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铸剑!第二十届研电赛收官深圳,产学研再攀高峰
当深圳湾的晨光穿透云层,鹏城赛场内掌声与欢呼声交织成属于创新者的交响。
8月17日,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电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本届赛事规模再创新高,自3月开赛以来,共吸引来自全国333所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的8228件作品参赛,参赛师生超过34000人,相比往届规模增长12%。
从1996年在清华大学播下的“创新种子”,如今扎根中国的产业沃土长成“参天大树”。研电赛的三十年,见证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本届全国总决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共同承办。
经过校赛、赛区初赛、赛区复赛的层层竞技,最终635支队伍,近2000名师生进入总决赛,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展开了智慧与技术的对决。在为期两天的评审和答辩后,17日上午,11支优秀队伍在“研电之星”挑战赛中展现了他们的创新实践成果。最终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这样就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KunRobot队、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星眸天巡队3支团队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最高荣誉“研电之星”,彰显了赛事在选拔顶尖创新人才中的标杆作用。
为期三天的活动,第十九届研电赛全国总决赛圆满闭幕。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宇锋,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深圳市龙岗区委书记余锡权,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丁正红,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逸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研电赛组委会秘书长汪玉,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书记、研电赛组委会秘书长李德识,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苗宁礼,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助理吴乾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合作处处长季士治,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卫,海思显示芯核军团CEO、第三届研电赛团队一等奖、第四届研电赛命题委员会委员罗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王劲涛,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许志良等领导嘉宾分别出席了三十周年座谈会、开幕式和闭幕式。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三十周年座谈会暨产教融合育人创新机制工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开幕式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闭幕式
01人才选拔:二十届奋进,与科技共成长
研电赛走过二十届,不仅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青年人才的“练兵场”,更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蓄水池”。
在创新牵引上,竞赛从早期单一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方向,到如今设立八大分赛区、涵盖技术竞赛与商业计划书竞赛两大板块,赛事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技术竞赛下设“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类”八大方向,更增设兆易创新、华为、飞腾、AMD等十余项企业命题及“光载信息”专项赛,形成覆盖多领域、联动产学研的创新生态。在参赛规模上,从第一届的13支队伍近百人到第二十届8228支队伍超3万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三十年来研电赛影响力不断扩大,累积400多家参赛单位、4万参赛队伍、参赛师生超过20万,吸引50余家企业参与竞赛命题。成为高质量品牌赛事。在人才培养上,始终坚持“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发展三十年几乎覆盖了所有研究生培养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科研和产业的领军人物,形成“赛场育人才、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很多业内企业也把大赛作为人才遴选的平台。再看赛友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金德鹏、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付宇卓教授、海思芯片核显军团CEO罗琨、AMD全球副总裁兼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吉隆伟等都是从大赛走出来,成为领域内科研和产业的领军者。
02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与需求强互动
研电赛一路走来,秉承“面向真需求、解决真问题”初衷,承载着高标准、高要求。学科交叉打开创新的广度,实践导向扎牢落地的深度。
研电赛的赛场从来不是单一学科的封闭竞技,而是多领域智慧的深度融合;也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展示平台,更是面向产业需求的实战演练。历经二十届沉淀,学科交叉与实践导向已成为赛事最鲜明的底色,让参赛作品既见创新锋芒,更具落地底气。
学科交叉的活力在协作中充分迸发。郑州大学参与“城市具身智能”赛题的陈文达深有体会,作为工科专业学生,他与理科的师兄师姐组队协作,在讨论中常从对方视角获得从未想过的新思路,往往豁然开朗,进而推动作品迭代。这种打破学科边界的协作,正是国家倡导的创新路径,让技术探索有了更开阔的视野。
而“实践导向”更是刻在研电赛的基因里中国矿业大学参与兆易创新企业命题的赵文嘉表示,团队全程采用全国产方案,核心芯片GD32性能可靠,在调频控制算法上甚至优于国外DSP。未来还计划拓展使用兆易创新的模拟芯片、驱动芯片等。东南大学陈梓罡在优利德企业命题的经历更具代表性,他坦言原以为企业核心技术不会轻易公开,没想到优利德敞开胸怀,向学生普及技术,连设计细节、源码都倾囊相授。这种开放共享特别打动他,“能感受到拥抱开源的诚意,共享互通能让世界更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与小米企业命题的李少军团队的作品则贴合小米“人车全生态”,始终紧扣现实用车场景的具体需求,与实际应用贴得极近,没有半点实验室里的“悬空感”。
此外,今年结合深圳市“20+8”产业集群新增的“光载信息”专项赛。来自清华大学参与“光载信息”专项赛陈博浩团队,也从设计之初就瞄准“落地可用”,所用器件均为商用化产品,无需科研定制,让作品天然具备产业化基础。
从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深度耦合,到新一代通信技术与信息感知系统的跨界联动,再到“光载信息”等前沿方向的探索突破,作品不仅跨越了单一学科的边界,更紧密锚定产业实际需求,将实验室的理论创新转化为可触摸、可应用的技术雏形,研电赛始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
在研电赛的赛场上,“纸上得来终觉浅”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这里的每一行代码、每一块电路板、每一次调试,都在回应同一个命题:技术的价值,终究要在实践中生长。
为进一步打通资源、充分共享,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组织了三十周年座谈会、商业计划书大赛、科技开放日、龙岗区企业及产业园区调研等系列活动,为电子信息领域的研究生、高校学者与企业代表搭建起精准对接的平台,推动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深度联动,助力产教融合实践走深走实。
今年,龙岗区推出“青年人才20条”,助力青年人才“优惠试用、优享生活、优岗就业、优质创业”。近期,还将出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全要素支持人才发展。比如,对于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等重点赛事获奖项目,可直接纳入龙岗青年人才创业项目库,给予5万元创业启动金。龙岗区每年将从入库项目中遴选一批优质创业项目,从创业启动、研发投入、创业空间、人才住房、融资、场景等多方面,给予“项目+人才”最高价值2000万元综合支持。此外,龙岗区还将全周期陪伴人才成长,从新引进入户补贴到岗位激励,再到最高18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奖励和各类贴心的服务保障,全力支持人才筑梦龙岗。
03使命担当:三十载征程,与国家共发展
今年恰逢研电赛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大赛的高速发展也是多方共识共进的结果。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表示,三十年来,研电赛始终秉持“产业需求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思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优秀人才。希望未来研电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联合龙头企业设立前沿赛题,推动竞赛与产业技术痛点深度结合,同时加强校企课程共建与资源共享,探索“双师型”培养模式,助力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总部党委书记陈英指出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中国电子学会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生群体主办的标志性赛事。本届赛事在深圳举办寓意深远,希望老师们、同学们充分借助竞赛机会和深圳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让更多“实验室成果”加速走向“产业化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二级巡视员周海燕强调,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全球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投入最集中的领域,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不仅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青年人才的“练兵场”,更是优秀人才的“蓄水池”。
