,副总理萨尔维尼更公开痛斥马克龙,“你想发动战争吗?那就戴上头盔,穿上(防弹)背心,(亲自)去乌克兰参战。但不要打扰意大利人,不要打扰我们这些想要和平生活的人”。

可以预见,欧盟无力强压俄罗斯低头,相反俄罗斯以其实控区作为应对策略,有更多的时空回旋余地,导致全球地缘势力版图加速重构。当欧洲不再成为多极世界的制衡一方,世界会出现更加激烈的霸权争斗和震荡。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曾经说过,国际政治中你不在餐桌边,就在菜单上。匈牙利欧尔班更不避讳地指出,这让欧洲看起来“荒谬又可悲”,欧洲只能在菜单上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