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实验室,机器人的春天在哪里?

机器人大会还在火热进行中,宇树的展台无疑是最火热的之一。

一边是身高130cm、体重35kg的G1机器人,给观众们现场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拳击赛;一边是机器狗在陡坡、台阶这类复杂地形上畅通无阻。

人形机器人后空翻、跳街舞确实足够吸引人,可是你知道吗,机器狗相比于人形机器人已经在商业化的脚步中优先一步了,它性能卓越的同时兼具性价比,市场前景广阔。

500

01机器狗的“前世今生”

四足机器人,是基于仿生学,采用4条步行腿构成的四腿仿生机器人。

作为一种多足机器人,它比双足机器人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比六足、八足机器人结构简单,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可以用于军事物资运输、危险环境探测、教育和娱乐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大多是的四足机器人都是设计成狗的形态,我们称为“机器狗”。

2005年,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推出的BigDog是机器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Big Dog采用伺服液压缸作为其腿部的驱动器,配套了汽油发动机,为负重型四足机器人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2020年,波士顿动力公司正式销售于2015年发布的Spot四足机器人,用于商业和工业领域。

回顾中国机器狗市场发展,前几年,我们还在讨论宇树VS云深处的“双狗争霸”,现在越来越多企业涌入机器狗赛道,机器狗将进入“混战阶段”。

8月5日,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产品Unitree A2,整机约37千克,空载续航20km。视频一经发布就引起几十万的点赞讨论,视频显示,A2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最大攀爬高度1米。A2能够承受一个身高175cm体重100kg的成年男性在背部蹦跳,也能够在碎石地等复杂地形保持稳定行走。 

500

也有一些公司设计出有别于机械风,外型更像小狗的卡通陪伴类四足机器人。例如蔚蓝科技的Baby Alpha,外表多了头部设计,脑袋和动画中的狗狗形象相差无几,外观在科技感的风格上增添了可爱气息。

BabyAlpha不仅能做到简单的交互,其眼睛可以变成视频通话,增添了实用性。基于自然语言对话与搜索引擎,能做到儿童的知识学习和疑难问题解,还能创造多国语言学习环境。 

500

此外,还有蔚蓝智能、小米、哈崎等机器人更多地聚焦于消费级市场,开发适合家庭、教育、娱乐等场景的四足机器人产品,利用其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效应和市场渠道优势,推动四足机器人的普及。 

02机器狗或可更快进入人类家庭生活

王兴兴在最近的机器人大会上表示:“一直坚决反对做人形机器人。”他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以人类最近几年或者未来十年左右的科技水平,把双足机器人做得很产品化,很实用,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而四足机器狗更人机交互友好,因为人就是喜欢猫和狗,这是经过多少万年进化的结果。 

500

宇树机器人在很多核心环节都是自主研发,包括这个驱动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等,全部都是自主创新。这大大降低了机器人的硬件成本,因为这个价格优势,也更有利于优先切入To C市场,打造户外、教育、娱乐化场景的机器狗。

从宇树的公司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盈利三部曲”

1、 自研高度技术壁垒的零部件,大幅降成本

2、 瞄准“消费电子产品”赛道,连接了机器狗从实验室到大卖场的鸿沟

3、 以普惠的价格重构机器人行业,从科研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型

机器狗虽然没有人形机器人那么繁琐的研发程序和高昂成本,但如今我们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毕竟技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生产关系变革也需要时间沉淀。

不过好在机器狗的结构较为简单,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迭代,目前技术路线已经走向收敛, 基本的软硬件技术走向成熟,上游供应链逐渐完善,成本已经降低至具备经济性的水平。 

算法层面的突破、人工智能的赋能、硬件的成熟和成本的逐渐下降,使得机器狗的下游应用也持续拓展。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国内具身智能企业已形成覆盖“零部件+整机+算法”的全产业链布局,人工智能与硬件制造协同推动产业升级。 ‌

未来机器狗的落地需要更精细化的赛道区分,以及构建自己的应用产业生态。

03打造全球领先的四足机器人

王兴兴:我们希望至少在四足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最领先、性能最好、使用范围最广。

得益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机器狗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7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8.5亿元。

从市场规模看,GGII估计,2025年中国智能机器狗市场规模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7.5%,未来五年将突破50亿元。全球市场到2030年销量接近50万台,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

从商业化进程看,开源证券发布研报称,预计到2031年,国内机器狗销量有望达到39.48万台。

从技术和成本控制上看,产业链的成熟及区域布局推动了行业进一步发展。当前,中国智能机器狗的零部件国产化率较高,其销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大幅增长。

目前,全球机器狗与人形机器人的数量比约为9:1,行业数据也证明了机器狗的广泛应用,除了上文的一些推动因素,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也在助力行业爆发,未来3-5年我国机器狗行业有望在B端规模化应用,并逐步向消费级市场延伸,成为全球四足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