中国研究生学位与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雪梅表示,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历史悠久、学科交叉显著、产教融合紧密,自2014年纳入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后,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育人成果丰硕,涌现的优秀团队中不少已成长为电子信息领域领军人才,为行业发展贡献卓著。站在30周年新起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协会将坚守办赛初心,与中国电子学会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界协同创新,激发青年学子创新潜能,助力赛事再上新台阶,共同谱写电子信息产业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篇章。
中国电子学会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高新波指出,研电赛是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时期举办的高水平盛会。600余支顶尖团队汇聚鹏城,集中展示创新成果,涌现的优秀作品既体现了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彰显了其瞄准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需求的使命担当。未来将持续优化研电赛等高水平赛事平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深圳市龙岗区区委书记余锡权表示,龙岗积极响应深圳市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的战略规划,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创新发展之路。衷心期待以研电赛为纽带,让更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新成果在龙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苗宁礼表示,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汇聚学界业界精英的高水平赛事。学校期盼借助大赛平台与各高校、企业建立联系,诚邀名家名师到校指导合作;同时向优秀青年才俊发出邀请。
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卫表示,作为连续八年的总冠名方,兆易创新亲历了赛事的跨越式成长。产业进步离不开源头创新人才支撑,公司已将研电赛打造成链接“技术-生态-人才”的核心平台。展望未来,双方合作将更紧密,设置贴合产业前沿的命题,深度融合存储、控制、传感等产品线与AI技术,助力学生把握产业脉搏,挖掘创新型人才。
04继往开来,向更远更深处前行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于1996年由中国电子学会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已经成功走过了三十年,举办了二十届。侯朝焕、倪光南、陆建华、吴德馨等一批院士从办赛之初就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代代电子人接续努力。
研电赛发起人、清华大学教授周祖成教授倡导,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
研电赛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天津大学原校长、南开大学原校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表示,古人称30为一世,经过30年研电赛成熟了,但也面临转型。希望研电赛能够以智能化和绿色化为方向,实现华丽转身。
研电赛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汪玉表示,希望同学们能够以研电赛为舞台,激发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相互交流学习,求真务实,探索真知,在创新创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成为新时代科技报国的排头兵,为建设创新国家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研电赛组委会秘书长、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李德识表示,研电赛不断助力创新人才培养的“1133”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社会上具有较强影响力。未来,研电赛将继续以赛促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四个面向”,将竞赛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学科竞赛之一,研电赛始终秉承“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站在“二十届”的新起点,研电赛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场赛事,而成为凝聚政产学研共识、擘画行业未来的风向标。
当学生的科研热情与产业的创新需求双向奔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跃迁之路,正在政产学研多方协同中向更远更深处前行。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发展历史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
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是在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主流赛事,目的在于推动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研究与系统实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推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的国际化,为优秀人才培养搭建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和产学研用对接平台。
自1996年首届竞赛由清华大学举办以来,始终坚持“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
从第七届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将扩大为“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共同主办。除继续邀请高校和科研院所参赛以外,还将邀请中国港澳台地区及环亚太各国和地区的代表队参赛。
从2014年第九届起每一年举办一次。
第一届
首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竞赛时间:1996 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复旦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清华大学等(共10 个单位13 支参赛队)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侯朝焕(中国科学院院士、声学所副所长)
第二届
第二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Synopsys 公司、Cadence 公司
竞赛时间:1998 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四川联合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科院声学所、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中科院电子所等(共17 个单位、26 支参赛队)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原总工程师)
第三届
第三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Synopsys 公司、Cadence 公司、Menter Graphics公司、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竞赛时间:2000 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 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中科院计算所等(共21 个单位、35 支参赛队)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侯朝焕(中国科学院院士、声学所研究员)
第四届
第四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深圳市科技局、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IEEE-SSCS 北京分会、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市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亚科希资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Synopsys 公司、Cadence公司、Mentor Graphics 公司
竞赛时间:2002 年8 月
竞赛地点:广东·深圳
参赛单位: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汕头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浙江大学等(共29 个单位,47 支参赛队)
观摩单位: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共4 个单位,排名按拼音排序),台湾新竹清华大学由教授带队,有3 名队员组团观摩。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
