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陈礼腾:平台经济的“内卷”本质是市场结构失衡与资本逐利性的叠加

去年以来,国家持续加码“反内卷”,但平台经济目前仍深陷“低价竞争”、“补贴大战”泥潭亟待破解。在此背景下,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 #网经社 发起——“破‘卷’立新 重塑生态” 平台经济“反内卷”调查行动。这也是我们继去年“仅退款”调查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后,发起更为全面、深度的调查行动,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500

对此,我们组织了高校教授、协会、智库专家、投资人、律师、分析师等,对平台经济“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度解读,并发布了《2025年平台经济“反内卷”分析报告》。以下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观点。

500

近年来,平台经济的“内卷式”竞争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电商直播的“全网最低价”到外卖平台的“百亿补贴”,非理性竞争的阴影正蔓延至多个领域。这种以价格压榨、资源透支为核心的模式,表面上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实则暗藏系统性风险,亟需多方协同治理

“内卷”的根源:市场失衡与资本异化

平台经济的“内卷”本质是市场结构失衡与资本逐利的叠加。这种异化通过算法霸权、价格压榨等手段,形成"赢家通吃"的垄断格局,导致市场结构严重失衡。头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构建算法壁垒,通过动态定价、流量操控等手段,将中小主体纳入非理性竞争轨道,形成"降本-降价-降质"的恶性循环。

此外,资本逐利的短视性加剧了系统性风险。为追求短期规模扩张,平台企业普遍采取"烧钱换市场"策略,将资源过度集中于价格战而非价值创造。这种模式导致技术创新投入占比持续走低,部分领域研发投入增速不足营收增速的三分之一,直接削弱产业升级动能。

多维冲击:从企业到社会的连锁反应

“内卷式”竞争的负面影响已渗透至经济、社会与国家层面。对企业而言,创新动力被价格战吞噬。数据显示,过去平台经济融资中超八成资金用于营销补贴,而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产业“脱实向虚”。例如,电商平台过度依赖“仅退款”服务降低售后成本,却忽视商品质量提升,最终陷入“低质低价”循环。

对消费者而言,低价背后是商品质量缩水与服务体验恶化风险。如外卖平台的“1元奶茶”“2元咖啡”虽吸引眼球,但若食材成本难以支撑可持续供给,食品安全风险随之上升。

而对社会而言,内卷现象引发了就业质量恶化与资源低效配置的双重困境。一方面,过度竞争导致劳动者被迫高强度工作,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大量无效内耗造成个人时间精力与社会资源的双重浪费。这种非理性竞争模式不仅抑制创新活力,更导致社会整体效率下降,形成"内卷式发展"的陷阱。

破局路径:制度创新与价值重构

治理体系重构需立足"监管-企业-社会"三维框架。制度创新层面,应完善平台经济反垄断法规,建立算法备案与审查制度,禁止利用数据优势实施"自我优待"。

价值重构层面,需通过政策杠杆引导企业转向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鼓励差异化赛道开拓,将质量指标纳入流量分配机制。社会共治层面,应建立消费者、劳动者等多方参与的治理机制,通过集体协商提升权益保障水平,构建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向激励。

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需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垄断壁垒,以价值重构引导创新发展,用社会共治保障各方权益,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一进程需要平衡监管力度与市场活力,既要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又要激发创新潜能,最终构建开放、公平、可持续的平台经济生态。

专家介绍:陈礼腾,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关注数字生活服务、在线旅游、移动出行、在线教育、数字健康等赛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