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寺院,早就要求财务公开,每年有审计了

【本文来自《出家人要守戒律,和尚要会念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都啥年代了,还在说佛教不是生产?那我问你,你和其他的专职公号写手或者博主或者up通过写文,做视频cut赚钱?等于种了几亩地啊?你们算事生产么?来,回答我。就是回到古代,那些文人士大夫,一边批评佛教不事生产,一边被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吧。这是典型的只会说别人,不会说自己是吧,你觉得他们事生产么?LOOKING MY EYES。TELL ME WHY。

按照一个最好理解的事情,就是和尚生产精神产品,并且通过教导信众,获得生活资源,双方因此形成互动。这个好理解吧,你们公号写手,那些Up,博主,不都是这么运作么。你可以不信佛教,但是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否则我问你,时政博主,可能旅游的不喜欢看;历史博主,可能美妆的不爱看。所以对于其他赛道的博主来说,互相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么?所以现在的人,特别是一个专职公号写手,能说出佛教不事生产的话,也是神奇了。

今天佛教的衰落是事实,但是你写文不能只写现象,得分析原因,佛教的衰落,从朱元璋那时候就开始了,原因都知道吧,朱八八是什么出身啊,他上去以后自然对于佛教很多提防,实际上就是限制。《西游记》里的唐僧之所以是那个形象,就是和明朝限制佛教有关系,这个有专门的论文。

还有很多人一直说的度牒,度牒和戒牒不一样。戒牒是佛教内部的,度牒是准许你出家的凭证。如果像唐朝那样,你准许出家是考试,还算合理(西游记的唐僧出家就通过考试了),但是后世的度牒,基本就是给钱了事(看鲁智深的故事)。所以古代的度牒在大部分时候,对于佛教的健康发展没啥用。至于近代的特殊时期,是不是对于佛教有好处,这个大家都理解,不多说,只能说经过几百年的风雨,等永信去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离关门也差不多了吧。换句话说,今天永信或者说少林寺不守戒的原因,其实是源自几百年对于佛教的严格限制,而非佛教良好发展的必然结果。另外多说一句,佛教的戒律从根源来说,不用吃素。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想反,吃素对于佛教的发展,未必是个好事。这个又可以说很多,字数限制,不展开了。至于说财务的事,现在寺院,早就要求财务公开,每年有审计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