第五届
第五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Altera 公司
协办单位:同第三届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竞赛时间:2005 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亚东技术学院、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地质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共44 个单位,71 支参赛队)
观摩单位:湛江大学(共1 个单位)。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倪光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第六届
第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Synopsys 公司
协办单位:Altera 公司
竞赛时间:2008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亚东技术学院、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地质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共52个单位,87支参赛队)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吴德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微电子中心主任,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专家)
第七届
第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Altera 公司
协办单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竞赛时间:2010 年8 月
竞赛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参赛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亚东技术学院、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汕头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地质大学、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共80个单位,285 支参赛队)
竞赛命题评审委员会主任:戴浩(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八届
第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东南大学研究生院、Altera 公司
协办单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竞赛时间:2012 年8 月
竞赛地点:南京·东南大学
第九届
第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协办单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决赛时间:2014 年8 月(从2014年开始,改为每年一次。)
决赛地点: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第十届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协办单位: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决赛时间:2015 年8 月
决赛地点:杭州·杭州余杭区利尔达物联网科技园和未来科技城
第十一届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贵州大学、海军工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汕头大学
支持单位: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研融合发展战略联盟、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
总决赛时间:2016年8月17-20日
决赛地点:上海.上海嘉定工业区
第十二届
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全国总决赛: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北分赛区:天津工业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理工大学
华中分赛区:湖南大学
华东分赛区:南京邮电大学
上海分赛区: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分赛区:深圳大学
西南分赛区:西南科技大学
第十三届
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北分赛区:中北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科技大学
华中分赛区:郑州大学
华东分赛区:中国计量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大学
华南分赛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西南分赛区:重庆邮电大学
集成电路专业赛(创芯大赛);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厦门);厦门理工学院。
全国决赛时间:2018 年8 月
决赛地点: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第十四届
第十四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北分赛区:北京理工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邮电大学
华中分赛区:南昌大学
华东分赛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电子学会(上海理工大学)
华南分赛区:桂林理工大学
西南分赛区:云南师范大学
全国决赛时间:2019 年8 月18-21日
决赛地点: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第十五届
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北分赛区:北京交通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北大学
华中分赛区:武汉理工大学
华东分赛区:安徽理工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市电子学会(上海师范大学)
华南分赛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和北海市科技局
西南分赛区:四川省电子学会
全国决赛时间:2020 年8 月18-21日
决赛地点: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第十六届
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电子学会
全国总决赛:绍兴市人民政府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工程大学
华北分赛区:山东电子学会、山东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北工业大学
华中分赛区:中南大学
华东分赛区:南通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市电子学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华南分赛区:广西大学
西南分赛区:重庆科技学院
第十七届
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
华北分赛区:中科芯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
西南分赛区:西南交通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市电子学会/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分赛区:福州大学
华中分赛区:郑州大学
东北分赛区:哈尔滨理工大学
华南分赛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邮电大学
总决赛:皋市人民政府
第十八届
第十八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
东北赛区:黑龙江大学
华北赛区:北京工业大学
西北赛区: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赛区:南昌航空大学
上海赛区:上海市电子学会、上海大学
华东赛区:南京理工大学
西南赛区:昆明理工大学
华南赛区:广东工业大学
总决赛:东莞理工学院
第十九届
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东北分赛区:东北大学
华北分赛区:山东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工程大学
华中分赛区:湖北大学
华东分赛区:浙江工业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市电子学会/上海理工大学
西南分赛区:重庆交通大学
华南分赛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上海新微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决赛: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东南大学承办)
第二十届
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
东北分赛区:大连理工大学
华北分赛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西北分赛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分赛区:长沙理工大学
华东分赛区:厦门大学
上海分赛区:上海电子学会/上海师范大学
西南分赛区:西南科技大学
华南分赛区:海南大学
光载信息专项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上海新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决赛: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国际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