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芬创始人与前员工“互喷”风波迎结局

作者 | 赵栀
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
近日,徕芬创始人兼CEO在微博公开发文怼起了前员工。
8月16日,徕芬创始人兼CEO叶洪新转发测评博主@楼斌Robin的视频并配文称,看来有瓜吃了,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此视频我们会一一回应。“我们来扒一扒号称独立客观第三方的评测机构是怎么收费的,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
叶洪新在评论区回复网友称,“为什么叫瓜呢,因为我怼的不是楼斌,是楼斌的哥哥潘坚,其是徕芬的前员工”。其同时表示“评测没问题,媒体自媒体帮助企业做传播,把优质的产品推荐给广大用户,让消费者有更好的分辨能力,是共赢的。我们徕芬也投放很多,但前提是内容输出一定要基于事实。”
图片来源:网络
当晚,叶洪新又发文配图,声称“2022 年,潘坚拿到了 500 万现金离开,后来持续靠出卖和打击徕芬获利,一直到现在”。
8月17日早上,叶洪新再次发文,其中声称“潘坚勾结徕芬内部员工,一期 0 成本内容合作,但对公司报价 50 万元”等内容。
文中提到,为什么对楼斌发布不公内容表示失望,不单是潘坚弟弟的原因,而是去年 12月叶洪新曾提前拜访飞科老板李丐腾,提前沟通希望有更良好的商业氛围,国产品牌需要团结,减少商业摩擦,更应该团结对外。(整个沟通非常愉快,李总也有格局叶洪新非常敬佩)直到潘坚打破局面。
图片来源:网络
对此,该自媒体博主回应称,内容良心不在是否“恰饭”,而在如实呈现产品体验,观众自有判断。若对此次胡渣剃净一镜到底对比有异议,可自行用同样方式验证。在拍视频前测了几十轮了,虽然每次结果轻重各有不同,但不影响整体结论。
此外,该自媒体博主还提到:“徕芬卖699,飞科才卖399,就算横评结果是徕芬更干净,那也是应该的。”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据媒体报道,此次事件中的自媒体博主还表示,“这次横评他(潘某)找我也是没办法了,因为听说数码圈能做高质量横评的老师,徕芬也没少联络。”
对于叶洪新的指责,潘坚也进行了否认。其表示,拿了500万元离职的事实背景是,当初叶洪新拉其入伙,承诺给他股份(上市前给5%+上市后再给2%)。而在双方谈500万元时,那些股份估算价值已经上亿。至于“50万元项目”,他称“本身是免费合作,但包含中间人费用”。
其发文称:“你说我靠出卖徕芬赚钱,这句话,也请你拿出实锤的证据链,不然我保留追究你的法律责任。”此次和飞科的合作核心原因是,非常认可飞科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选择F8这款创新产品,是因为它凝结了飞科的技术结晶。全身配置拉满,价格公道,有太多产品力故事值得细细挖掘。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从企业层面看,这场冲突的本质是徕芬与飞科在个护电器领域的正面交锋。此次测评之所以让叶洪新反应激烈,核心在于剃须刀对徕芬的战略意义。
徕芬进入电动剃须刀赛道,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需要扩充品类来实现更大的营收。
GfK中怡康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300元以下成为吹风机线上主销价格段,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速达76.8%。但徕芬官网显示,其大部分吹风机价格在399元起,仅有两款低于300元。曾经靠“把3000元吹风机做到599元”颠覆市场的徕芬,如今正被更低价位的“平替”产品冲击。
图片来源:罐头图库
电动牙刷则深陷亏损泥潭。据徕芬前员工向媒体透露,2024年全年,徕芬牙刷产品线净亏损8000万。
面对困境,徕芬将希望寄托于电动剃须刀业务。叶洪新直言,电动剃须刀投入4年来研发,“这是徕芬的巅峰之作,也是全公司认知的结晶,希望代表国产剃须刀向国际大牌掰掰手腕”。此外,徕芬的崛起,本身就离不开“技术突破+流量营销”的双重驱动,这也让其对测评格外敏感。
“趣解商业”注意到,8月18日,叶洪新微博账号已不见相关帖子,其还发文称“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潘坚转发称:竞争会有,商业常态,回归产品,才是根本,其他都不重要,祝好!楼斌也发文回应:“风波就到这里吧,至于侵犯我和我哥名誉的事情,只要日后不再反复,我们也不再追究。”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不过,口水战背后的深层矛盾并未消散,评测争议折射的不仅是个人恩怨,更是小家电红海搏杀中企业普遍的焦虑与失焦。这场闹剧对所有小家电品牌的终极启示或许是,营销的喧嚣终会沉寂,唯有产品实力才是穿越周期的船票。